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微微点头,从容说道:“李爱卿所虑极是。朕会安排钦天监和工部,编写详细的使用手册,并组织船员培训,确保人人都能熟练运用。”】
【消息很快传遍朝野,民间百姓得知皇帝发明了六分仪,纷纷惊叹不已。】
【在泉州港的一家酒馆里,几个船员正在热烈讨论。】
【年轻船员小张满脸兴奋:“听说了吗?皇上发明了个叫六分仪的宝贝,以后咱们出海就不怕迷路啦!”】
【老船员老李喝了口酒,感慨道:“这下可好了,以前每次出海,心里都七上八下的,就怕迷失方向。以后咱也能去更远的地方,多赚点钱养家糊口了。”】
【对于大明的商人们来说,六分仪的出现宛如一场及时雨。】
【苏州富商林源激动地对生意伙伴说:“以前出海贸易,风险太大,好多商机都不敢去尝试。现在有了六分仪,航行安全有保障,我打算再购置五艘大船,扩大生意,把咱们的丝绸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随着六分仪在大明商船中的广泛应用,海上贸易愈发繁荣。】
【大明的商船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驶向日本、高丽、南洋诸国,甚至远达欧洲。各国使者听闻六分仪的神奇,纷纷前来大明交流访问。】
【在一次接待西洋使团的宴会上,西洋使者汤姆满脸敬佩地说:“尊敬的陛下,您发明的六分仪在航海领域堪称伟大创举,它让我们看到了大明卓越的科技实力,希望能与大明开展更多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朱由检微笑着回应:“朕此举只为造福百姓,促进各国友好往来。愿今后大明与贵国互通有无,共同繁荣。”】
【此后,朱由检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时常召集工部、钦天监的官员和工匠,探讨六分仪的改进方案,力求让其更加精准、便捷。】
【一天,朱由检在工部作坊对郑直和周衡说:“这六分仪虽已发挥效用,但仍有可改进之处。朕觉得可在刻度盘上增加夜光材料,方便船员在夜间观测。”】
【郑直连忙点头:“陛下高见,如此一来,即便夜晚无月,也能正常使用,实在妙极!”】
【周衡也补充道:“陛下,还可设计一个便携的收纳盒,方便船员携带和保存。”】
【朱由检笑道:“就按二位爱卿所言,尽快着手改进。”】
【在朱由检的推动下,六分仪不断升级完善,成为大明航海的标志性工具。】
【凭借着先进的航海技术,大明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经济、文化蓬勃发展。】
【朱由检深知,科技创新是国家繁荣的源泉。他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思索着如何在农业、工业等领域继续推动变革,让大明的百姓过上更加富足安康的生活,让大明的盛世延续千秋万代。 】
……
洪武位面
应天皇宫里,朱元璋盯着天幕中朱由检展示六分仪的画面,忍不住站起身,满脸惊叹:“这朱由检,脑袋瓜里到底装了啥!居然能想出这么个厉害玩意儿,咱老朱家后继有人呐!有了这六分仪,以后海上贸易还不得更红火!”
刘伯温轻抚胡须,眼中满是赞许:“陛下,朱由检此举实乃高瞻远瞩。这六分仪不仅能保障海运安全,更能助力大明在海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国家的经济、外交都意义非凡呐。”
徐达挠了挠头,咧嘴大笑:“好家伙!有了这东西,俺看那些海盗还怎么嚣张!商船安全了,咱的家底也能更厚实。俺得赶紧派人学学,以后说不定打仗也能用上!”
常遇春在一旁摩拳擦掌:“陛下,俺觉着这六分仪在海上用处大,在陆地上说不定也能派上用场。俺想挑些机灵的士兵,去学学怎么用,保准能让咱军队如虎添翼!”
永乐位面
紫禁城奉天殿,朱棣来回踱步,听到六分仪的事儿,猛地停下,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好!这才是我老朱家的子孙!当年朕下西洋,要是有这六分仪,航程肯定更顺利。现在有了它,大明的海上霸业更稳了!”
郑和满脸激动,双手微微颤抖:“陛下,此乃上天庇佑大明,降下如此神器。有了六分仪,我大明的船队定能驶向更遥远的海域,将大明的威名播撒四方,促进更多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
解缙兴奋得满脸通红,手在空中挥舞:“妙啊!这六分仪必将成为我大明航海史上的一座丰碑。陛下,咱得赶紧让更多人学会使用,让这技术造福万民,宣扬国威!”
姚广孝微微点头,眼中透着欣慰:“陛下,朱由检的发明不仅造福当代,更将泽被后世。这是凝聚民心、提升国力的关键之举,当大力推广。”
宣德位面
御花园里,朱瞻基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好半天才回过神:“这朱由检,太让人佩服了!居然能发明六分仪,解决海上导航的大难题,这对我大明海运的发展可是天大的好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