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之门如同一个永不疲倦的舞台,在丘比之后,又陆续迎来了数批来自不同世界的访客。然而,并非所有相遇都能立刻转化为即战力或关键技术。
一位来自某个末日废土的技术专家,带来了高效的净水与土壤改良技术,但对眼前的宇宙级危机束手无策;一位来自低魔世界的精灵诗人,用歌声抚慰了部分伤员的灵魂,却无法对抗亚空间的低语;几位来自不同武侠世界的侠客,个人武艺精湛,但在星际战争与恶魔浪潮面前,其力量显得杯水车薪。他们中有的在了解情况的严峻后,选择留下尽一份绵薄之力,有的则遗憾地意识到自身的局限,通过门扉返回了自己的世界,并承诺会尽力在自己的世界寻找可能有所帮助的方法或物品。
这些访客的到来,丰富了“方舟”的人员构成,也带来了更多元的文化与视角,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局势。直到一队特殊的来客,从门扉中坚定地走出。
罗德岛的抵达
光芒散去,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支小型队伍。为首是一位头顶有着标志性长耳、面容稚嫩却眼神坚毅的卡特斯族少女——阿米娅。她的身后,跟随着沉稳可靠的博士(兜帽遮面,身份神秘),以及几位全副武装、气质干练的罗德岛干员,其中包括了实力强大的迷迭香与战术灵活的Stormeye。
“格蕾修姐姐!”阿米娅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格蕾修,脸上露出欣喜却又带着担忧的神情,“我们收到了您跨越世界的求助信号……虽然很微弱,但‘守护’的信念是相通的!罗德岛,前来报到!”
博士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那充满帝国哥特风格与尖端科技混合的设施,以及基里曼等原体身上散发出的非人威压,都让他瞬间明白,他们踏入了一个远超想象的宏大而危险的舞台。
并非技术,而是理念的火花
在简短的交流后,罗德岛方面迅速意识到,他们带来的源石技艺、移动城邦技术乃至战术人形,在战锤宇宙的尺度下,尤其是在面对混沌这种概念性敌人时,能够提供的直接帮助确实有限。源石病的研究或许对某些变异有参考价值,但无法解决灵魂层面的腐化。
然而,阿米娅和罗德岛的到来,却带来了一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层面的力量。
当阿米娅了解到这个宇宙的人类帝国所面临的绝望处境——外部异形与内部混沌的双重压迫,帝皇垂死挣扎,人类在恐惧与信仰中徘徊——她站了出来。并非以战士的身份,而是以一位领袖,一位希望的传递者的身份。
在基里曼的安排下,阿米娅有机会对一部分泰拉的民众、乃至一些低阶官员和士兵进行演讲。她没有谈论高深的技术或强大的力量,而是讲述着切城事件中的抗争,讲述着整合运动的悲剧与教训,讲述着罗德岛如何在泰拉那片饱受源石病、天灾与纷争蹂躏的大地上,始终坚持着“为了所有感染者的未来”这一信念,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守护微光。
“我知道,恐惧无处不在。”阿米娅的声音通过扩音设备传开,并不高昂,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在我们的世界,我们恐惧源石病,恐惧天灾,恐惧彼此之间的仇恨与误解。在这里,你们恐惧异形,恐惧混沌,恐惧未来的不确定性。”
“但是,正是因为我们懂得恐惧,我们才更要明白守护的意义!守护我们所爱的人,守护我们珍视的家园,守护那份对美好明天的向往!罗德岛一路走来,见证了太多的牺牲与离别,但我们从未放弃!因为相信,只要不放弃,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了守护而战,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
她的演讲,没有帝皇国教那般狂热的宗教色彩,也没有基里曼那种理性的战略规划,而是一种更加朴实、更加贴近普通人内心的呼唤。她讲述的挣扎与坚持,与无数帝国平民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压迫、贫困与恐惧时的坚韧,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信念的涟漪
阿米娅的话语,如同在沉闷的泰拉空气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一些原本麻木的民众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一些士兵握紧了手中的激光枪,低阶官员们开始思考除了机械执行命令外,是否还能做得更多。这种影响是细微的,却真实存在。它无法直接对抗恶魔,却能在人心的战场上,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线。
更重要的是,阿米娅及其罗德岛干员展现出的,在绝境中依旧保持理智、勇气与同理心的姿态,给基里曼等高层带来了另一种启示。
“他们拥有的,并非强大的个体力量或尖端科技,”瓦尔特·杨评价道,“而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组织韧性和信念凝聚力。这在长期对抗混沌这种腐蚀人心的敌人时,或许比一两件超级武器更为重要。”
姬子也表示赞同:“在面对混沌的低语时,一个内心充满希望和坚定信念的普通士兵,可能比一个力量强大却内心动摇的战士更能抵抗腐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槎绘卷:格蕾修的万界纪行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星槎绘卷:格蕾修的万界纪行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