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的时候,桌子里面还能站一个人,准备汤粉,大间屋子的墙壁上窄些的桌子挂住,这样单人的食客可以直接在这里吃,小间屋子放了三张桌子,并排成大桌,客人可以围着桌子吃,上面准备些筷子,勺子。
里间和厨房的中间就用来洗碗筷,这边可以多准备些桶和盆,砌个简单的灶台,拿来烧热水。
最里面的房间,贺宣打算放个小床,要是遇上下雨可以在里面休息下,剩下的地方用木板做成架子放置铺子需要的东西。
一日日的筹备中,贺宣剩的银子花出去七八两,准备的东西也渐渐完善了,贺宣还去城东的成衣铺子定了两件直裰,这价钱,余婶可以做三件还有剩余。
所以贺宣的里衣还是请余婶做吧,鞋子也不能少,读书人都穿方头履,贺宣买了两双。
拿着家里做好的米粉,贺宣去三里村送了几位长辈和里甲,毕竟自己要开铺子,总要跟族里说一声的,还请教了三爷爷,哪一日适合开业。
因为贺宣正月二十五要拜师,铺子就定在二十二这日开业,也就是后天了。
盘溪村的里长也要送一份米粉,跟于爷爷说了些话。
这几日贺宣一伙人都分身乏术,忙着干活,村民们参加了城里的元宵节。
元宵后的天气,也渐渐晴朗起来,气温慢慢升高,正午的时候,还有些热意。
贺宣带着小竹在盘溪边上寻找新长出来的水芹,先不摘,找好位置,等二十五这日早晨来摘取,最新鲜。
二十一这日,家里许多做米粉的物件都搬到了铺子里,贺宣让余婶在铺子里适应下,因为骨汤没有带来,先炒一锅米粉,贺宣要了一份鸡子炒米粉,要加茱萸油。
余婶生好炉子,等炉子热起来,还要烧开水,把 米粉烫过一遍,再用竹笊篱捞出来,放到铁锅里炒熟,这就两刻钟过去了。
为了让余婶熟悉,贺宣出去找了相邻两位铺子的掌柜,问他们可有时间,在铺子里用顿饭,这次是招待几位邻里,不收费。
两位掌柜推辞一番就欣然前来了,贺宣给两人介绍自家米粉,有汤粉,炒粉,问要哪一种。
“我要汤粉,这些配菜都加些。”香烛铺子的李掌柜很快就点好了。
倾银铺的林掌柜看着更富态些,有些纠结,要了碗炒粉,也是所有料子都加。
这时,炉子的火已经上来了,米粉很快烫熟,于五郎把料子都码上,最后淋点茱萸油,先把汤粉端上来,“李掌柜,这茱萸油有些辛辣,担心你用不惯,少加了一些,您先尝尝。”于五郎还是很会说话的。
李掌柜接过自己的米粉,看着粗瓷碗里,白白绿绿的点缀着一点红,把红油搅和开,热气激发了香味,吃了起来。
林掌柜的炒粉还刚下锅,炒菜已经有些香味了,余婶动作麻利的把炒粉翻了几下,加上调味料,茱萸油炒过的香气更加霸道些,大屋子里都是这个味道。
两个粉都上了,也就一盏茶时间,李掌柜已经吸溜溜半碗粉下肚了。
贺宣对于于五郎和余婶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余婶在厨房收拾桌面,贺宣等两位掌柜的吃完,问些意见。
“贺小郎,你家这茱萸油味道不错,吃的我身上都暖和许多,等明日开业,肯定客似云来。” 李掌柜还是很会说话的。
“嗯,炒粉也不错,这米粉口感跟面条有些不一样,这个酱汁很不错,就是缺了些蒜。”林掌柜的喜欢吃蒜,每次吃面都要配蒜,今日少了蒜,就缺了什么似的。
“多谢两位掌柜的,明日小店开业,日后还望多多捧场。”贺宣觉得林掌柜说的不错,家里的蒜还有,不过不多了,可以去村里买些,自家今年也要多种些葱蒜。
余婶在店里收拾碗筷,于五郎跟贺宣去取定制的招牌,不是那种木制的牌匾,就自己买的一块布,请人写了幡子挂在门口,上写脚店1。
明日开业,也不需要什么仪式,早些来开店铺门就可以了。
“公子,要不今日我就不回去了,铺子里这么些东西,铁锅,桌椅的,我不放心,要不还是在店里歇下吧。”于五郎也是知道贺宣花了不少钱在铺子里的。
贺宣想了想,“今日还是先回去,这天气还冷着,店里不好休息,受凉就麻烦了,等过些日子,暖和了在安排个人在铺子里值守。”
铺子里的东西就用锁头锁好,明日早些来便是了。
三人检查过炉灶,关好门窗,坐着驴车回了家。
家里,于大嫂子已经做好了晚饭,现在家里这些人早晚餐回家吃,中午这一顿跟着贺宣吃。
余婶开始炒制起明日要用的肉沫,炖上大骨汤,还有需要准备的炒咸菜。
贺宣让两人把蒜末和花生也准备一些,蒜头切成粒就行,花生要用油盐炒一下,贺宣记得这个加在米粉里也非常好吃。
二十二这日,天都没亮,人已经到齐了,准备了十余日,就等今天开业了,余叔有粮把准备好的东西放板车上,木桶里装着骨汤,盖着竹盖子,免得洒出来,其他东西也都放进背篓,装车带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齐朝,分家后让你们高攀不起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穿越齐朝,分家后让你们高攀不起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