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九悟

首页 >> 明帝国的崛起 >> 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特工:我在唐朝纵横天下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 在下潘凤,字无双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绍宋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镇国傻世子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明帝国的崛起 九悟 - 明帝国的崛起全文阅读 - 明帝国的崛起txt下载 - 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五月中旬,京师里酷暑难耐。目前京师里炙手可热的权贵人物新秦伯张昭府前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当然,这并非是张伯爷突然被皇帝所厌弃,要倒台了。而是张昭派出亲卫,主动将拜访的访客给清理了。

他搞了一个“登记式”拜访。来拜访的人,登记姓名、目的、联系地址就可以走了。不能再等在他家的门厅中。

江南来的盐商封炎连着在新秦伯府门厅中等了三天,连张昭幕僚的面都没见上。然后登记了一下,就给清理走。

他被清理走之后,如今便在学院镇中落脚。坐在茶馆里,和“同病相怜”的人闲聊、吹牛。

京城最核心的位置是四九城。从安定门出两里是小安镇,再行八里就是城北的京营、十二团营驻地。

顺着驻地往西行数里,便是新军营的驻地。而近年来随着新军营的扩充,新军营营地面积急剧的扩充。

新军营外的家属区往南行两里地,就是如今在京师中大名鼎鼎的“新军集”。

这里的繁华、出名不仅仅承担供应新军营中数万人生活物资、消费的职责,更因为有“新军营医院”的存在。新军营医院对外收治病患,赢得无数好评。

它不像太医院只对天子和权贵们服务。

而新军营最西边的地界几乎就是挨着张昭的新秦伯府。大约五百米远。

但是,之前到张昭府上拜访的人群,如果是从京城里出发的自没话说,大概率要在新军集落脚。而如果不是,则会转往学院镇中休憩片刻。

张昭修建新秦伯府后,将燕园划出去建了一个京师大学。而京师大学的师生们自不会往新军集去消费,距离有四五里路呢,京师大学大门出来往南一里地汇聚成了一个小镇。名为:书院镇。

这里不仅仅是有“京师大学”,还有“京师第一初级学堂”,以及一所由真理报社赞助的小学。

去张昭府上的人宁愿是沾一点“文气”,也不愿意沾一点“晦气”。现在医院是被认为不吉利的。

书院镇中偏清静一些。朗朗的读书声偶尔传来。茶馆中,和封炎早上一起在新秦伯府门口登记的中年文士,手里拿着一份真理报,道:“今日偶遇封员外也是缘分,只是在下对盐法有些不明白,还请封员外不吝赐教。”

张昭的奏章一递交给内阁,消息就传出来。真理报立即发表评论文章,给予造势。这个手笔来自于刚刚自辽东返回京师就任真理报社副总编的赵统。

封炎四十一岁的年纪,白胖胖的,笑道:“沈兄客气。要说国朝对盐法变迁最熟悉的,恐怕还不是朝廷,我们盐商对其中的变迁更了解。像真理报上的这篇文章其实是有一些错漏之处的。

弘治五年,时任的户部尚书叶淇奏请天子改开中法为折色法。徽商由此在两淮大兴。这两个盐法沈兄可知道?”

姓沈的文士点头,“沈某知道。”

大明朝大名鼎鼎的“开中法”,这怎么没几个读书人不知道!其法的概要是:即商人向边地输送粮食,然后换取盐引获得利润。

户部尚书叶淇为弥补弘治年间的财政亏空,改为商人只要向朝廷缴纳银子就可以获得盐引,从事贩卖食盐的活动。

而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即中央财政的收入虽然增加了,但是边地的粮饷却越发的困难。

要知道大明的九边军镇,大部分地方都算是苦寒之地,种地是没有多少粮食产量的。那么边军需要吃饭,这就得拿银子去买。买的就是高价粮食。

这导致九边的开销日益增大。

所以,折色法,相当于是把利润转移了一下,饮鸩止渴。中央财政在好转没多久之后,立即就被九边的军费拖得疲惫不堪。弘治十四年,刘大夏就任兵部尚书时给弘治皇帝上书就说起军中开支过大,请求休养生息。

真理报上的观点,就是在批评叶淇鼠目寸光,只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长期利益。

由此而阐发论点,想要将盐业的利润补充到国库中,那就要跳过盐商这个销售群体,把经销商的利润压下去!

所以,封盐商说真理报有错漏之处。站在盐商们的角度而言,折色法其实是非常好的。

他们根本不用再辛苦的往九边运送粮食,只需要进行“资本运作”就可以获得盐引。相比于盐业的超额利润,交给朝廷的那点银子算什么?

现在张昭是要把盐商们的饭碗给砸掉。其核心的观点是盐业分为生产、销售两个环节。对于朝廷而言,完全没有必要让盐商垄断销售环节。朝廷自己来销售不好吗?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张伯爷怕是傻的,不知道有“官盐”这个东西吗?

官盐价格卖的高,且掺了杂质。老百姓基本都是买盐商们的私盐吃。所以,朝廷明明知道盐业有巨大的利润,但始终抓不到自己手中。只能靠那一年几百万的盐课收入吊着。

在盐商们看来,真正破坏盐法的,其实不是他们盐商,而是皇帝、朝廷。

明朝历代皇帝都喜欢滥发盐引,赏赐给权贵们。早就是寅支卯粮的状态。

其次,朝廷的各衙门在盐业中上下其手。搞得整个行业“商不聊生”。所以,他们只能去卖不缴税,不登记在案的私盐。而且,两淮最大的私盐贩子基本都和金陵城中的达官贵人们脱不开关系。

所以,综上所述,砸掉盐商的饭碗,盐业就能好起来?扯淡!

封盐商把能说的,都给这位沈兄说了,感叹道:“我受两淮盐业的同行们委托,过来求见张大帅,不想连一面都见不到。大明的盐业要完啊。动荡很快就来临。”

沈文士眉头锁起来,拱手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下还有点事,先告辞。改日有缘再会。”说着,忧心忡忡的离开。

五月十八日,张昭的奏章送到弘治皇帝案前。弘治皇帝前几日就给张昭说过,给他一个“钦差”的头衔去江南“报仇”。

是以,身体逐渐恢复的弘治皇帝在十九日的下午将张昭召到西苑中询问盐法的事情。

三名阁臣,户部尚书侣钟,兵部尚书刘大夏都在此。

喜欢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明帝国的崛起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十日终焉 疯批小师叔她五行缺德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玉奴娇 灯花笑 农家乐小老板 香归 诱她情深 想当神医被告,果断转行做兽医 强化子嗣:我后代遍布修仙界 官媛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绝对权力:我就是靠山 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 流氓帝师 囤万亿物资,孤女魂穿七零 魔道祖师 长门好细腰 飒爽女侠带港口空间穿六零 
经典收藏庆余年 小阁老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 诸天皇帝聊天群 在下潘凤,字无双 数风流人物 三国之最强神射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超时空史记 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 东汉末年烽火路 北宋穿越指南 朕就是亡国之君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天天勾栏听曲,成镇国驸马了? 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 
最近更新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沈家大小事 汉末浮沉书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穿宋,造反!【变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 我岳父是朱元璋 
明帝国的崛起 九悟 - 明帝国的崛起txt下载 - 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 明帝国的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