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磐石据点”临时实验室(“种电”实验区)、地热前哨站“暖巢”、硅甲虫活跃区(地表及巢穴入口)、营地指挥中心。
**时间:** 迫降“焦土”星球后第10天(标准时)。
**人物:周孜婷, 军洛, 鸿宇, 赵娜, 赵航, 林露, 刘颖, 工程团队, 安保小队。
“磐石据点”深处,被厚重防护材料临时隔出的“种电”实验区内,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引爆的炸弹。空气净化系统低鸣,竭力过滤着外部渗入的微尘和孢子。中央实验台上,几块从军洛小队处得来的原始蓝绿色能量晶体被精心固定在特制的培养基座上。旁边,连接着鸿宇和赵娜紧急搭建的、能够精确输出特定频率微弱电流的脉冲发生器,以及一个密封的、散发着微弱奇异气味的透明容器——里面装着刘颖从被捕获的“电甲虫”信息腺中艰难提取的浓缩信息素。
刘颖像呵护婴儿般调试着信息素雾化喷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鸿宇,电流频率再微调0.003赫兹!对,就是那个凹陷区!赵娜,监控晶体内部能量通道的响应!”
鸿宇眼睛死死盯着波形发生器,手指微动:“稳住…稳住…能量流在晶体内开始形成谐振环路了!”
赵娜面前的多个屏幕实时刷新着高精度扫描数据:“谐振点确认。晶体内部纳米级能量通道正在…**主动拓宽**!信息素浓度…临界值!注入!”
随着刘颖按下雾化开关,一股肉眼难辨的、带着特殊生物气息的薄雾精准地笼罩在几块晶体表面。同时,鸿宇的微弱电流脉冲稳稳注入。
瞬间!
嗡——!
一声低沉的、仿佛来自晶体内部的共鸣声响起!原本只是散发着微弱荧光的晶体,骤然亮了起来!蓝绿色的光芒如同被点燃的冷火,在晶体内部流转、汇聚,亮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培养基座连接的仪表上,代表能量输出的指针猛地向上跳动,迅速突破了之前的峰值,并且还在稳步上升!
“成功了!能量输出提升150%!还在涨!” 刘颖激动地跳了起来,差点撞到低矮的天花板,防护面罩下的脸因兴奋而通红,“看!晶体表面!新的晶芽在萌发!生长速度…比自然状态快了几十倍!”
鸿宇看着那几块如同活过来般“呼吸”着光芒的晶体,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绽放出巨大的笑容:“哈哈!我就知道!‘充电宝菜园’计划可行!娜娜,你的模型精准得像用尺子量的!” 他习惯性地想拍赵娜的肩膀,被她一个灵巧的侧身躲过。
赵娜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晶体的冷光,嘴角有极细微的上扬:“基础物理模型支持。刘颖对生物信息素与晶体能量通道亲和性的判断是关键。现在,我们需要优化参数,扩大‘种植’规模。军洛找到的那个地热前哨站‘暖巢’,温度和能量环境更稳定,是理想的‘晶田’选址。”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赵航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他正指挥着工程机器人在“暖巢”入口处加固通道,“老洛找的这地方真不赖!底下暖烘烘的,比上面喝西北风强多了!我这就让‘小工们’开始平整‘晶田’!保证给咱们的‘电宝宝’们整出个五星级家园!”
“是‘能量晶体’,不是‘电宝宝’!” 刘颖没好气地纠正,但语气里的兴奋掩饰不住。生存的能源瓶颈,终于看到了大规模突破的曙光!
---
就在“种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军洛带领的侦察小队,正沿着之前发现硅甲虫活动频繁的一条巨大地裂,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他们的目标是寻找更大规模、更易开采的能量晶体矿脉,并持续监控硅甲虫族群的动向。
地裂深处,光线昏暗,只有头盔灯的光芒刺破厚重的尘埃。空气更加浑浊,探测器显示孢子浓度更高。巨大的硅化木残骸以更扭曲的姿态嵌入岩壁,仿佛记录着星球远古时期剧烈的生态变迁。
“注意脚下,裂缝变宽了,可能有地下空洞。” 军洛的声音在通讯频道响起,冷静依旧。他受伤的手臂仍固定在胸前,但行动间已看不出太多滞碍。他利用岩壁凸起和硅化木作为掩体,动作轻捷如猫。
小队沿着裂缝向下深入了近百米,温度略有回升,地底传来的微弱震动感也更明显。突然,走在最前面负责热能探测的队员猛地停住,头盔灯的光柱定格在前方一片相对开阔的、倾斜向下的巨大岩坡上。
“队长…你看…”
光柱所及之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只见那巨大的岩坡上,布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孔洞**!这些孔洞排列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类似蜂巢般的**层级结构**。大的孔洞直径超过两米,小的则只有拳头大小。无数暗褐色的身影在这些孔洞中进进出出,忙碌异常——正是那些覆盖着厚重硅甲的电甲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活在2085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活在2085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