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贾府大大小小,均隆重打扮。
女卷当中,有诰命的,全都穿上诰命服。
贾赦、贾政、贾珍等人,也都穿上官服。
贾府贵妃省亲,是大事儿,谁也不敢怠慢。
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
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
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幙。
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
贾赦等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至十四日,俱已停妥。
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
自五更起,一家老小,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
园内各处,静悄无人咳嗽。
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
街头巷口,俱系围幕挡严。
然后,他们就一直等着。
等啊等,等啊等。
等到花儿都快谢了,还不得信儿。
等到不耐烦时,有太监骑马过来。
贾母等人得信儿,贵妃一时半儿还过不来。
于是王熙凤提议回府歇息等待,贾母等人自是应允,都纷纷回房。
刚回房一会儿,又有信儿传来,说贵妃就要到了。
于是乌压压一群人又急忙赶出去,各按方向站住。
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
贾母领合族女卷在大门外迎接。
半日静悄悄的,久不见人。
众人却只能耐着性子等着。
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
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
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
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
这下人总算是来了,接下来一大家子人都跟磕头虫似的磕头。
连老太太也不例外,这么老了,也得规规矩矩的向贾元春磕头。
贾元春作为贾母的长孙女,还不得不大大方方的受着。
谁叫她现在是贵妃,代表的是皇室呢?
贾元春看着一家子磕在地上的人,心里悲戚,却不敢言语。
偶尔露一丝伤感,却一闪而过。
宁荣后街,贾芸一家人都来到阁楼之上遥望。
这里正好可以看到整个省亲别墅。
别墅张灯结彩,布置的金碧辉煌。
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
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芯。
仙鹤、孔雀以及鹿、兔、鸡、鹅等成群结队。
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
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
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这可能就是盛极而衰吧!”
薛宝钗靠在贾芸怀里,小声说道,心中感叹万千。
秦可卿、袭人、媚人等从贾府出来的女卷,也都心思莫名。
贾芸沉吟道:“贾府早就衰落了,现在谈不上盛极。”
“哦?那贾府什么时候才能算得上极盛之时?”薛宝钗好奇道。
贾芸开口道:“应该是老太公在的时候吧!”
“这么些年来,贾府一直是在吃老底子。”
“如今老底儿也被这次贵妃省亲,修建别墅和置办各种东西,给掏空了。”
《仙木奇缘》
薛宝钗一阵后怕道:“幸好夫君把奴家一家人从泥潭中拉了出来。”
“看贾府这样子,怕是在不久的将来,一朝崩塌也说不定。”
贾芸点点头道:“贾府没有顶梁柱,又找不清位置。”
“如果没有人能力挽狂澜,最多也就三五年时间吧!不会太久。”
秦可卿接话道:“那会儿我在贾府时,就已经看透了贾府的腐朽。”
“我很想让凤婶婶多置办一些祭田,但递了几次话,都被她婉拒了。”
“那你怎么不跟别人说?”薛宝钗疑惑道。
秦可卿摇头叹道:“其他人就没一个关心生计的。”
“凤婶婶也只顾眼前的三瓜两枣,你找她是找错了人。”贾芸微笑道。
秦可卿点头道:“所以贾府再也没有希望了。”
“这会儿看上去,就像一场梦。”
“烈火烹油,花团锦簇,却犹如泡影,一点就碎。”
薛宝钗抿了抿嘴,轻声道:
“夫君,奴家累了,回去吧,这也没什么好看的。”
贾芸点点头,问其他人道:“你们还想看吗?”
众人都摇头,也觉得没什么好看的。
于是贾芸带着女卷下楼,回房歇息。
一夜无话。
十七早上。
贾芸在宝琴房里,搂着莺儿和宝琴睡得正香。
丫鬟来报,说王熙凤和平儿来了。
“老爷,我们姐妹俩服侍人起床更衣。”莺儿抿嘴笑道。
入目之处,均是白花花一片,娇嫩水灵。
莺儿和宝琴各有姿色,尤其是宝琴,让贾芸爱不释手。
看了几眼后,想着王熙凤和平儿刚到,也不能冷落她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大名士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红楼大名士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