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检查着数据:“生命体征……重新归于极度微弱。能量水平下降到捕获初期的百分之十。结构完整性……受损约百分之十五。它刚才的爆发消耗了自身大部分能量储备。”她顿了顿,补充道,“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它刚才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应激性的、耗尽生命的最后嘶鸣。”
林露也放下了感应板,轻轻揉着太阳穴,疲惫地说:“那个‘节拍’……消失了。或者说,变得极其微弱,几乎感知不到。它好像……‘聋’了,也‘哑’了。”
鸿宇看着采集到的、关于能量爆发和信号连接的数据,眼神锐利:“虽然样本近乎报废,但我们拿到了关键信息!它确实是一个终端,一个接收指令并执行简单任务的‘无人机’。它的核心逻辑就是‘获取’和‘传输’。刚才的爆发,证实了它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控制网络,而且反应极其迅速!”
赵娜将分析结果汇总:“根据信号源方向和能量特征比对,可以确认,控制这些‘清道夫’的信号,与NV-001星域深处那个我们探测到的、最强大的‘背景噪音’源高度相关。它们就像是那个庞大意识延伸出来的、无数触须的末梢。”
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付出了代价——样本近乎损毁,并且团队再次亲身感受到了“吞噬者”体系的严密性和危险性。即使是最底层的单位,也蕴含着自毁和报警机制,研究它们如同在拆解一颗极其不稳定的炸弹。
周孜婷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肯定了大家的努力,也带着一丝警示:“辛苦了。数据非常有价值。这证实了我们的猜测,NV-001内部确实存在一个高度集中的控制节点。休息一下,尽快提交详细报告。我们距离真相,又近了一步,但前方的路,恐怕会更加难行。”
宏宇看着隔离舱内那只不再动弹的暗红色残骸,叹了口气,对旁边的刘颖说:“看来林露的刺球藤确实比这玩意儿好伺候多了。至少它不会试图爆炸或者给外星人发信息。”
刘颖无奈地摇了摇头,开始准备对近乎报废的样本进行最后的、破坏性的深度解剖,希望能从残骸中榨取最后一点信息。这场深入虎穴的狩猎与研究,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而艰辛的征程,还远未结束。
生物危害实验室内的惊魂甫定,但“守护者”号核心的“遗产解析中心”内,另一场更加抽象、却可能决定此次远征成败的战役正进入白热化。这里的光线被调节到最适合长时间数据工作的柔和亮度,与外界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中弥漫着处理器高速运转散发的微弱热量和臭氧味,无数全息屏幕上,瀑布般的数据流以肉眼难以跟上的速度刷新、碰撞、重组。
赵娜坐在主控台前,脊背挺直如常,仿佛刚才实验室的警报与她无关。她的双手在虚拟键盘上稳定而迅捷地移动,眼神专注地锁定在中央最大的屏幕上,那里正显示着从近乎报废的“清道夫”样本中提取出的、最后爆发时刻捕获的原始信号数据。这数据杂乱、扭曲,充满了混沌的噪音,如同在狂风暴雨中试图听清远处的一缕笛声。
小七的运算核心全功率开放,协助进行海量数据的清洗、滤波和模式识别。平静的电子音在室内回响:“正在进行信号特征分离……过滤背景噪音干扰……尝试匹配已知能量签名……”
鸿宇在一旁的辅助工作站前来回踱步,像一头焦躁的困兽。他时不时地凑到赵娜身后,指着屏幕上某个一闪而过的数据峰值发表看法:“看那个谐波畸变!这肯定是非自然产生的!还有这个编码间隔,绝对符合某种分形加密逻辑!我们离核心很近了,赵娜!非常近!”
赵娜没有回头,只是微微侧身,避开鸿宇因激动而挥舞的手臂,以免影响自己的操作。“鸿宇博士,理论推测需要数据验证。请保持必要的工作距离,你的情绪波动会影响设备区域的空气流动和我的操作精度。”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电子仪器般的冰冷,同时不动声色地将一个悬浮的数据板挡在了自己和鸿宇之间。
鸿宇愣了一下,看着那块写着“核心算法重构中,勿扰”的数据板,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终于强迫自己坐回座位,但眼神依旧死死盯着屏幕。
溯源工作异常艰辛。那信号并非稳定持续的广播,而是极其短暂、隐藏在狂暴能量爆发中的一瞬。它就像一滴墨水落入汹涌的大海,要从中重新分离出那滴墨水的源头成分,其难度可想而知。无数次,他们以为抓住了线索,构建了模型,却总是在关键节点因为数据缺失或干扰过强而失败,模型如同沙堡般溃散。
“第七次逆向推演失败。”小七报告,“信号路径在进入NV-001核心区约百分之七十距离后,出现无法解释的散射和折射,传统溯源模型失效。”
赵娜的额头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长时间的极限运算让她感到了精神上的疲惫。她拿起旁边的营养液喝了一口,目光却从未离开屏幕。“我们不能用常规的线性思维。军洛之前感知到信号指向深处,但路径并非直线。鸿宇,结合你之前关于‘共鸣网道’的初步理论,假设信号是通过那种微观结构进行非定域性传播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活在2085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活在2085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