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东姜奄城宫内,众臣议事。
垂工语气震撼地报道:“丞相府修建完成,共有四进十八院,两个议事大厅,一百零八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蒲团。”
“不可能,如此大的工程,以往,恐怕两月都是少说的,怎么可能十日就建好了。”
“是啊,丞相的手段,当真非凡啊。”众人赞叹。
“报……”有宫人禀报,“丞相府聚了一堆人,嚷着要来领赏。”
众大臣看着荀妄,想看看他要怎么收场。
荀妄笑了,说道:“将府中工匠做的农具拿给他们,称此乃东姜能工巧匠制作,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耕作效率。
官府虽然也在出租,但要收不菲的利息。
工具租给他们,免他们三年的租金,再在城外田野之边,临近荒野处开垦。”
众臣知道荀妄打算让官府出租农具,没想到这便有人找上来了,可谓一箭双雕。
不一会儿,又有人来报:“东城的瘟疫止住了。”
这次轮到那些巫医震惊了,哪次瘟疫,是十日便止住的,无不是死伤无数,烧了无数尸体之后,才彻底阻止了蔓延的。
在丞相指挥之下,竟然十天就止住了,简直是一个奇迹,
同时,南方传来消息,有蛮族入侵,幸好有丞相命令的军队巡防,才挡住了一劫。
众臣皆拜服。
自此,荀妄算是初步有了威信,开始着手发展农业、人口,之后再发展军事。
荀妄在这段时间里,了解了东姜的军队。
并且,传授了许多精耕细作的方法给农官,将铸造的青铜锄头、犁头交给垂工,让其大量制作。
荀妄感谢小时候在道观下的村里见过这些农具,现在派上了用场。
同时,发出告示,官府提供包着青铜的农具,租给农户开垦,但是要拿出开垦的部分交给官府,称为公田。
荀妄严令,农户留下的部分必须要比使用木质农具开垦出的更多。
只有这样,政策才有可持续的可能性。
如今经济基础有了,荀妄再次下令,耕田扩大,需要有人耕作,鼓励百姓生育。
同时,公家拿出部分公田,每十年根据户籍调查的结果,分给十岁孩童田地,再次刺激生育。
同时,他开始随着马兆着手处理军务。
一月后,吕熊归来,带来了商王的两份册封诏,一份讨逆诏书。
一份是封姜桓楚为东伯侯,另一份是封姜鱼儿为姜国公主,一份是着东伯侯联合诸侯,讨伐东夷、怀蛮。
荀妄以东伯侯之令召集诸侯,举行登位仪式。
又半月,东姜国内诸侯齐聚奄城王都。
顺利举行了登位典礼之后,东伯侯说要清查各地户籍,许多小诸侯,其实就是城主,一时面面相觑。
还好,有相近的诸侯,特别是之前处理的争水的吕、张两位诸侯,极力支持。
荀妄又说了查清户籍,是为了更好的制定政策,出租农具,建造水利工程,他们自己也能有更多的税收。
并且承诺,不会影响他们手中对领地内的自主权。
众人这才答应下来。
不一会儿,外边报来,吕侯到。
吕侯一身铠甲,一片红迹,面带土色十分狼狈。
进来便向众诸侯哭诉:“东边夷族进犯我吕地,杀人抢夺,无恶不作,还请诸位相助啊。”
“哼。”东伯侯一拍桌子,大骂,“夷族猖狂,我定要灭了东夷全族。”
其他诸侯也是十分愤怒,出言谩骂。
宋侯愤慨道:“若非没有王命,我定然领军随侯爷一起,灭了东夷。”
其他诸侯也纷纷附和。
荀妄乘势拿出商王讨逆诏书。
众诸侯一拍即合,很快,便组织起十二万大军,由荀妄率领,马兆之父任副将,从墨城赶来的东伯侯之子,公子姜文焕任先锋,往东开拔。
荀妄还带着几十位文官。
马兆之父马曼将军是宿将,东夷多是部落,战斗人员并不多。
马曼领着两万人马,一路势如破竹,俘虏良多。
荀妄带着大军跟在后面,除了一路观察地形,就是听马兆的,不断扎营,小心行军,积累经验。
这一日,马曼来信,军中俘虏过多,加上此地遇到三大部族联手,一时难以克敌,只得安营扎寨,等待丞相大军到来,一举歼灭东夷诸部。
荀妄回信,让其原地驻军。
两方相见之后,荀妄让文官清点俘虏,被就近押往吕城,随后,荀妄拿出早已拟好的夷族规划书,只见上面写着:
待夷政策——如待姜民。
政策宣传计划。
移姜民计划。
耕作计划。
建乡计划。
让他们各自去完成。
随后,荀妄开会讨论作战计划。
因为地处丘陵,乃是夷族的主场,他们并不占优,而且这些异族之人,打不赢就跑往山林,他们根本没办法。
于是采取了马曼的诱敌之计。
双方对峙于一个V形山口,荀妄曾读过孙子兵法,只是缺少实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与老师女神一齐穿越洪荒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与老师女神一齐穿越洪荒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