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两家已经融合,又以克营南路军为主,刘能奇给了刘文煌一个威武将军的位置(南路军官职前面有搞不清楚可以倒回去看看),其余四个寨主都给了都尉的头衔位置没有给太高这样以后有功还能晋升没有能力也不会坏事。
但这些都只是官职,至于差遣之类的肯定不能让他们全部去掌军,和刘文煌商议后,除了他以及好战的魏成凤进入南路军的体系,其余的人都做民政。
刘能奇也没亏待另外两个寨主,南路军在此前已经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跟着李来亨南下的原孩儿营军官周辞敬管吏科,于寿阳管户科,赵铁柱管礼科,李来亨管兵科,魏隆管刑科,张常祥管工科,除了于寿阳是以前后营的千总,其余人都是孩儿营出身。
由于是初立政权,六部除了兵科其余部门管不到军队内部,打个比方说军队升迁上下吏科暂时不管,他们只负责地方的官员升迁,军队所需物资钱粮也由辎重营自己管理,暂时不需要户部拨款。
石含山两个不掌军的寨主如王鹏就让他当了户科副手,因为他识字又久在石含山,另一个寨主周肃据刘文煌所说山寨是他督造建下来的就让他当了工科副手。
待所有人齐聚升乡寨后,刘能奇指着墙上新绘制的地图准备发言,上面标注了升乡寨、砻头寨以及石含山区的大致范围。
“诸位,咱们既然决定在此地扎根不再是流寇,那么治下的百姓便是根基之首,首要之事便是要搞清楚,到底有多少百姓跟着我们,他们生活在何处靠什么过活。”
他看向户科的于寿阳:“老于,你先说说咱们这边的情况。”
于寿阳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禀报道:“权将军各位头领,自两个月前稳定下来,我便组织了营中所有识字的弟兄共计七十八人,对升乡、砻头两寨及其周边依附的村落进行了详细编户。”
“截至六月底,两寨辖区内共有百姓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七人,其中丁壮约四千二百,其余为老弱妇孺,田亩、窑口、商铺等产业也已初步登记在册,以后若有增减也会随时修改。”
“那刘兄,石含山内的百姓可有具体的统计吗。”
众人的目光随即转向刘文煌,刘文煌脸上露出一丝窘迫,他搓了搓手苦笑道:
“权将军不瞒你说,我们石含山那边实在是一笔糊涂账,山里情况复杂寨子分散,收容的逃户、流民来来去去,我自己认得字,但手下兄弟里满打满算识字的不到五个也就王鹏识字稍多一些,多少人我只能估个大概约莫有两万上下,具体数目实在说不清。”
魏成凤嚷嚷道:“权将军,管他多少人呢!反正都是跟着咱们吃饭的百姓,还能跑了不成?”
刘能奇摇了摇头正色道:“魏兄弟,话不能这么说,不知民数如何征兵?如何征粮?如何分配土地?如何知道我们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治理地方如同掌兵,心中无数乃是取败之道。”
他看向刘文煌说道:“刘兄,此事关乎我们未来大计必须厘清,我让老于带上营里识字的弟兄随你进山,协助你彻底清查石含山人口你看如何?”
刘文煌也知道此事重要性,当即点头:
“如此甚好!有劳于将军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于寿阳带着数十名识字的弟兄拿着户籍本跟着刘文煌和他的向导,深入了绵延起伏的石含山区。
这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他们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地走,一个山坳一个山坳地查,面对那些面带惶恐、衣衫褴褛的山民刘文煌不厌其烦地亲自解释:
“乡亲们,不要怕!这位是权将军刘能奇麾下的于将军是咱们自己人,这次来不是抽丁,也不是加派,就是看看咱们山里到底有多少人,以后好让大家日子过得更好!”
有老者颤巍巍地问:“大当家……以后……以后咱们还归官府管吗?这丁银还需要缴纳吗。”
刘文煌大声说道:“老伯从今往后咱们这儿归权将军管了,权将军有令以后在他的治下不抽丁服役,即使需要百姓服徭役也会给钱,并且再也不收人头丁银了!”
人群一阵骚动,不收丁银,服徭役还给钱?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于寿阳也适时补充:“不仅如此!权将军和刘大当家还定了新规矩,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什么贱籍、民籍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人!匠户、灶户、逃奴,以前的身份一概作废!在这里只有安分守己的百姓!”
这个消息让许多原本眼神麻木的逃奴、贱籍之人眼中第一次焕发出了光彩,难以置信地互相看着低声议论着。
经过半个月的跋涉与登记,最终的数字汇总到了升乡寨:石含山区,受刘文煌庇护的百姓,共计两万二千一百一十七人。 加上升乡、砻头两寨的人口,南路军到现在实际控制的人口达到了三万三千七百五十四人。
人口清楚了,下一个棘手的问题立刻摆上了台面,如何对待辖区内的乡绅地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流贼也可以燎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流贼也可以燎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