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机场的车上,坐在排长苏婉宁斜后方的副排长秦胜男,此刻内心并无太多畏惧,反而燃烧着熊熊斗志。
她想起父辈口中沙场点兵的豪情,想起军校地图推演时的运筹帷幄。
夜间跳伞?
正是检验平时训练成果,超越父辈荣光的最好时机。
“雷霆”演习,那才是她秦胜男应该驰骋的疆场。她暗暗握紧了拳,目光扫过全排姐妹,确保每个人都状态在线。
何青,第三次核对着自己的检查清单,脑海里反复回放着夜间跳伞的操作要点和特情处置预案。
“高度判断千万不能出错,开伞时机必须精准,风向风速……还有备用伞……”
她在心中默念,务求将每一个细节都刻在脑子里,确保万无一失。
对她而言,胜利来自于对每一个微小环节的绝对掌控。
容易,正闭着眼睛,在脑海中清晰地“回放”着整个机场和着陆场的地图。
跑道方位、障碍物位置、风向袋的预设点位……
所有白天勘察过的细节,此刻都如同高清影像般在她脑中精确浮现。
“东北角那排矮树,西南方向的水塔……”
她无声地复核着,超强的记忆力在此刻化作了最可靠的空间导航。对她来说,黑暗从不是障碍。
只要地图在心中,路就在脚下。
童锦,眼中闪烁着求知与探索的光芒。她对于夜间跳伞所涉及的物理学、气象学乃至生理学知识充满了兴趣。
“在完全不同于白天的感官环境下,人体如何调整空间感知?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在这种动态环境中会不会有新的表现?”
她甚至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构思,如果成功完成这次跳伞,她可以写一篇怎样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报告。
挑战对她而言,是解锁新知识的钥匙。
阿兰,脸上前几日被打的伤痕已几乎看不见。她此刻的眼神野性而坚定。
她渴望像山鹰一样征服这片漆黑的天空。黑夜让她想起家乡的深山老林,那里是她的主场。
“天上的云和山里的雾,都一样,遮不住猎人的眼睛。”
她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反应速度,足以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王和平,这个从农村走出来,靠着坚韧不拔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女兵,此刻正紧紧抱着自己的伞包,如同抱着最珍贵的宝贝。
她心里有点打鼓,看着窗外飞逝的模糊黑影,对高空的恐惧和对黑暗的本能敬畏交织。但她不断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不怕,不怕。排长教过,班长带过,模拟器跳过无数回。别人行,我也行!不能给排里拖后腿,一定要跳好!”
她的信念简单而纯粹:跟上,别掉队,完成任务。
陈静,作为排里的卫生兵,她除了检查自己的装备,还下意识地摸了摸随身携带的小急救包。
此刻,她的脑海里正不断“翻阅”着高空病、冲击伤急救流程和夜间搜寻伤员注意事项。
她担心的不仅是自己,更是全排的姐妹。
“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
她的紧张更多来源于责任。
张楠,虽沉默不语,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她在思考如何在高空分散状态下,最快地重新集结队伍,如何在夜间复杂环境中保持队形和通讯有效。
她在模拟着各种可能出现的团队协作问题,并思考着应对策略。
“雷霆”演习意味着更大规模的协同,这次夜训是绝佳的预演。
李秀英,指节分明的手稳稳地整理着装具。她的紧张感更多转化为一种内敛的“气”。
她在调整呼吸,将内心的波澜抚平,准备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去迎接高空的那一跃。
力量,需要在最需要的时候,精准爆发。
十个人,十条心,却怀着同一个目标,在颠簸的车厢里,朝着未知的夜空,进发。
她们的想法各异,性格鲜明,但凝聚在“木兰排”这个集体之下的意志,正如同这夜色中行进的车队,坚定而不可阻挡。
……
孟时序坐在指挥车里,看着前方引路的车灯划破黑暗,他知道,身后的那些车厢里,正承载着怎样的决心与梦想。
而他,将带领她们,去征服这片星空。
机场,巨大的运输机如同蛰伏的巨兽,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
赵劲松教官站在舷梯旁,挨个检查着每个女兵的装备。他的动作依然一丝不苟,目光却比平时柔和了几分。
“最后一遍!”
他的吼声在引擎噪音中依然清晰,但熟悉他的人能听出那严厉语气下藏着的关切。
“夜视仪都戴好了!地面标识记在脑子里!保持编队!”
他走到队伍末尾,看着这些他一手带出来的女兵,声音突然低沉下来:
“记住我说的——你们不是流星,是夜鹰。”
这句话让所有女兵都愣了一下。这还是那个整天喊着“扒了你们的皮”的赵教官吗?
“都给老子全须全尾地回来。”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最终定格在苏婉宁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征途与山河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征途与山河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