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鲜卑人的骑兵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又是怎么突然出现在咱们眼前的?”
如今步军都冲入代县了,留在身边的不到五千骑,其余兵马由赵云率领留在平舒。
这个时候派人回平舒去通知赵云带兵前来,黄花菜都凉了。
此刻,也由不得荀彧和郭嘉去想辙。
荀彧清了清嗓子,目光一凝,朝左右的军校开口道:
“传令下去,所有人进城!”
“进城?”左右军校皆是一愣。
他们这边有五千骑,若同时进城,恐怕得小半个时辰。
而鲜卑人朝他们发起冲锋,过来也就一炷香的时间,若此时进城,岂不等同于主动割舍一部分袍泽么。
“还不快去!”
“诺!”
不管怎么说,荀彧是军师,在军中还是颇有威信的。
左右军校虽然质疑他的决定,但军令一下,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执行。
一旁的郭嘉,并没有对荀彧下的军令提出异议,因为他明白荀彧的打算。
与其让五千铁骑都折在鲜卑人的手里,倒不如能保下多少保下多少。
对于一个统帅者来说,最残酷的考验,往往看的是能否具备割肉止损的决心,以少数人的死,换取大多数人的生。
很快,
在一众军校的指挥下,原本在左翼的骑兵,面朝北方组成了冲阵,而右翼的骑兵则护送着荀彧和郭嘉朝着代县而去。
城门就这么大,不可能五千兵马都一窝蜂的涌过去,怎么都得安排一些人手以应对鲜卑骑兵的突然袭击。
代县北面出现了鲜卑骑兵,很快便传到了代县城内。
太史慈那边还在城内清剿敌军残余,高览却赶紧来到荀彧身边,连同郭嘉在内,三个人,在西北角的城墙上举目观望。
“看样子,鲜卑骑兵也就来了一万左右。”郭嘉寻思道。
“呵呵,应该是公孙瓒留的后手,一直潜藏在这附近,瞧着城破了,憋不住了,”高览悠悠道:“不过领兵之人运气是差点儿,若非咱们军师亲自在这里压阵,换做其他将领,正在攻城时被这么来一首,说不得就直接撤军了,搞不好,还会衍变成溃逃。”
郭嘉不禁皱眉道:“这一万骑兵,不可能一直潜伏在这附近吧,如果是,胡骑军怎么没有发现呢。”
荀彧思索片刻后,沉吟道:
“想来应该是公孙瓒藏的后手,甚至,除了这支鲜卑骑兵以外,涿郡那边,侯爷那边兴许也会有鲜卑骑兵出现,甚至,还会有乌桓骑兵。”
“如此说来,侯爷那边岂不是会有危险?”高览焦急道。
荀彧微微摇头,道:
“侯爷吉人自有天相,身边跟着的都是精锐,应该无碍。”
“你是在担心幽州局势?”郭嘉问道。
荀彧背着手,望向并未采取行动的鲜卑骑兵,神情凝重道:
“若公孙瓒真和鲜卑人、乌桓人达成了合作,联手对付咱们,那咱们在幽州将步步维艰,稍微不注意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事已至此,得赶紧将此事回报给信都府,再由沮军师通禀至各路大军。”郭嘉建议道。
荀彧怅然一叹,点了点头。
……
“族长,张昊军准备进城了,咱们要动手的话得赶紧了。”
“那就算了吧。”
“那代县……”
“摆在咱们眼前的就两条路,要么冲下去与张昊军死磕,要么,就撤。”
琐奴皱了皱眉,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得失了。
良久,琐奴若有所思的道:“田楷和幽州军,好像不太值得咱们为其送命。”
轲比能颔首道:
“我也是这般想的。”
说着,轲比能抬头看了一眼天色,下令道:
“让儿郎们都撤回去吧,代郡已经是张昊军的了,咱们没必要为汉人用命。”
“是。”琐奴应声道。
……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二月,
因鲜卑轲比能部提前南下,打乱了荀彧和赵云攻下代县后继续东进上谷郡的计划,无奈只能将大军驻扎在平舒和代郡两地,
一边筹措粮草,一边整军备战。
鲜卑人南下的消息传至信都府沮授的手中,沮授第一时间便将此事通传至各路主将。
首先是北伐大军第一路的张硕部和屠兀骨部,由于第一陆军皆是骑兵,
所以,
屠兀骨依旧在涿郡打游击,一边就粮于敌,一边简牍涿县的幽州军主力;
而张硕部则在北新城休整。
北伐军第三路,张合部,步骑五万,离开乐成,携带大量粮草、辎重往北新城而去,以此巩固北新城这个胜利果实。
只要北伐军在北新城站稳了脚跟,进可攻,退可守,
以此避免幽州军将战火带到冀州。
当传令兵去到泉州时,才得知侯爷已经带着兵马北上了,至于去哪里了,不知道。
……
三月,
乌桓骑兵出现在了代郡、上谷郡、涿郡,对张昊军发动了攻击。
这些乌桓骑兵原本都是一个一个的部落,生活在幽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第一大反派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三国第一大反派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