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龙星的天空,呈现出一种地球难以企及的纯净蔚蓝,带着一丝因大气衍射而产生的微妙紫晕。巨大的G型恒星高悬天际,洒下温暖而不灼人的光芒,将“龙吟”基地所在的平原镀上一层金辉。空气中弥漫着那股独特的混合气息——新翻泥土的湿润、紫蓝色“铁线草”被工程机械碾压后散发的清冽,以及远处森林飘来的、带着木质和淡淡异星花香的微风。
然而,这片自然之美正被人类文明坚定而高效的钢铁洪流所改造。
基地的核心区域已经初具规模。由“开拓者号”运输舰展开的主体结构,构成了基地的指挥中心和生活枢纽,银灰色的金属外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以其为中心,一场规模宏大的建设交响曲正在上演。
**宏宇** 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高台上,他戴着防护面罩,身穿沾满灰尘的工程服,手中的数据板不断刷新着各项工程的进度。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在机械的轰鸣声中依然清晰可辨:
“能源区,地热井钻探深度已达三千米,接近目标岩层!反应堆基座浇筑必须在今天日落前完成!”
“防御组,西侧第三号自动炮塔基座加固完成没有?别跟我扯什么岩石硬度,我要的是它能在下一场酸雨前立起来!”
“生态园A区,林博士需要的封闭穹架结构,支撑梁的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听清楚了,是两毫米!”
在他的指挥下,重型工程机械如同忠诚的钢铁巨兽,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大型反重力悬浮平台运输着预制的建筑模块,精准地安放在划定区域。自动焊接机器人手臂挥舞,溅起耀眼的蓝色弧光。打桩机富有节奏的撞击声,如同为这片新生基地敲响的战鼓。
距离指挥高台不远,被临时划定为“绿色方舟”生态实验区的区域,则是另一番景象。**林露** 没有穿戴厚重的防护服,只戴着呼吸面罩,蹲在一片刚刚被圈起来的土地上。她小心翼翼地用取样工具挖掘着一株形态奇特的植物——它有着蕨类植物般的羽状复叶,但叶片却呈现出半透明的翡翠色,脉络中仿佛有细微的光点在缓慢流动。
“样本QLS-F-028,‘流光蕨’,”她对着记录仪轻声细语,眼神中充满了发现者的喜悦,“光合作用效率惊人,初步判断其叶绿体可能利用了恒星光谱中我们未知的波段。刘医生,它的组织液初步检测无毒,反而富含一种抗氧化剂……”
**刘颖** 的声音从她耳麦中传来,带着一贯的严谨:“收到,林博士。但仍需进行完整的生物相容性测试。另外,提醒你的野外考察队员,刚刚医疗站接收了第三例‘荧光苔’孢子过敏病例,症状是打喷嚏和皮肤轻微红斑。虽然不严重,但请务必让大家规范穿戴防护装备。”
林露无奈地笑了笑,抬头看了看远处几个正在打喷嚏的队员:“听到了吗?都把面罩戴好!我们可不想第一批启龙星特产是‘花粉热’。” 队员们笑着互相检查起装备。
就在这时,**赵娜** 冷静中带着一丝严肃的声音,通过基地公共通讯频道响起,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所有单位注意,轨道监测网及地面传感器,再次捕捉到西北方向裂谷区域的异常能量脉冲。信号强度较上次提升约15%,持续时间延长至4.7秒。重复,信号强度提升。”
高台上的宏宇眉头立刻皱起,手中的数据板调出了西北区域的地形图。林露也站起身,脸上的轻松神色收敛,目光投向那片被群山遮蔽的方向。
“能确定性质吗,赵娜?”宏宇直接问道。
“仍在分析。信号结构复杂,包含多种无法识别的能量频谱。非已知地质活动模式,非人工通讯信号……其‘编码’方式,具有高度……逻辑性。”赵娜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初步判断,非自然概率:87.3%。”
“逻辑性?”林露走到宏宇身边,语气担忧,“是某种……智能信号?”
“无法确认。但可以肯定,那不是风吹过山洞能产生的东西。”赵娜回答,“建议向该区域派遣一支武装侦察小队,携带高灵敏度探测设备。”
宏宇沉吟片刻,看向林露:“你的意见?”
林露望着西北方,那片区域在肉眼看来依旧宁静祥和,只有连绵的山脉轮廓。“我们不能放任一个未知的信号源在眼皮底下活动。无论是潜在的危险,还是可能的机遇,都必须弄清楚。我同意派遣侦察队。”
“好。”宏宇点头,随即下令,“侦察一队,侦察二队,立刻到装备库领取重型装备和探测仪。工程组,调拨两辆‘犰狳’全地形装甲车配合行动。任务:前往西北裂谷区域,对异常信号源进行初步侦查和评估。原则:谨慎接触,避免交火,如遇无法应对威胁,立即撤退。”
命令迅速下达,基地的节奏瞬间从建设模式切换至临战状态。一队队身穿动力外骨骼、手持先进武器的陆战队员跑步前往装备库。两辆造型粗犷、覆盖着厚重装甲、拥有六对负重轮的“犰狳”车发出低沉的引擎咆哮,驶出防御屏障,开始进行出发前的最后检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活在2085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活在2085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