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灾民太多,堡外的粥棚又没粮了。”许二柱慌张的前来禀报。
苏武揉了揉脑袋,不再去想几个月后的事情。
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能救一个灾民,就救一个。
“不是刚送过去三石粮吗?”苏武问道。
许二柱道:“昨日灾民还只有三四百人,今日不知怎的,就突然暴增到近千人了。”
“王书吏说流民往这狂涌的势头还未减弱,如果任由灾民涌入,很有可能会达到上万人。”
什么?
上万人,这不是要把红土堡吃成渣了?
难道整个大同左卫道的流民都跑自己这来了?
苏武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王洋人呢?”
“王书吏在在堡外指挥灾民。”
“带路!”
红土堡西面几百米范围,有一片搭好的窝棚。
这是去岁苏武招募的流民暂住之地,随着红土堡改民入军的政策,原四五百流民都已成为堡内军户。
苏武出钱修缮了堡内一些无人住的草房,把大部分人迁入了堡中。
这些窝棚就这么萧条下来。
没想到还未过几个月,这里又人满为患。
此刻,窝棚里散乱的躺着一些老弱病残。
他们中有的双眼紧闭,气若游丝。有的被疾折磨,哼哼唧唧,不住的颤抖。
最多的还是半大的孩子,他们无助的在窝棚内哀嚎痛哭。
“妈妈,我要妈妈。”
一个怀中抱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母亲,拿起瓦片,划破了早已瘦成干的手臂,把自己的鲜血喂给了孩子。
“乡亲们,施粥了,快快。”不远处的几个超大的粥棚传来阵阵呼喊声。
闻讯的百姓,迅速起身向粥棚跑去。
“乡亲们不要挤,不要乱,都有。”王洋在旁边不断的呼喊。
但面对乱成一片的灾民,他感到无力。
从堡内赶来的苏武满脸黑线。
这哪是施粥?这和抢劫无异了。
乱哄哄的灾民队伍全是青壮男子,为数不多的老幼妇孺还被挤在了外面。
那些青壮推开施粥的兵丁,自发的下碗去捞。
自己动手也就罢了,他们还霸占着位置不动,吃完碗里的粥,再次去捞。
后方的青壮看不惯,上前就去撕扯,很快混乱的队伍,更加混乱。
书生,真是书生!
王洋你这个大傻子,给你的一什军士为什么不用。
你就让他们在旁边站着晒太阳吗?
“大牛,去带人维持秩序,再有抢粥的拉出去打!”苏武懒得说他,直接下令道。
“是!”
李大牛带着十几个军士领命而去。
不到一刻钟功夫,乱哄哄的队伍,渐渐平息下来。
刚刚参与抢粥的灾民也被拉了出来,处以军棍教育。
接着,大牛又按照苏武的命令,指挥灾民排队,老弱在前,青壮在后。
几百人的灾民这才排起了三列长队。
十几个军士在队列中来回巡查。
“王书吏,他们怎么办?”苏武指着呆在窝棚内的老弱病残道。
大人,你问我?
我不知道啊,我只是书吏,不会治民,更不会治理灾民。
大人,你官大,你来,好吗?
王洋汗如雨注,脑中混乱不堪:“灾民..自有家中...家中青壮照顾。”
额.....
你这想法,好像听着还真对...
只是,生病的怎么办?
婴儿小孩怎么办?
他们家人也能看病?
也能挤出奶水?
苏武摇了摇头,论起组织能力,还得是自己。
幸亏后世自己也是学生会部长,也组织过大型活动,不然今天还真没人应付了。
“王书吏你过来?”
啊?叫我干嘛?
我真不会啊?
王洋哭丧着脸来到苏武身边:“大人...”
“堡内还能抽出多少人手?”
问到自己的专业所长,王洋一下来了精神:“禀军屯,秋收虽已快结束。”
“但堡内居民都集中在南门外打草谷,所以还抽不出人。”
苏武闻声,叹了口气。
这秋收是大事,本就不能拖延。
现在秦晋大地灾荒又起,成群结对的灾民对堡内的粮食也是威胁。
要不是苏武一开始就派兵日夜巡查看护红土堡辖区内所有田地粮食。
估计这会红土堡也颗粒无收了。
所以在秋收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还真不能从中抽人。
“交给我吧。”
苏武闻声转头望去,但见卢淑一袭白衣飘然而来。
其身后跟着小莲、李沫兮,还有从土匪窝解救的十几名年轻女子。
“卢小姐,你...”
“灾民受难,我怎能安坐与家?苏军屯放心,我可以。”卢淑轻声向苏武示意。
不待苏武回答,十几个女子就已经行动起来。
苏武一脸疑惑?
我还啥都没说,你们知道要干什么?
卢淑,卢小姐...
十几名女子在卢淑的吩咐下,分成几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一不小心混成了宰相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大明:一不小心混成了宰相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