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那是下策!”
李烨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油灯摇曳,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罗隐。
“先生胸有丘壑,岂不知乐彦祯倾巢而出,魏州老巢已如不设防之城?北面幽州,李可举虎视眈眈久矣!若有人能北上幽州,以三寸之舌,说动李可举趁虚南下,直捣魏博心腹!则乐彦祯后院火起,必如惊弓之鸟,仓皇北顾!濮州之围,不战自解!此乃围魏救赵,驱虎吞狼!”
罗隐原本讥诮的眼神,在听到“驱虎吞狼”、“围魏救赵”、“直捣魏博老巢”时,骤然亮了起来,如同黑暗中点燃了两簇火焰!
他猛地站起身,矮小的身躯爆发出惊人的气势,死死盯着李烨:“你…你竟能看到此点?欲行此险棋?”
“非险棋,乃唯一生路!”
李烨斩钉截铁,“此计成败,系于先生一身!先生之才,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李某困守孤城,难展骥足,然先生若能说动卢龙铁骑南下,解濮州之围,则不仅救一城生灵,更可搅动天下风云,让李可举之名威震河朔!此等翻手为云覆手雨,一言可退百万兵的壮举,非大智慧、大勇毅、大辩才者不能为!放眼当世,李某只信先生一人可担此重任!”
李烨的话语,如同重锤,狠狠砸在罗隐的心坎上。
他怀才不遇半生,听惯了冷嘲热讽,见惯了庸碌之辈,何曾有人如此看重于他?
何曾有人将如此关乎一城乃至一方局势的重任,如此信任地托付于他?
更让他心惊的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团练使,竟能一眼看穿魏博的致命软肋,并精准地找到破局的关键,卢龙李可举!
这份眼光和魄力,绝非池中之物!
罗隐胸口剧烈起伏,那双锐利的眼睛死死盯着李烨坦荡而充满期冀的脸庞,仿佛要将他看穿。
李烨亲自提起案上粗陶壶,斟满两盏浑浊的酒浆,将其中一盏推至罗隐面前。
酒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开一丝辛辣的味道。
“昭谏先生,久仰大名。”
他的声音沉厚,如同擂响的鼙鼓,目光却灼灼地落在罗隐脸上,像要穿透那层冰壳。
罗隐的指尖在冰冷的陶盏边缘无意识地收紧,骨节微微发白。
他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终于挤出声音,沙哑得如同被砂砾磨过:“李使君……你我素昧平生。为何……为何如此看重罗某?”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压出来,带着沉甸甸的疑虑,也带着一丝连他自己也未曾察觉的、被长久忽视后骤然面对重视时的不安与抗拒。
李烨闻言,猛地一拍几案,震得那粗陶酒盏中的浊酒都剧烈地晃荡起来,险些泼洒而出。
“素昧平生?”他声如洪钟,竟带起一阵风,“罗昭谏!你这名字,连同你那十次叩响长安贡院朱门的膝盖骨,连同你那把名震天下的‘谗书’之笔,早已如惊雷,滚过多少人的耳廓!”
他的目光如同淬火的刀锋,牢牢钉住罗隐瞬间僵住的脸,“十上不第?那又如何!非你胸中无锦绣,实乃这煌煌天日之下,煌煌朝堂之上,早已烂透了根子!”
“金鳞岂是池中物!”
李烨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在这狭小的斗室,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狠狠砸在罗隐的心坎上,“你这条困在污浊泥淖里的真龙,不过是在等待一场足以席卷天地的风云!”
他倾身向前,铠甲摩擦发出低沉的嗡鸣,那灼灼的目光如同两道燃烧的炬火,直直烧进罗隐枯井般的眼底深处:“我李烨今日而来,就是来告诉你,风云已起!这天下乱局,才是你这条蛰龙该腾跃的九霄!”
罗隐的身体猛地一震,仿佛被那“金鳞”二字狠狠刺穿。
十年!
整整十年!
长安城朱门外每一次名落孙山的刻骨冰凉,每一次强咽下的苦涩与屈辱,那些独自咀嚼着才华如废纸般被践踏的长夜……所有这一切,此刻竟在这个陌生将军雷霆般的话语中,被赋予了全新的、惊心动魄的意义!
原来他这尾自弃于泥涂的鱼,在另一个人眼中,竟真的是被困锁的金鳞,等待着风云际会!
良久,他眼中的孤傲、讥诮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压抑了太久、终于遇到明主而喷薄欲出的炽热光芒!
“好!”
罗隐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油灯摇曳,“好一个驱虎吞狼!好一个围魏救赵!李使君!此计虽险,却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唯一妙手!罗某飘零半生,今日得遇使君,方知何为明主!”
罗隐对着李烨,深深一揖到底,前所未有的郑重:“使君以国士待我,罗隐必以国士报之!此去幽州,纵然是刀山火海,龙潭虎穴,罗隐也定要说得那李可举发兵南下!若不能解濮州之围,罗隐提头来见!”
李烨心中大石落地,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他上前一步,双手扶起罗隐,目光灼灼:“先生大才,岂可无职?自即日起,先生便是我濮州团练使府行军参军,总掌此行之机要!所需金银信物、护卫人手,先生尽管开口!”
“参军?”
罗隐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更深的激赏。
这不仅是身份的认可,更是李烨给予他临机专断之权,方便他行事!
这份魄力和信任,远超他的预期。
他再次拱手,狂态稍敛,却更显深沉:“罗隐,领命!”
他矮小的身躯挺得笔直,一股睥睨天下的狂狷之气勃然而发!
李烨心中大定,他知道,这把绝世利剑,终于为他出鞘了!他郑重一揖到底:“濮州满城军民性命,尽托付先生!李烨,静候先生佳音!”
就在此时,城外,骤然传来一阵低沉而连绵的号角声,穿透夜空,带着令人心悸的肃杀!
“呜—呜—呜—”
紧接着,是隐隐约约,如同闷雷般滚过大地,由远及近的震动!
一名亲兵连滚爬爬地冲进小院,脸色惨白:“报!使君!魏博军前锋…已至城西五里!灯火如龙,旌旗蔽野!”
大战,终于降临!
濮州城头,值夜的士兵惊恐地望向西方,只见沉沉夜幕下,一条由无数火把组成的巨大火龙,正蜿蜒而来,吞噬着黑暗,带着毁灭的气息,直扑这座孤城!
城内的气氛,瞬间绷紧到了极致。
喜欢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