再加上末日之后,整个蓝星的重心都在于对抗末日延续人类生存。
于是门户二号的计划被无限制搁置,直到今日也没有重新启动的曙光。
蓝星上的工业全力供应给战争需要,已经人类生存需要,没有多余的工业生产来围绕门户二号来搭建一套大型生态区集群。
光是以门户空间站以及太空电梯为核心搭建生态区集群就花费了5年时间,更是又花费了数年时间才看得到正面收益。
而火星上的工业基地产能也被尽数抽调投入到蓝星延续人类生存的战争中去。剩下的产能都用于自我复制扩大生产。再加上火星上材料有限,想要自我生产太空电梯成本过于高昂。
综合之下,门户二号项目被停止,物料被转移。
目前火星上一共存在三座太空电梯,华国拥有一座独占的太空电梯,其余两座太空电梯是国际联合建设,参过建设国家共同管理。
尽管华国有自己专门的火星空间站,但从蓝星发往火星的航班大多数都是抵达国际联合火星空间站内。
这是因为从蓝星来的乘客往往来自于蓝星各地,即便来自于同一国家,其最终目的地不尽相同,因此载人运输往往是统一运输到一个交通枢纽内,在通过这个交通枢纽将乘客分散到各个地区。
国家联合火星空间站就承担这个作用。
国家联合火星空间站始终位于一个特定的轨道,让运输舰抵达后能够便于停泊卸货。
与载人运输不同,货运星舰就有明确的目的地。
门户空间站主要承接的也是货运需求,以门户太空电梯为核心的工业区产出的工业产品集中在门户空间站内。
空间站的港口停泊着运输舰,由码头装填设备将一集装箱一集装箱的货物运送到运输舰内,然后固定起来确保不会随着运输舰运动而散乱开来。
反过来也一样,也有卸货设备将从蓝星运送到的货物卸下。
门户空间站也是整个火星最大的港口,华国的工业产出占据火星的半壁江山,尽管其他国家在再工业化的领域中奋勇直追,但还是不可避免的被拉开差距。
各国在活性建立生态区以及其他设施往往是以太空电梯为中心,向外辐射。生态区之间彼此有铁路相互连接,轨道列车在其中穿行运送着货物以及少量人员。
鉴于火星中危险的环境,不仅有地震而且还有流星时不时的坠落,以及时常出现的火星风暴。
虽然铁路轨道上遭遇流星轰击的概率并不大,但地震的影响可不算小。
为了应对这些自然灾害,火星上的技术人员也是对铁路轨道进行多项升级:为了应对流星轰击的问题,以门户空间站为核心内所有生态区的防御设施全部增加打击范围,尽可能地将会命中人工区域的陨石全部击毁,此外还增强了以门户空间站为核心侦查能力,如果铁轨被陨石直接命中那么还有快速轨道工程车从最近站点出发对损伤铁路进行维修。
应对频繁地震,在铁路设计上别出心裁,路基框架内增加减震缓冲设施;至于火星风暴卷起沙尘掩埋铁轨的问题,少量掩埋由列车车头自带的大功率吹沙装置进行清理,堆成沙丘的则有快速轨道工程车进行处理。
铁路建设连接起各个生态区,以集体的力量来对抗火星上的自然灾害,极大地增强了生态区的稳定性。
即便遭遇意外情况,一个生态区无法自行解决也可以选择摇人呼叫增援不至于进入应急响应状态(所有功能停止运行,一切资源优先保障人员生存,然后等待来自上级单位的救援。这一预案是为了应对极端事件而设置。)
实际上单个生态区想要完成自给自足的难度很高,最开始的生态区就遭遇过数次应急响应状态。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后即便增援抵达响应状态解除,那么前期建设成果基本上可以说是毁于一旦。生态区内的树木,作物,以及其他植物在切断能源供应直接暴露在火星环境下基本上是生机断绝,往往只有一些幸运的种子能够存活下来仍然保持发芽能力。
进入应急响应状态虽然能够保护人员安全,但会给生态区带来惨重的损失。意味着生态区一段时间以来的建设成果被浪费。而如果有其余生态区能够快速抵达增援,那么就能够实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效果。
在局势恶化到需要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前将问题解决。
举例,A是一个小型生态区,没有稳定的发点设备依靠光伏面板进行发电。在某一天A生态区遭遇铺天盖地的风暴,狂暴的风卷起火星地表的沙子遮天蔽日,严重阻挡视线。阻碍了光伏面板发电。
于是整个生态区只能以来储能设施内残余电力,光照消失也导致生态区内植物光合作用消失,想要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要么采取人工制氧要么采取人工补光的方式让生态区内植物重新开始光合作用,但无论如何都会导致基地内电力消耗增加。
而通过接受气象部门的信息显示这场风暴将持续15天以上,而A生态区的电力储备在节能模式下只能维持10天时间,救援队将在20天后抵达。
无疑在正常情况下等到风暴消散或者救援队抵达能够看到的只有满地尸体,死因很简单——缺氧。
没有电力供应生态区的温度难以维持,热量不断流失到外界,尽管生态区穹顶在设计之初就有保温设施在里面,但终究无法彻底隔绝热量逸散,尤其是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外界温度更低。
为了维持温度最简单办法就是燃烧,燃烧有机物释放化学能,这又会进一步加剧氧气消耗,还容易产生一氧化碳。
即便尽可能增加衣物进行保暖,房间内的氧气也不足以维持人员生存。
在团灭的风险之下,只剩下启动应急响应这一条路。
在灾难之初就直接切断所有非必须区域供电,所有电力资源集中到几个区域内,生态区人员安置其中,艰难地支撑过二十来天时间,等待风暴散去光伏发电板重新运行以及救援部队抵达,送来新的储备。
相对应的,至少生态区需要重新建设,所有植物都需要重新培育。
喜欢末世之世纪轮回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末世之世纪轮回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