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思,内阁大学士李源之嫡次女。
李家姑娘第一次来到坤宁宫,怯生生的,站在一堆的小花骨朵儿里,存在感很弱。
薛知微原本只是好玩,并没有真的想要留个女娃娃陪伴。毕竟都是爹生娘养的,即便是国母,也不好“横刀夺爱”不是。但这么多小蝴蝶一样的姑娘,成堆成堆的站在一块儿,红的绿的粉的黄的,眼睛都要用不过来了......
一时间,她想要个小公主的想法,达到了顶峰!
而在见着李有思后,薛知微枯竭的心,突然有种春芽萌动的感觉。
那是一种极其天然的亲近感——小姑娘脸蛋圆圆、杏眼大大、眉淡唇粉,像极了铜镜里缩小版的自己。
多少次,薛知微在皇帝面前笑谈:“若是臣妾有个公主,想必就是思儿这般模样吧?”
景帝打量半晌,才点头道:“倒是有几分阿微的颜色。”
薛知微对于李有思的宠爱,因为这句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可与皇二子景慎相媲美!
十来个一齐召进宫的花骨朵儿,被她依次送归,到最后也就留下了李家次女。
薛知微认为:爱不该泛滥,独钟才能领悟真谛。
李家,也因着皇后赐予的“恩泽”,莫名其妙有了“国丈”的隐晦身份——皇后如此看重,她膝下又有皇二子承欢,如此这般,岂非不是在替养子择妻?皇二子虽还未冠上“太子”之位,已然有了太子之实。祭天、告祖,哪回不是二皇子打头?
既然皇二子有了未来太子的“雏形”,那李家姑娘极有可能,成为大景朝下一位皇后!
当然,李有思最后还是没能成为皇后。
二皇子生母,毓妃毓秀珠顶着被帝后不喜的压力,替儿子“求”来了兵部尚书吴秀波的嫡长女:吴晓月。
薛知微对此,只是微微一笑:毓妃好算计!
皇长子景端,定下了陈郡谢氏的姑娘,消息一出,毓妃只怕咬碎了银牙吧?
景帝年过而立,却只得二子,举国上下心照不宣:新帝必在皇长子与皇二子之间。
皇长子占了个“长”,皇二子有皇后抚育,无形中贴上了“嫡”,本是旗鼓相当的时刻,皇长子却对士人首领陈郡谢氏“下了手”……
众所周知,景国十个高官,一半“出于”谢氏!
谢氏有所举国闻名的书院——麓山书院。
这家书院选拔之高,已经赶上了国考。可以这么说:一旦入选,则代表半只脚踏入了国门。
举国的学子,为了拔得头筹,获得官身,乌泱乌泱往书院赶……
皇长子“拿下”谢氏,明面上也好、私底下也罢,都表示他的夺嫡之路,多了不止一分的优势。
借着谢氏,振臂一呼,士人多半会就地跟随——这是多么大的能量!
这又如何不让皇二子一系心急如焚?
于是乎,毓妃权衡一二后,强势拿下了六部之首的兵部!
你有士子在手,我有军备在侧,险些失衡的局面再次恢复诡异的太平。
“娘娘,您最钟爱的什锦锅子来了,进些可好?”
薛知微从历历往事里回了神,眼前的念春正小心翼翼的看着她。
什锦锅子?
薛知微笑了。
这道菜,先帝喜欢,自己喜欢,连带着养在坤宁宫的孩子们,也喜欢。
“那便吃些吧。”薛知微伸出了手。
念春露出了惊喜的笑,她忙弯下身子,接住了娘娘递来的手。
薛知微喜欢锅子的滚烫,因为像极了烈火烹油的自己——外人只看到食材的香甜,却不知底下炙热的温度。
她尝了几口劲道的猪肉丸,便放下了筷子:“撤了吧,大晚上不宜进食过多。”
薛知微活到了太后位置上,对于养生一事,还是很有一番见地的。
念春跟小丫鬟们快速的收拾着桌面。
薛知微则在屋子里走动了起来,一边消食,一边打量打量李家姑娘的寝宫:毕竟,这里已经成为她的起居地了。
钟粹宫是无法与薛知微的寿康宫做比的,无论是规模还是装饰,钟粹宫均逊色几分。
薛知微看了看主殿的大体结构,翻了翻“前主人”的“遗物”,摇了摇头:这小姑娘,还想做御医不成?一整面的博古架,竟是堆满了医经!
“明儿个,给我弄些画本子来。另外,把这些老古板的物件都收起来,摆上太后娘娘赐予的全套琉璃摆件。”薛知微指着进门的酸枝红木条桌道。
镌刻着万字不断头纹路的条桌上,两侧各摆着一对青花瓷,中间是个珐琅钟表,正“嘀嗒嘀嗒”走着时。
很板正,但也失了趣味。一介小妃嫔,存在的价值是取悦皇帝,用不着这么刻板。
薛知微从来都是最重礼数的人,她乃国母,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国家的体面,所以在得到赐婚的圣旨后,家人包括她自己,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摒弃天真!
但天可怜见,薛知微恰恰是一个很跳脱的性子,她喜欢各种小把件,她喜欢各种奇形怪状、趣味天然的物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自当共剪西窗烛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自当共剪西窗烛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