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印置于紫檀木盒中,虎符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正面 “精忠报国” 四字力道遒劲,仿佛能窥见当年岳大人挥毫刻下时的赤诚。沈君彦指尖抚过印面,指腹触到凹凸的刻痕,忽然察觉到背面七星方位的凹槽竟与图纸上红点的间距分毫不差。
“这虎符印绝非寻常信物。” 他抬眼看向赵文博,目光里藏着几分笃定,“晚辈幼时曾听祖父说,沈毅先祖临终前留下遗言,称岳大人的宝藏不仅有兵书军饷,更藏着一件关乎华夏文脉的重器。只是这重器需得虎符印与藏宝图合力,方能取出。”
赵文博闻言,眉头微挑:“关乎华夏文脉的重器?莫非是传说中岳大人珍藏的《武穆遗书》真迹?或是失传已久的古籍孤本?” 他说着,伸手将紫檀木盒捧起,仔细端详着虎符印的背面,果然见七个凹槽排列成北斗七星之状,与图纸上的红点一一对应。
“极有可能。” 沈君彦颔首,“岳大人一生精忠报国,不仅武功卓绝,更通经史子集。传闻他曾耗费十年心血,编纂了一部集兵法、史学、儒学于一体的《中兴要略》,只是此书尚未刊印,便逢战乱,只得与兵书军饷一同深埋地下。若能寻得此书,对研究南宋历史与军事文化,便是天大的贡献。”
话音刚落,书房的木门忽然被人轻轻叩响,门外传来管家赵忠略显急促的声音:“老爷,沈先生,门外有位自称‘清风道长’的人求见,说有要事与二位商议,还带来了一件与藏宝图相关的信物。”
赵文博与沈君彦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这藏宝图的秘密历来只有赵家与沈家后人知晓,为何会突然冒出一位清风道长?沈君彦沉吟片刻,道:“赵先生,不如先请道长进来,看他究竟有何来意。”
赵文博点头应允,朝门外喊道:“赵忠,请道长进来。”
片刻后,一位身着青色道袍、鹤发童颜的老者缓步走入书房。他手持一柄拂尘,目光炯炯,扫过桌上的藏宝图与虎符印,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二位先生不必惊慌,贫道此来,并非为了宝藏,而是为了阻止一场大祸。” 清风道长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赵文博起身拱手:“道长此言何意?还请明说。”
清风道长走到桌前,拂尘轻挥,指向图纸上的 “岳” 字:“二位可知,这伏牛山脉深处,除了岳大人的宝藏,还藏着一群盘踞百年的盗墓贼?这群人自称‘暗影阁’,世代以盗墓为生,多年来一直觊觎岳大人的宝藏。如今图纸合一,虎符现世,他们定然也得到了消息,怕是已经在赶往伏牛山的路上了。”
沈君彦心中一沉:“暗影阁?晚辈倒是有所耳闻,传闻这伙人手段狠辣,无所不用其极。只是他们如何得知藏宝图的秘密?”
“此事说来话长。” 清风道长叹了口气,“当年岳大人藏宝之后,曾派三位心腹弟子暗中守护。其中一位弟子便是贫道的先祖。只是后来,三位弟子中出了叛徒,将藏宝图的部分线索泄露给了暗影阁的先祖,从此便埋下了百年隐患。这百年来,暗影阁从未放弃过寻找宝藏,如今终于让他们等到了图纸合一的时机。”
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玉佩上刻着一个 “岳” 字,与图纸上的字迹一模一样。“这是先祖留下的信物,凭此玉佩,可在伏牛山深处找到守护宝藏的隐秘据点。贫道此来,便是想与二位联手,先暗影阁一步找到宝藏,将岳大人的遗物妥善保管,绝不能让其落入贼人之手。”
赵文博接过玉佩,触手生温,玉佩的质地细腻温润,绝非凡品。他看向沈君彦,见对方点头示意,便说道:“道长既有先祖信物,又心怀大义,我等自然愿意联手。只是这伏牛山脉绵延八百里,峰峦叠嶂,想要找到‘岳心’之地,并非易事。”
“此事不难。” 清风道长指向虎符印,“这虎符印不仅是开启宝藏的钥匙,更是一件寻龙点穴的神器。只需将玉佩与虎符印相合,再对照藏宝图的星象走势,便能精准定位‘岳心’的位置。” 他说着,将玉佩放在虎符印的正面,奇迹般的一幕发生了:玉佩与虎符印接触的瞬间,竟发出淡淡的金光,虎符印背面的七星凹槽中,忽然亮起七道微弱的光芒,与图纸上的红点遥相呼应。
沈君彦心中震撼,暗叹古人的智慧竟如此神奇。“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们明日便动身前往伏牛山。” 他看向赵文博,“赵先生,您年事已高,山路崎岖,不如留在府中坐镇,由晚辈与道长一同前往便可。”
赵文博摆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倔强:“沈先生说笑了,这藏宝图与虎符印皆是赵家世代相传之物,如今到了关键时刻,我岂能置身事外?再说我虽年迈,但身体还算硬朗,走几里山路不成问题。” 他顿了顿,又道,“况且我对伏牛山的地形略知一二,早年曾随先父去过几次,或许能帮上大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人族共主,怒怼太清废人教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开局人族共主,怒怼太清废人教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