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宁一开口,几人的注意力便被吸引。
朱棣双眼一亮,“难道陆先生有办法,变出大量精铁?”
朱棣有些小激动,想着倘若真能做到,那这位陆先生当真是神人了。
朱元璋经历过这种情况,表现的成熟了许多。
他捏着胡子,猜测道:“陆先生莫非,是有办法提高铁的产量?”
“老朱说的差不多,我的确有办法。”
陆宁欣然点头,表示的确如此。
朱高炽站在一旁,听到这话却是皱起眉头,“陆先生,您所说的难道是从头冶炼?”
“如果是这样的话,时间上会不会来不及?”
朱高炽使用的称呼是您,那毕竟是跟朱元璋朱棣同级别的人物。
但对于陆宁所说的办法,保留怀疑态度。
时间太短,在他看来无论是什么方法,恐怕都难以实现。
陆宁见状,露出一副就知道你们不相信的表情,随即又掏出一沓A4纸,“这个,是高炉冶铁的方法。”
“有了这个,根本不用担心铁的问题。”
高炉冶铁?
三人接过纸张,一起查看了起来。
这一看!
他们什么都没看懂……
好吧,毕竟只是建造高炉的方案而已,能看出产铁量就有鬼了。
朱高炽挠挠头,有些不大理解,“陆先生,就这所谓的高炉,产铁能有几何?”
这个问题问得好!
高炉能练出多少铁,他上哪知道去。
那不得看你建造多大的高炉,有多少原材料么?
陆宁无奈扫视一圈,瞧见另外两人也皆是相同表情,想了想开口解释道:“这么说吧,大明的重量单位是斤。”
“而后世,对于钢铁产量的计量,是用吨来计算。”
“一吨,约等于一千六百斤。”
“而在后世,我们华夏的钢铁产量,每年大概在10万万吨左右。”
“换算过来,就是一万六千万万斤。”
一万,六千,万万斤!
一个数字,进入几人耳中,犹如炸弹般让三人傻在了原地。
三人相互对视一眼,整个华夏历史钢铁产量,怕不是都没有这个数字吧。
更别说,这只不过是人家一年的产量。
陆宁瞧着几人惊愕表情,不由得暗自发笑。
他突然想起之前网络上一句话。
要是给世界钢铁产量进行排名。
第一是华夏,第二是华夏唐山,第三是唐山钢铁厂每年瞒报的数量。
朱元璋跟朱棣都被这个数字震得不行,唯有朱高炽还保留了一丝理智。
他咽了下口水,转而开口问道:“陆先生,那后世冶炼钢铁,就是用的这高炉法?”
“嗯,差不多吧。”
“理论,都是类似的。”
陆宁这次回答的随意了些,华夏后世钢铁制造工艺,那都玩出花来了。
光是不同品种的钢材,都能列出好几张表单。
制造方法,更是数不胜数。
他又不是真神仙,怎么可能记住全部。
但大概说一说,还是没有问题的。
朱高炽点头,瞳孔间还残留着些许震惊。
朱棣也跟着回过神来,拍了拍对方肩膀道:“高炽怎么样,这样可否能造出50万支燧发枪?”
“如果一切都如陆先生所言,那自然是没有问题。”
朱高炽拍了拍健硕的胸膛,终于点头表示出了肯定。
对于他来说,打仗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治理国家,这不是还有朱高炽么!
钢铁产量啊,建设啊,全都扔给朱高炽就对了。
朱元璋倒没那么沉迷打仗,他现在对于那所谓的高炉就只有两个字。
眼馋!
一万六千万万斤啊,浇筑一个钢铁长城都不在话下吧。
朱元璋不自觉开始畅想,如果自己获得了这么多钢铁,应该做何用途。
不过又过了几秒,他却突然觉得不对劲。
“等下,这个方法,应当需要巨量的铁矿,以及煤炭吧。”
“铁矿煤炭?”陆宁愣神,转而反问了一句。
“老朱你担心个锤子,那玩应我们华夏不有的是?”
有的是?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种事情他这个当皇帝的怎么不知道。
陆宁撇撇嘴,伸手指向朱棣,“朱家老四,有没有舆图?”
“当然,就在御书房!”
“走!我直接给你们指着看看。”
陆宁话音落地,当场带着几个人前往御书房。
不一会,几人便站在了舆图前方。
陆宁掏出个小木棍,举着一点,“看着啊,铁矿其实根本不缺,光北平南部的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有大量的矿石。”
“嗯,应天周边也有,大概就在这几个位置……”
陆宁搜索脑海中的记忆,嘴上却没有丝毫停顿。
“这些铁矿埋得也不深,随便挖一挖就能用车运回来。”
“然后,至于煤矿么……”陆宁的指挥棒朝着右上方移动,而后画了个圈。
“就这一片地方,随便找找全都是煤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