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陈关内,议事堂。
凌宁命人挂起舆图,然后说道:
“此次伐陈,我方有五十万大军,而大陈国内总兵力也仅有七十万,并且四十万布置在北疆,防备匈奴南掠。”
“所以我们要面对的敌军,数量在三十万左右。”
“本王此次前往大陈京城,基本摸清了陈国的作战计划。陈皇也算是个有魄力的君王,他知道本王来势汹汹,不可能保全整个大陈疆土不丢分毫,所以他已经做好了舍弃一些州县的打算。”
“陈皇会选择在险峻的位置和坚固的城池驻守,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阻止我军北上。”
“甚至于,陈皇已经做好了丢失大陈国南部领土的心理准备。”
说到这儿,
凌宁的手指放在地图的凌州,然后手指一动,移动到贾州,然后移动到间州,随后是铜州,最后是茅州!
大陈国部分疆域图
“看到本王画的这条线了吗?这条线往南,陈皇有勇气全部舍弃,并在在凌州、贾州、间州、铜州、茅州,构建一层坚固防线,确保这条防线能抵御我军。”
“所以我军的优势兵力多、战斗力强,而敌军的优势是占据地势。”
“除此之外,这次北伐,和在大梁本土作战不同。”
“在大梁国内作战,百姓不会抵御我方。但在大陈国境内,我们会被大陈国百姓视为入侵者,他们不会服从我们的管理。”
“这也是陈皇舍弃疆土的另一层歹毒之处。”
“如果我们前期占领的州县较多,那么就得驻守较多的兵力维持治安,十几个州的地盘,就算每州驻兵一万人,那就是十几万。”
“所以此次攻陈,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啊!”
凌宁语重心长讲述,而后问道:
“情况基本上就是这个情况,尔等可以畅所欲言,看看具体该如何攻打大陈国!”
说完,凌宁扫视众人。
这时候,
贾怀英率先起身,说道:“主公,属下也觉得不能把精力放在治理占领的地盘上面,这样会严重浪费我们的兵力。所以属下觉得,如何对待占领区域的大陈国百姓,乃是首要决断的事情!”
“文和,你有什么主意?”凌宁问道。
贾怀英捋了捋胡子,笑眯眯道:“属下心中也没有较好的办法,只有寥寥三计。”
凌宁顿时笑了。
文和啊文和,本王就喜欢你低调的模样。
“文和,你就别卖关子了,哪三计。”凌宁问道。
贾怀英道:“第一计,以陈治陈。顾名思义,以大陈国的百姓治理大陈国的百姓。”
“我军占领每州每县后,便发展一部分陈人为我方的‘同盟军’,并由他们管理当地的百姓。和当地的县令不同,这些同盟军拥有一定的战斗力,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陈人,防止兵变…”
随着贾怀英娓娓道来,凌宁的脑海中跳出一个名字:“伪军”!
尼玛,这妥妥的伪军啊。
前世华夏罹难时,伪军的人数比日军还要多,尼玛,想想都让人气愤啊。
但不得不说,贾怀英真是精通人性。
用陈人管理陈人,同胞是我升官发财的跳板,保证会有很多陈人乐意做这种事情的。
紧接着,
贾怀英又道:“第二计,占领每州每县后,直接抄当地最大的世家、门阀,将土地分给百姓。不抄乡绅,但要恩威并施。同时还要找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为主公做事。”
凌宁嘴角微抽。
为何要抄当地最大的世家?因为他们的声望大,一呼百应。
为何不抄中等的乡绅?因为乡绅是中层阶级,他们有能力,但能力一般,并且还和各乡各村的百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搞定他们,可以防止百姓闹事。
至于扶持德高望重的人,那原因更简单了。比如十里八村、德高望重的大善人归顺了凌宁,宣扬凌宁的仁义,受过他恩惠的百姓多数会相信他。
当然了,会有德高望重的人宁死不从。
但人都有软肋啊。
老家伙不怕死,那他的儿子呢,孙子呢,儿媳妇呢,孙媳妇呢。
如果这样都不屈服,那就尽快杀了,不然的话,他迟早要反。
随后,
贾怀英继续道:“第三计,那就是大肆宣扬陈皇丢弃大陈国领土和百姓之事,宣扬主公的仁政。同时还能假扮陈军,屠几个城,演几场戏…”
别看贾怀英说得轻飘飘,三计同时执行,占领地的陈国百姓想要生乱,基本不可能了。到那时,一个州内只需要驻守几千兵力,便足以控制过来。
这时候,
程昱也开口道:“主公,上次让大赵国出兵,奇袭大梁,这一次,也可以和匈奴合作,让匈奴攻打大陈国。”
“属下一直关注匈奴的情况,听说今年的冬天,匈奴草原上降了大雪,冻死不少牛羊马,必然缺粮。属下愿意前往匈奴王庭,游说冒顿单于,让匈奴成为主公的刀枪,牵制大陈国敌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帝卸磨杀驴,我立马扯反旗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皇帝卸磨杀驴,我立马扯反旗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