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宇?还在研究那块石头?”母亲温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端着一杯热饮(真正用能量配额加热的,而非合成冲剂),看着儿子紧锁的眉头,有些心疼。
“妈,”鸿宇抬起头,眼神异常明亮和认真,“这不是石头。这是未来!是真正的希望!我想…我想加入DSRA的核心材料与新能源研究院!直接参与对这类深空物质的研究!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去读四年基础学科!” 他的语气带着理工男特有的执着和急切。
母亲愣了一下,随即理解地笑了笑,将热饮放在他手边:“你爸也猜到了。他说,你有这份心,也有这份天赋。DSRA的‘未来之星’计划,面向有特殊才能的青少年,选拔极其严格,但如果你能拿出关于这碎片的有力研究设想…” 她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去做你想做的吧,鸿宇。真正的发现,往往属于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直接面对未知的人。”
鸿宇看着母亲,又低头看了看那块碎片,眼中燃烧起更加炽热的火焰。去源头!去DSRA!去解开这来自星辰的秘密!这才是他的路!
赵航家位于靠近太空军驻地的特殊居住区,氛围与117区的绝望和技术区的秩序都截然不同。这里更简洁、更硬朗,墙上挂着祖父穿着旧式太空军制服的照片,柜子上摆放着一些太空舰船的模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克制的、蓄势待发的气息。
餐桌上,赵航正狼吞虎咽地消灭着一份合成肉排配能量膏,吃相比平时少了几分搞怪,多了几分军人的利落。他的父亲,一位肩章上带着校官标识、面容刚毅的中年军人,正坐在对面,看着一份内部简报,眉头微锁。
“爸,‘风暴’那晚,太空军应急反应还是太慢了!”赵航咽下最后一口食物,擦了擦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抱怨和…模仿大人物的严肃,“要是能更快一点,117区…”
“没有‘要是’,赵航。”父亲放下简报,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种深深的疲惫,“灾难的规模超出预案。资源有限,优先级必须明确。保护核心设施、维持秩序框架、打通生命线…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和代价。”他看着儿子,眼神锐利,“这就是现实,不是你在基地里敲敲管子、吼两嗓子就能解决的‘星尘前哨保卫战’。” 他特意用了赵航自己起的名字,带着一丝了然和敲打。
赵航的脸难得地红了一下,随即梗着脖子:“但我们确实守住了!救了几十个人!鸿宇那块破石头发光发热,军洛顶在最前面…”
“勇气、机智、临危不惧,你们做得很好,远超我对你们这个年纪孩子的预期。”父亲打断他,语气缓和了一些,甚至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赞许,“但这只是局部的小规模冲突。真正的太空军,面对的是深空海盗的突袭,是资源点的争夺,是未知星域的探索与威胁。需要的是纪律、指挥、大局观和在绝对劣势下做出正确抉择的勇气与担当。”
赵航沉默了。他想起了灾难那晚,看到军洛家那片废墟时,自己除了愤怒和难过,那种深深的无力感。他想起父亲肩上的责任,想起祖父照片里那坚毅的眼神。敲敲管子吓唬暴徒,和指挥一艘战舰在危机四伏的星海中搏杀,完全是两个维度。
“我…我想进军校。”赵航抬起头,眼神不再有往日的嬉笑,而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坚定,“像爷爷那样,像您这样。不是为了耍帅,爸。我想…我想有能力在更大的风暴来临前,做点什么。至少…不让军洛他们家那样的事…” 他顿住了,后面的话没说出来。
父亲深深地看着儿子,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平时嬉皮笑脸的少年。他看到了儿子眼中那份被灾难点燃的、褪去了浮华的决心。良久,他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简报,手指在上面某个条目上点了点:“‘雏鹰’计划,下个月初选。太空军校精英预备班。训练强度是普通军校的三倍,淘汰率70%。敢试试吗?”
赵航的嘴角终于又咧开了,不再是平时那种没心没肺的搞怪笑容,而是带着一种锐气和挑战意味的弧度:“70%淘汰率?那不是还有30%能过吗?爸,您儿子我,就是为那30%而生的!”
几天后,“星尘前哨”。
灾难的痕迹在这里相对轻微,只是蒙上了一层更厚的灰尘。那块被鸿宇视为至宝的黑色晶体碎片,被小心地安放在修复好的“指挥中心”面板旁边,散发着稳定的微弱紫光,像一颗忠诚的星辰守护着这里。
气氛有些沉闷。没有了往日的工具敲打声和赵航的插科打诨。军洛沉默地擦拭着基地里每一件物品,动作细致而缓慢,像是在进行一场告别仪式。鸿宇则对着他的AR眼镜和一堆拆开的简易设备零件,眉头紧锁,手指飞快地操作着,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某项测试。赵航罕见地没有搞怪,他靠在那张旧“沙发”上,手里无意识地抛玩着一个螺丝帽,眼神放空,不知在想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活在2085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活在2085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