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厨试锋芒:众厨齐聚焕新颜
六月的晨光带着盛夏的热烈,早早洒满了京味烤鸭店的后厨。清晨六点,邢成义已经换好厨师服站在蒸箱前,入职刚满一个月的他,动作早已褪去生疏,熟练地检查着箱内解冻的鸭坯。金黄的鸭皮在蒸汽中泛着温润的光,浓郁的香气裹着热气扑面而来,他用筷子轻轻戳了戳,确认肉质鲜嫩后,才满意地关上箱门。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邢成义掏出来一看,嘴角瞬间漾起温柔的笑意——是王红梅发来的女儿近照。照片里,八个月大的小家伙裹在粉色连体衣里,小脸红扑扑的,刚睡醒的眼睛还带着水汽,正皱着小鼻子打哈欠,嘴角挂着的奶渍都清晰可见。去年冬天女儿出生时,他因为工作没能陪在身边,如今隔着千里,手机里的照片便成了他最珍贵的慰藉。王红梅留在老家专职照顾孩子,虽然辛苦,却让他能安心在BJ打拼,这份牵挂,是他每天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
“邢师傅,早啊!”门口传来清脆的问候,打破了后厨的宁静。王霞带着徒弟张可走了进来,她依旧梳着利落的齐耳短发,厨师服上沾着些许面粉,却透着股专业的烟火气;张可跟在后面,扎着蓬松的马尾,手里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袋子,十八岁的脸上满是稚气,眼神却格外认真。
“王师傅,小可,早!”邢成义连忙把手机揣回口袋,笑着回应,“今天怎么来这么早?”
“这六月的旅游团一天比一天多,早点准备才能从容应对。”王霞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新开辟的面点档口,打开和面机,“昨天有客人说想吃荞麦面,我今早特意绕路买了荞麦粉,准备做些荞麦油泼面试试。”
张可放下袋子,立刻拿起抹布开始清洗蔬菜,嘴里还甜甜的喊着:“邢师傅,我师傅做的油泼面可是一绝,等会儿做好了一定给您留一碗!对了邢师傅,您女儿最近乖不乖呀?杨姐说她都八个月了,肯定特别可爱!”这一个月里,张可早就从杨晶晶口中听说了邢成义有个小女儿,每次看到他偷偷看手机里的照片,都会好奇地问上几句。
“乖着呢,就是早上醒得早,刚给我发了照片。”提到女儿,邢成义的语气里满是宠溺,“才八个月,已经会对着镜头笑了,一笑就露出两个浅浅的小酒窝,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
“哇!真想看看!”张可眼睛亮晶晶的,手里的动作都快了几分,“等以后您女儿来BJ,我一定要抱抱她!”
正说着,安师傅也走进了后厨。他依旧穿着笔挺的黑色西餐厨师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四十岁的脸上带着岁月沉淀的沉稳,话不多,只是对着众人微微点头,便径直走向西餐区,开始准备当天的牛排和披萨食材。他做事向来严谨,从冷藏柜里取出新鲜牛排时,动作轻缓,生怕破坏了肉质的纹理,那份专注,让人一眼就看出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七点半,庄传鹏和杨建军也陆续到岗。庄传鹏刚一进门,就拿着一张订单表高声喊道:“各位,今天上午有三个旅游团,一共一百二十多个人,订单都在这儿了,大家抓紧准备!”
“收到!”众人齐声应道,后厨里瞬间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忙碌声——和面机的转动声、菜刀切菜的笃笃声、蒸箱的嗡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属于后厨的晨曲。
邢成义的蒸箱前很快堆满了待蒸的鸭坯和食材,他一边盯着蒸箱上的时间,一边时不时掏出手机瞄一眼女儿的照片,嘴角始终挂着笑意。上次视频时,王红梅说女儿已经长出了两颗小牙,咬着奶嘴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可爱得紧。他心里盘算着,等这个月发了工资,就给女儿买个新的磨牙棒,再给王红梅寄点BJ的酱肘子和果脯,让她也补补身体。
旁边的面点档口,王霞正在揉制荞麦面团,双手用力均匀,面团在她掌心渐渐变得光滑有弹性。张可在一旁帮忙擀皮,动作还有些生疏,却学得格外认真,遇到不懂的就立刻发问:“师傅,这个面团擀多厚最合适啊?”
“再薄一点,油泼面的面要筋道,太薄容易断,太厚又不入味。”王霞耐心指导着,手里的动作却没停,很快就把擀好的面条放进了沸水里。水开后,面条在锅里翻滚,淡淡的荞麦香混着麦香弥漫开来。
西餐区里,安师傅正在煎制牛排,煎炉上的牛排发出“滋滋”的声响,油脂慢慢渗出,香气四溢。他时不时用铲子轻轻按压牛排,感受着肉质的熟度,眼神专注而认真。煎好的牛排被他小心翼翼地盛盘,淋上特制的黑椒酱汁,再配上切得均匀的土豆泥和焯水后的西兰花,一盘卖相精致的黑椒牛排便完成了,丝毫不输星级餐厅的水准。
杨建军在切配区忙得脚不沾地,他一会儿切葱姜蒜,一会儿处理各类蔬菜,手里的菜刀起落间,食材就被切得粗细均匀,码放得整整齐齐。“邢师傅,你要的南瓜切好了!”他端着一盘切好的南瓜块走过来,笑着说,“昨天跟我家那口子视频,她还说呢,你女儿那双眼睛跟你长得一模一样,以后肯定是个美人胚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生走到老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一生走到老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