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出,举世哗然,上至咸王,下至百姓,得知消息者无不骇然。沐阳仓还仅仅只是咸国三大粮仓之一,另外两座粮仓若也是如此,咸国国之“富庶殷实”可想而知。
广信军途径陔陵之际,姜闵率护兵两百进城面君,姜乾代其领兵继续开赴永兴河,于两日后抵达永兴河畔,此时各路勤王军、郡兵,连同赵逊兵马增至二十六万,距离五十万之数的规模,仍遥不可及。
大军驻屯后当夜,姜乾率百里燕前往赵逊大营面帅,百里燕心里忐忑不安,黑巾军一路势如破竹,也不知赵逊有无一战的底气。
姜乾一路上对战局发展十分乐观,至少他还认为,即便咸军大败,广信依然可以割据北海而自立,不知是罗松亭授计于他,还是罗松亭有把握守住北海郡。
但百里燕看不出北海郡眼下有任何的把握能与黑巾军一战,甚至开始怀疑与广信公暗通款曲的志国,届时会否买姜闵的账。
进至帐外,姜乾一番通禀,少时被准许入内。
虽已入夜,帐内此刻战将云集,都是来自各地的将领和勤王军权贵,以及豪强首领在此听令。国难当头,也没人敢于不到会参议,做这个出头鸟。
“广信勤王军司马使姜乾见过赵帅。”姜乾躬身一礼,百里燕随之行礼。
“姜少君免礼。来人,再置两张马扎。”
“诺!”
护兵端来两张马扎,请姜乾、百里燕坐于最前,赵逊意味深长看了眼百里燕,随后继续此前未完内容,部署明后三日各军防区。
勤王军来源复杂,兵员素质参差不齐,要彻底整合,就要打断各路勤王军之间的利益纠葛,但显然做不到。
各路勤王军少则几百号人,多则如广信军上万的也有,都来自天南地北不同阶层。既有封君、封侯、封公的家丁、护兵和新募壮丁,也有各郡县郡兵,也有太守、城府司马亲自募集乡勇前来勤王,甚至还有地方豪强。
原则上官吏、权贵此时能来,已经是忠君爱国,无需亲自阵前冲杀,但要将他们的兵马统归赵逊一人辖制,理论上没问题,实际上难以办到。
这些个勤王兵马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山头,或多或少都打着保存实力坐看他人消耗的想法。
尤其是陔陵的权贵,因沐阳仓损失颇大,倘若他们的家将护兵被消耗殆尽,外地的封君将来就可能做大,他们将无实力抑制他人兼并他们的利益,因此如何统整合这些人马是个棘手问题。
赵逊麾下现有戍兵不到十万,郡兵五万,役兵三万,后续补充役兵还在路上,即便算上尚未抵达的勤王军,最乐观估计,咸军兵力短期内不会超过三十五万。因为还得供应三十五万人的吃喝拉撒的民夫多达数十万,尽管是本土作战,就近补给方便,民夫会少一些,但不可能没有。
赵逊此时几乎比任何人都希望晋军北军十多万的新兵能够入咸作战,但在雾聊城破后,晋国仅派精锐骑过江进入陔陵,大有咸军战败后,护送西寰与咸国太子逃回江东架势。
当然,晋国倒也没有到一毛不拔见死不救的地步。晋军给咸军补充了五万晋国甲胄,三万普通战马,四百万支箭簇,两万张强弓,青铜兵刃五万件,铁器兵刃三万件,粮草五十万石,晋国铜钱一百万贯,还有其他辎重无数。
看起来挺多的吧,实际上真要用上战场,咸军也就成了晋军的雇佣军,易帜了。
甲胄都是晋军制式,战马还烙着晋军的印迹,这哪是雪中送炭,根本趁人之危。即便这一仗打赢了,咸军从此也将沦为晋军装备的炮灰,要说这也是咸王自找的。
面对各路杂兵,赵逊的办法是由各路兵马所属郡县,自己推举出大都督一人,大都督直接向赵逊负责,赵逊通过各郡大都督直接下达命令。
各郡兵马则由各郡自己整合,务必在两日之内整合到位,届时赵逊亲自查营,有违军令者军法从事。
如今的赵逊有先斩后奏之权,斩杀封君、太守可无需请奏,就地正法。谁人要是怠慢军机,可以试试赵逊这口刀的硬度。
【注:本土作战的后勤难度,本质上不同于对外征讨,尤其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平原地区,由于后勤运输长度大幅减少,距离补给根据地更近,所需的征用的民力相对越少,原本用于生产和运输的人力,此时则能投入战争,用于增加兵员总数。同时本土作战是卫国战争,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各阶层的战争意志,动员潜力在短时内迅速增加。】
喜欢帝国行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帝国行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