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西边,不知道超人去哪儿。”周霈问。
“我得住校啊!你说学校怎么想的,非得提前一周,就不能9月1再开学吗。”
“你废话怎么这么多,所以你到底去哪儿啊。”杨青彤说。
“这会儿得出去下。”于仁超指了指东边的方向,“秦双,你回家路上有509站牌吗?要有的话捎我一程。”
“前面悦来广场那有,我过广场拐个弯儿就到了。”
“得嘞,那咱们就散了吧。班长大人,小杨同学的安危交给你了,即使不顺路也要安全送达啊。”
周霈搡了他一拳:“别殷勤了,509七点半停发,别怪我没告诉你。”
于仁超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脚跨上秦双的车子,大喊一句“坐稳了啊”,就弓着背狂蹬起来。风掠过秦双耳畔,隐隐飘来杨青彤的喊声,她听不真切。
风中鼓噪的衣衫,空中交错的电线,凉雪糕,花书皮,夏天的尾巴。
秦双回到家的时候,小姑一家已经坐在饭桌前。不等她开口,桃子哧溜从椅子上跳下来,哒哒哒跑过来给她看自己的新鞋。桃子是小姑的儿子,她的小表弟,刚上一年级,虎头虎脑的特别可爱。
“叫你姐先吃饭,穿个新鞋进家门都不脱了,也是个显摆的主儿,赶紧过来把饭吃干净。”小姑在饭桌上喊儿子。
秦双迅速放了书包洗了手,落座后问:“你们怎么才吃啊,在等我吗?我没想到会这么晚,还以为赶饭好能回来。”
“今天你开学第一天,本来计划出去吃,小小庆祝下。后来你小姑说你要和同学买文具,我们就接桃子去商场转了转,也是刚进门一会儿。”姑父温言解释。
“姐你好讨厌,有了新同学就不管我,我和大舅说你呀。”桃子巴拉了两口饭,边嚼边说。
小姑拿筷头敲了桃子一个栗子:“嘴巴里咽下去再讲话。”转头又问秦双,“第一天适应吗?交到新朋友了?同桌是男生女生?班里有好看的男同学吗?”
秦双迅速吃了一口菜,指着自己的嘴巴,示意嘴里有东西不能讲话。
小姑夫拿碗去分汤:“什么男同学,你这当姑的不怕侄女笑话你,都快吃吧,有什么话等吃完再说。”
“你不懂,你是七零后,和我们有代沟,我和小双可是‘九零后’,我得问清她各方面情况,才能灵活应对上级考察,你信不信,一会儿我哥准要打电话。”
“大哥只会问六零后的问题,你这三十好几的假九零,他肯定也不懂。”
“大哥大嫂在英国吃汉堡,那思想早就甩开你这吃馒头的十条街了。”
“崇洋媚外,汉堡有啥好,和馒头一样还不都是淀粉,汉堡里夹片牛肉还不抵我馒头里夹俩白肉片子。”
“吃你的白肉片子吧。”小姑笑着夹了一筷子盐煎肉放到丈夫的白饭上。
秦双特别享受姑姑一家的氛围,如亲似友。秦双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奔波,她小时候就常随着爸妈四处打游击,为此频繁的转学。奶奶觉得这样不是长久之法,把两兄妹叫到跟前一商量,得,孙女就由她亲姑姑带着。所以从上初中开始秦双就“借住”在姑姑家,而爸妈的游击范围也由国内调动至大洋彼岸,多少次奶奶都拉着她的小手感叹:“幸亏留你在这儿,奶奶也能经常见你,你这爸妈啊,心里只有工作,真靠不住。”姑父小姑待她似亲生,桃子也黏她,秦双住在这里会想念父母,但从未有过寄人篱下之感。她偶尔也会想爸妈还回不回国,回国了会不会在有姑姑和奶奶的城市定居,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这一连串的问题想到最后并无头绪,索性走一步看一步呗,这些不是她这个小孩子可以决定的。
就在他们快吃完的时候,电话果然响了起来。桃子抢先拿起听筒,冲着电话奶声奶气说:“Hello大舅。”
“桃子,别捣乱啊,让爸爸听,越洋电话很贵的给你舅省点。”
桃子抱着电话不松:“姥姥,怎么是你啊,我等大舅电话呢,你别捣乱。”
“怎么跟姥姥说话呢。”姑父在旁边拧了小人耳朵一下。
桃子把电话往旁一撂,翻个身就跑了。姑父接过电话,嗯嗯啊啊的应了半天,原来是处暑刚过,奶奶周末要炖萝卜老鸭,煮盐水菱角,让大家过去吃鲜。提起要去大院,桃子又兴奋地跑回来,脑袋凑到电话旁,吵着要吃这要吃那。
这一晚秦双没有等来父母的电话,她陪桃子玩了会儿,等小家伙入睡后回到自己房间。她扭开台灯,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很好看的本,这是父母送给自己的日记本之一,那套本子有十册,摞起来有一套百科全书厚,爸妈临出国前对她说:“想我们了就写在本上,高兴了不高兴了都能写,等这套本子写完了,我们就回来了。”。
她翻开本子,慢慢落笔:
2006年8月28日,星期一,天气晴
爸妈没打电话来,他们不会忘了我今天开学第一天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成名日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成名日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