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用户88002538

首页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不是戏神 仕途人生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诸神愚戏 权力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我的年代,从四合院开始 那年花开1981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用户88002538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文阅读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txt下载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小说

第156章 布局电影行业 抢占思想阵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1969年的保城电子厂,车间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报捷声。当第一台印有"中兴二代"鎏金标识的彩色电视机在流水线上完成最后调试,何大清的手掌在控制台边缘留下了细密的汗渍。这台集合了他前世记忆中CRT显像管改良技术的机器,造价不过280元,却让保城市和昌平市家家户户都出现了中兴二代彩色电视机。

作为国内首批掌握PAL制式解码技术的团队,何氏研发组在1968年冬突破了彩色信号稳定传输的世界性难题。当保城市委大院的第一台样机收到中央台测试信号时,正在开会的市委书记被屏幕上跃动的五星红旗惊得碰倒了搪瓷茶杯——那抹正红色,比会议室悬挂的锦旗还要鲜艳三分。凭借自研的一体化集成电路板,中兴二代的能耗比进口彩电降低40%,三个月内便占据华北地区70%的市场份额,连供销社的送货员都笑称"自行车后座绑的不是彩电,是老百姓的新年愿望"。

真正让何大清心跳加速的,是VCD录放机的诞生。这个融合了前世记忆中激光读取技术的长方体设备,在1969年春季广交会上引起轰动。当邵氏集团的采购经理看到样机演示《大闹天宫》时,胶木眼镜片后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个比录像带清晰度高三倍的机器,仅售120元,不到进口设备的五分之一。三个月后,载着5000台首批产品的货轮驶离保安港,货单上"Made in Baocheng"的烫金字样,悄然叩开了东南亚家电市场的大门。

站在维多利亚港的星光下,何大清看着邵氏影城外墙闪烁的霓虹灯,突然想起前世在录像厅看到《英雄本色》时,后排中学生模仿周润发叼火柴的场景。这个发现让他脊背发凉——当香江影视通过技术优势构建文化输出体系时,内陆还停留在"电视台每天只播两小时"的原始阶段。

与邵逸夫的合作充满戏剧性。在半岛酒店的谈判桌上,这位影视大亨盯着何大清递来的VCD样片,忽然用宁波话笑道:"后生仔,你这机器要是能配上我们的片子,整个南洋都要认咱们的台标。"最终达成的30%持股协议,不仅让"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在当年元旦开播,更搭建起技术与内容的双向通道:邵氏的摄影棚里,二十名保城选派的技术员跟着香港师傅学习分镜剪辑;而中兴二代电视机的开机画面,从此多了一抹代表合作的紫金配色。

这场商业联姻创造了奇迹:1970年香港电子展上,搭载邵氏片库的"中兴套餐"被抢购一空,单月创汇突破70万美元;保城技校的毕业生在九龙塘影视基地实习时,首次接触到工业化制片流程,其中三人后来成为内陆首批电视导演。但何大清在香江分厂时,看到年轻工人用英文讨论美剧剧情的场景,心中的喜悦突然蒙上阴影——技术输出带来的财富,终究抵不过文化输入的侵蚀。

回到昌平的第一个深夜,何大清回忆起前世因写材料看过的八十年代的一篇《文化市场调研报告》:全县57家录像厅中,62%播放未经审查的境外影片,某乡镇放映《大西洋底来的人》时,竟出现青年模仿主角戴蛤蟆镜跳水的溺亡事故。更让他不安的是中学调研数据:超过40%的学生认为"外国电视剧里的生活更自由",而能完整讲述长征故事的学生不足15%。

他又想起前世看到的场景:千禧年后的街头,穿着韩版服饰的少年对着手机屏幕傻笑,却对烈士陵园的祭扫活动敷衍了事。历史的重叠让他冷汗直冒——如果不在80年代筑牢文化根基,当外来文化借着技术优势长驱直入时,再想收复阵地将难如登天。

只是,现在让何大清大力发展影视业,狙击将来可能出现的境外文化侵袭,何大清真心是不敢。于是,他向上级发了关于运用广播电影电视构筑无产阶级思想阵地的请示报告。

很快得到了上级的批复,同意!

