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树影,老槐树的枝桠像无数只扭曲的手,在地面上缓缓移动,偶尔有残瓣落在窗台上,发出“扑“的轻响,像谁在暗处叹息。
她睁着眼望着头顶的流苏帐,帐幔在夜风中微微晃动,绣着的并蒂莲在幽暗中泛着微光,讽刺地映照着空荡的床榻,那莲花的姿态,像极了她此刻蜷缩的模样。
自从被忧乐仙“改造“后,她时常感到体内有股莫名的热气游走,从丹田升至咽喉,却又在脖颈处被一层无形的冰壳包裹,这种冷热交织的矛盾让她夜夜辗转。
有时她会坐起身,借着月光看自己的手,那双手曾在绣绷上绣出活灵活现的凤凰,金线在阳光下闪烁如星子,如今却因常年劳作和服药而失去了光泽,指腹生了薄茧,指甲缝里永远嵌着洗不净的污垢。
囋言子有云:“懒婆娘,笨婆娘,半夜起来补绔裆。“黎杏花默念着这句俚语,舌尖抵着上颚,尝到一丝苦涩,那是长期服药留下的余味。
她想起婚前母亲坐在纺车旁的教诲:“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方为正道。“
那时她坐在窗前绣绷前,阳光透过窗纸照在丝线间,金箔线闪烁如星子,母亲在一旁笑着说:“我家杏花的手,是要抱孙子的。“
如今母亲已过世三年,坟头的草长了又割,可她的手仍空着,连抱一抱别人家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对方母亲警惕的目光。
婆母递来的“求子汤“里,失望像沉底的药渣,无论如何搅动都浮不上来,昨夜她又在佛堂前叹气,那声叹息穿过纸窗,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黎杏花心上,随后是婆母与邻居的低语:“杏花这肚子,怕是石缝里种谷,难发芽咯。“
她蒙在被子里,眼泪无声地滑落,浸湿了枕巾,那枕巾是她初嫁时绣的,上面的并蒂莲也已褪色。
她披衣起身,丝绸睡衣滑落肩头,露出如羊脂玉般的肌肤,却只有月光欣赏。
走到院中,老槐树的影子如鬼魅般摇晃,春夜的风带着槐花香,却也透着寒意,吹得她打了个寒颤。
她本想去找老矮子,那个在梨树林里惊鸿一瞥的男人,他看她的眼神坦诚而直接,没有汪大爷的疲惫,也没有汪二爷的复杂。
可脚步刚迈向篱笆门就顿住了,清冷的夜风卷起地上的槐花,吹得她打了个寒颤——老矮子如未经驯化的耕牛,莽撞而直接,若真去找他,只怕会像豆腐堰那晚一样,惊了全村的狗,也毁了自己最后的体面。
更重要的是,她心底清楚,这不是解决之道,只是绝望中的本能挣扎,如同溺水者抓住的浮木,明知无法救命,却仍不愿松手。
她想起脲桶说过的话:“梨树林是前朝隐士所植,每至月夜,梨花能照见人心。“
便转身走向梨树林,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孤独的剪影,踩碎了满地的槐花。
梨树林里暗香浮动,万千梨花在枝头静默,月光下如覆了一层雪,可她却觉得那白色像一层霜,冻得她指尖发疼。
绕着大院走了三圈,青石板上的露水浸湿了她的鞋尖,寒意从脚底升起,顺着腿肚往上爬,像无数细小的虫在啃噬。
黎杏花最终停在汪二爷门前,门上的铜环在月光下闪着冷光,像一只微睁的眼,环上刻着的缠枝莲纹已被岁月磨平。
她抬手叩门的瞬间,听见自己的心跳如鼓,震得袖口的银镯子轻轻作响,那是汪大爷去年生辰送的,当时他说:“杏花,戴上这个,保平安。“
如今镯子冷得像冰,贴着皮肤,却暖不了心。
门“吱呀“开了条缝,煤油灯的光晕漏出来,照亮汪二爷半边脸,眼下的青黑如墨,像被人打了一拳。
白天在集市上的精明干练此刻荡然无存,眼中只剩疲惫与警惕,像一只受惊的狐狸:“就为这事?“
黎杏花注意到他领口的盘扣未系,露出古铜色的锁骨,喉结在灯光下滚动,她连忙移开目光,落在他身后屋内的八仙桌上,桌上放着半壶酒和两个酒杯,其中一个杯口有淡淡的口红印,颜色是镇上胭脂铺卖的“醉海棠“,她心头一紧,故作镇定:“二爷就行行好,告诉我吧,深更半夜的......“
她的声音忽然软下来,像春日柳条拂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求,“你大哥好歹是村里的体面人,被人如此作践,我这当嫂子的岂能不管?“
汪二爷避开她的目光,望向院角的老花椒树,花椒刺在月光下闪着寒光,像无数细小的刀,扎得他眼睛生疼:“嫂子还是别问了,知道了心里更难受。“
黎杏花上前一步,袖口滑落,露出皓白的手腕,腕上的玉镯碰在门框上,发出清越的声响,那是她母亲的陪嫁,玉质温润,曾被母亲摩挲了二十年:“到底怎么回事?他好端端的,为何要把自己灌醉?“
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月光下,她眼中的水光让汪二爷心头一震,仿佛看到了五年前那个在梨树下接过他大哥递来梨花的新妇,那时她眼中的光,比天上的星子还亮,而不是此刻这般布满血丝,像被泪水泡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水不暖月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