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逸华此时的内心,真的是梗在了那里,心里是真的有苦说不出来。
面对小林天望带着亚洲电视的横冲直撞,她是连一点阻拦的力气和勇气都没有了。
想起今天自己鼓励TVB员工们打好这一仗时,说的那些豪言壮语,方逸华自己都觉得好笑。
再看看邵逸夫和利孝和两位老板,方逸华心里有愧,是自己无能,明明坐拥TVB这么多的资源,却被亚洲电视的《焦点访谈》给打得落花流水。
对于《焦点访谈》这个节目,她不是震惊于节目里暗访揭露的形式,这些手段她并非想不到。
她最震惊的是小林天望对自己公司出现问题的决绝!
拿自己控股的公司开刀,是用最惨烈的方式,瞬间就为《焦点访谈》铸就了无可撼动的公信力基石!
这份魄力,这份狠辣,是真的让她的心底第一次升起一股不可力敌的寒意来。
狠人!真正的狠人。
可以说在整个港岛,方逸华都没有见过比小林天望更狠更绝的大亨了。
那些大亨成名已久,放狠招的时候,往往都是在原始积累之前,稍微有些家业之后,都相当的低调与谦和起来。
哪里会像小林天望这般,简直就像个马匪一般,扛着把大砍刀冲进来胡乱挥舞,也不管会不会砍到自己人。
而邵逸夫则是背对着屏幕,面朝着维港璀璨的夜景。
纵横商界数十年,他见过无数的风浪,同样也从未见过如此“不讲道理”的打法。
亚视的这档节目,已经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
用后世一个源自作品《三体》的非常潮流的词来形容,就是TVB被《焦点访谈》给降维打击了。
这种感觉,让邵逸夫感觉到了和方逸华一样的憋屈感。
可与此同时,身为电视大亨的邵逸夫,也明显感受到了一丝电视行业的巨变来。
TVB之前所引以为傲的明星效应、娱乐至死,在这样的降维打击面前,是真的脆弱得不堪一击。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时代,或许是真的不同了。
利孝和则是烦躁地在办公室里踱步,他的手里捏着刚送来的收视率初步报告。
“哗众取宠!博眼球!观众迟早会回来的!TVB几十年的根基,不是他几档新节目就能动摇的!”
他像是在说服别人,更像是在说服自己。然而,办公室里弥漫的沉重挫败感,无声地戳破了他的自我安慰。
所有人都清楚,一旦观众习惯了亚视这种“说真话、探真相”的硬核风格,习惯了它带来的震撼与思考,再想让他们回到TVB精心编织的娱乐幻梦里,难如登天。
而在港督府的书房里,灯火通明,气氛看起来却比TVB大楼显得更加的凝重。
港督麦理浩爵士反复观看着《焦点访谈》的录像带,眉头却完全拧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
普通民众们看《焦点访谈》,注意力全都在报道的令人震惊的内容上。
电视行业人士看《焦点访谈》,看到的是这种形式电视节目的新颖与噱头,以及暴涨的收视率。
但麦理浩看到《焦点访谈》后,却是整个人都慌了起来,他所看到的是,是一柄悬在港府头上的利剑。
这事非同小可啊!
目前的港岛,还是大英治下,还是港府说得算的啊!
可是,港府也不能忽视港岛的民意的啊!
他麦理浩还是最注重民生和名声的港督,现在突然出现这样一个爆款的节目,上面报道的全是民生问题,那他麦理浩要不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如果不解决的话,市民们怎么看待港府,会不会说他这个港督是吃白饭的?
但如果每次《焦点访谈》爆出来问题之后,港府都积极配合的去解决,那港府不就反而更加成就了《焦点访谈》的威名?
《焦点访谈》指哪,港府就打哪,港府成它的马仔了?
他的夫人邓丽娉坐在一旁,也同样看到了这一点,沉吟了片刻说道:
“Murray,这个节目……它不是在报道新闻,它是在审判。它把港府的管理缺失,赤裸裸地摊开在所有人面前。”
每当邓丽娉想起节目中那些肮脏的画面,那些底层市民可能每天都在食用的不安全食品,就觉得一阵反胃。
麦理浩没有立刻回答。
他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屏幕上定格的,是记者在暗访中拍下的卫生署检查人员走过场的画面。
这档名为《焦点访谈》的节目,其威力远超他的预估。
它不仅仅揭露了食品安全问题,更可怕的是它树立了一种“说真话、探真相”的标杆,一种敢于向任何权威、任何利益集团亮剑的姿态。
这种姿态,对于港英政府的治理权威,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天它可以揭露牛奶公司,明天呢?它会指向哪里?市政?警队?甚至……港督府本身?
这同样也是麦理浩不得不慎重考虑的一个方面,《焦点访谈》不仅是监督民生,还有可能衍生为监督港府的各个部门和职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