有了尚方宝剑,何大清放下心来,在昌平市着手开始建设。

何氏集团代表在昌平市委的会议室里,七张黑板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计划。针对节目匮乏问题,他提出"三个一百"工程:投资100万元建立内陆首个影视制作基地,培养100名本土编剧导演,每年生产100部主旋律影视作品。当何氏集团代表尤凤霞担心资金回报率时,何大清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说:"我们算的不是经济账,是子孙后代的精神账。"

具体实施路径分为三步:首先搭建技术护城河,利用VCD生产优势建立"红色数字片库",将《地道战》《红岩》等经典作品转化为数字格式,通过供销社网络向农村免费发放;其次打造人才孵化器,与北影厂合作开设"保城特训班",让香港导演讲授镜头语言的同时,安排老红军讲述革命故事,培养"懂技术、有情怀"的创作团队;最关键的是构建传播矩阵,计划在1971年前与12个省级电视台达成片源合作,通过"补贴播放时长"的方式,让红色剧集进入黄金档。

但何大清清楚,仅凭昌平市力量难以对抗文化浪潮。在草拟给中央的请示报告时,他特意附上了两份附件:一份是《境外影视文化渗透案例汇编》,收录了37起青年价值观受影响的真实事件;另一份是《影视工业报国计划书》,详细规划了从显像管厂到胶片洗印厂的全产业链布局,特别注明"每生产100台电视机,配套赠送10张红色VCD"的文化补贴政策。

深夜定稿时,钢笔在"意识形态阵地"几个字上停顿良久。何大清想起在延安参观时看到的老照片:抗战时期的文艺工作者背着放映机翻山越岭,用《兄妹开荒》鼓舞军民士气。此刻的他,手中握着的不再是普通的商业计划书,而是一份穿越时空的文化保卫战作战图。当笔尖落下最后一个句号,窗外的晨星正与厂区的灯火交相辉映,仿佛预示着一个将技术力量转化为精神力量的崭新时代,正悄然拉开序幕。

他知道,这场始于电视机生产线的突围战,早已超越了商业竞争的范畴——它是一个民族在技术腾飞初期,对自身文化根脉的自觉守护,更是一位有识之士对"占领思想阵地"这一时代命题的主动应答。

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龙族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重回1982小渔村 我不是戏神 大奉打更人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龙族5悼亡者的归来(龙族Ⅴ:悼亡者的归来) 史上最强炼气期 凡人修仙传 十日终焉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魔道祖师 剑来 重生60带空间 诸神愚戏 东恒青云 轮回乐园 那些年的桃花运 破云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经典收藏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我不是戏神 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苟在四合院捡漏 我的年代,从四合院开始 权力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 仕途人生 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 四合院的钓鱼佬 想当神医被告,果断转行做兽医 官家天下 重生60带空间 四合院里的悠哉日子 四合院:我有一个小世界 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四合院,我的脑袋里有雷达 四合院:我只想当,看客 
最近更新神豪:都有钱了,生活花点怎么了 作为邪恶干部,想要魔法少女败北 永生监狱 离婚后,他带着四胞胎闪耀全球 开局被车撞进虚拟世界 纵欲系统,黑丝长腿校花统统涌来 重生不当老实人,我把妻女宠上天 签到变异军团,我在末世横推无敌 舔狗反派怎么成了虐文的救世主 超超超超级兵王回归 港片:卧底财阀,大嫂套路深 陆二狗的妖孽人生 四合院:重生何雨柱,我坑死禽兽 刚失恋,我性转体咋成清冷校花了 重生90年代,从混混到商界狂龙 都市修仙:我以一剑证长生 我就开个超市,省里怎么来人了 华娱:从吐槽开始 穿越成学渣的逆袭之旅 校花女神轻点卷,再卷我就无敌了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用户88002538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txt下载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最新章节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