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宁起身从行李中取出精心包装的礼物,双手递给秦淑仪:
“听顾淮说阿姨睡眠浅,我姥姥特意准备了茉莉银针,睡前喝能安神。”
又取出一个青瓷茶叶罐。
“这是给伯伯的武夷岩茶,顾淮说您最爱这个韵味。”
最后捧出一个油纸包,她走到顾维安面前微微躬身:
“伯伯,这是按古法腌制的盐水鸭,老师傅说正好腌足了二十八天。”
报纸轻轻放下,顾维安接过油纸包,深嗅一口:
“是老城南王记的味道。”
他抬头看向苏婉宁,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
“你费心了。”
秦淑仪打开茶叶罐,茉莉清香扑面而来,她笑着拉过苏婉宁的手:
“这孩子,真是贴心到家了。”
顾淮站在母亲身后,对苏婉宁轻轻眨眼。
暖光笼罩着这一家人,窗外雪花无声飘落,屋内茶香氤氲,其乐融融。
第二天清晨,天光未亮,苏婉宁便轻手轻脚地起床,想到厨房给秦淑仪帮忙。
推开屋门,清冽的寒气扑面而来,院中积雪未扫,一个挺拔的身影正在晨光微熹中打着军体拳,动作刚劲,虎虎生风,正是顾维安。
一套拳法打完,顾维安收势,气息平稳,转头看见她,严肃h的脸上线条柔和了些许:
“起得这么早?”
“想着帮帮阿姨一起准备早饭。”
苏婉宁轻声回答。
顾维安拿起搭在石凳上的毛巾擦了擦手,目光投向覆雪的小径:
“陪我这个老头子走走?”
“好的,顾伯伯。”
两人沿着清扫出的小径缓步而行,积雪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咯吱声,在静谧的清晨格外清晰。
走出一段,顾维安忽然开口,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
“顾淮那小子,在信里没少提起你。”
苏婉宁心头微动,侧耳倾听。
“他说。”
顾维安顿了顿,仿佛在回忆信中的字句。
“认识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姑娘,聪明,坚韧,心里装着旁人没有的星辰大海,还有……报效家国的理想。”
苏婉宁微微怔住,她没想到顾淮会这样向家人描述她。
“我们顾家的男人,嘴笨,不会说那些漂亮话。”
顾维安停下脚步,转身正视着她,目光如炬,却又带着长辈的温和。
“但骨子里都有一股执拗。认准了一个人,一件事,就是一辈子。这一点,顾淮随我。”
这番话,已是这位一生戎马的将军,所能表达的最深沉的认可与祝福。
他话锋一转,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孩子,我听顾淮说,你选了军工航天。这条路,苦,累,而且常常是无名英雄。能告诉我,为什么是这条路吗?”
苏婉宁深吸一口气,冬日的冷空气让她更加清醒。她望向远处苍茫的天空,声音平静却蕴含着力量:
“顾伯伯,我的太姥爷早年留学英国,归来后一心想实业救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后来更是倾尽家财,研究各种武器。后来,他被……日寇杀害了……”
顾维安的眼神骤然一凝。
“我的姥爷是他的学生,继承了他的遗志,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再没能回来。”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却依旧清晰。
“而我的父亲……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航天工程师,在我六岁那年,因特殊任务……失联至今。”
她抬起头,眼中已有水光,却异常明亮:
“顾伯伯,我不是在选择一个专业,我是在走一条他们用生命和信念铺就的路。我想去看看,我父亲为之付出一切的星空,到底是什么模样。”
顾维安静静地听着,身姿如松,脸上的神情却从最初的平静,转为震惊,最终化为一片肃然起敬。
他沉默片刻,缓缓道:
“一门忠烈,满门英杰……你母亲,很不容易。”
“是。”
苏婉宁点头。
“我母亲是一位地质学家,她说,父亲探寻的是头顶的星空,她勘探的是脚下的大地,都是在为这个国家摸清家底。”
“那你的姥姥……”
顾维安的语气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姥姥她很好。”
提到姥姥,苏婉宁的语气轻快了些。
“她年轻时学国文,现在年纪大了,反而更加热衷,四处参加国学研讨会,精神很好,过得很快乐。”
顾维安点了点头,像是随口一问:
“你太姥爷,是叫周敬之?可是那位从津桥大学学成归国,后来在江南创立了‘敬之军工研究室’的周敬之先生?”
“您……您怎么知道?”
苏婉宁这次是真的惊讶了,这些细节,连顾淮她都未曾详细提及。
顾维安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追问,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急切:
“那你姥姥,闺名可是……周怀玉?当年在江南大学国文系就读?”
苏婉宁彻底怔在原地,下意识地点头:
“是......顾伯伯,您怎么会......连顾淮都不知道姥姥的名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征途与山河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征途与山河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