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会议室里,空气凝固如冰。
“我需要一个解释,桐许。”执行董事张明锐的手指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岸氏项目已经比原计划延迟了两周。”
桐许坐在长桌另一端,面前摊开的项目计划书上,岸氏纺织的标识被红圈标注,格外醒目。
“岸氏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复杂。”桐许的声音平稳,“他们不是普通的家族企业,而是承载了整个工业区几代工人的情感联结。强行推进可能会导致不良舆论和潜在的法律纠纷。”
“情感联结?”张明锐冷笑,“这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集团需要那块地,需要它连接起我们在城东的新开发区。两岸连山,桐许,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两岸连山”四个字刺痛了桐许。她想起昨晚冒雨看到的富春江,两岸山峦在雨中静默对峙,而江水无情地从中间穿过。
“给我一周时间,”桐许说,“我会找到突破口。”
“三天。”张明锐起身,“要么拿下岸氏,要么换人接手。”
———
岸山站在工厂的染整车间里,手指抚过一卷刚下线的布料。这是他们最新研发的植物染料系列,淡青色的布面上有着细微的纹理,如同远山在雾气中的轮廓。
“样品送过去了?”她问身旁的技术主管。
“送去了,但对方没有回复。”主管犹豫了一下,“岸总,这个研发项目我们还要继续吗?资金方面...”
“继续。”岸山斩钉截铁,“这是岸氏的未来。”
“可是收购案...”
“只要工厂还在运转一天,我们就要为未来做准备。”
话虽如此,离开车间后,岸山的脚步却不自觉地走向工厂后那片荒废的试验田。那里曾是她父亲的梦想——用本地植物开发独特的染料,让岸氏的布料拥有不可复制的色彩。
如今田里杂草丛生,只有几株蓼蓝在角落里顽强生长。
她蹲下身,拔掉蓼蓝周围的杂草。指甲缝里塞满泥土,带着一股苦涩的清香。
这让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山山,纺织不只是生意,它是连接人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的媒介。别忘了这一点。”
远处传来工人们的交谈声,带着忧虑和不安。岸山知道,已经有猎头在暗中接触她的核心技术人员。大厦将倾,谁都想抢先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
桐许的团队在第三天早上提交了一份新的分析报告。
“有趣的事情,”年轻的分析师指着屏幕,“岸氏近三年一直在投入资金研发植物染料技术,申请了七项专利,其中三项已经获批。”
“市场价值?”桐许问。
“难以估量。这些专利如果应用到高端服装领域,可能会有不小的潜力。但问题是,岸氏没有足够的资金将它们产业化。”
桐许翻阅着专利文件,其中一份关于“基于富春江流域植物色素的天然染料制备方法”引起了她的注意。文件附件里有几张样品照片,布料的颜色让她想起那天在江边看到的山水——青中带黛,浓淡有致。
“联系岸总,”桐许突然说,“我要再次拜访。”
———
岸山没想到桐许会这么快回来,而且是以如此不同的方式。
这一次,桐许的车在阳光下驶入厂区,她没有穿商务套装,而是一身简洁的深灰色便装,看起来不像来谈判,倒像是来参观。
“我想看看你们的研发中心。”桐许开门见山。
岸山带她穿过老旧的厂区,来到一栋相对较新的建筑前。这里是岸氏最后的堡垒,也是她父亲倾注最后心血的地方。
研发中心里,几名技术人员正在操作仪器,记录数据。桐许仔细观看了植物提取染料的整个过程,从原料处理到染色固色,不时提出问题。
“为什么坚持做这个?”桐许问,“明知传统纺织业正在衰落。”
“正因为传统在衰落,才需要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岸山回答,“机器可以复制,技术可以被超越,但这一方水土所孕育的色彩,是独一无二的。”
她取出一卷布料样品,在桌上铺开。阳光下,布料呈现出从青到黛的渐变,如同远山在晨曦中的色彩层次。
“蓼蓝、栀子、苏木、栎树皮...”岸山的手指划过不同颜色的区域,“全部来自富春江流域的植物。每一批次的染色都会有细微差异,就像自然中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桐许沉默地注视着那些色彩,良久才开口:“我可以保留你们的研发团队和品牌,但工厂必须搬迁到工业园区,规模缩减三分之二。”
岸山的心沉了下去:“那些工人呢?”
“核心技术人员可以留下,其他人...按照原计划安置。”
“那我拒绝。”岸山卷起布料,“岸氏是一个整体,不能只保留所谓‘核心’而抛弃其他。”
“即使这意味着失去一切?”
“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岸山直视桐许的眼睛,“就像这江水,日夜奔流,从不停留。我们试图在其中留下一点色彩,一点记忆,难道不值得吗?”
桐许没有回答。她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不用看也知道是总部在催促。
———
那天晚上,桐许独自一人去了江边。
傍晚的富春江平静许多,夕阳将水面染成金色,对岸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沉静。她想起岸山展示的那些布料,那些源自这片山水的色彩。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她忽然明白了这个词的另一层含义——山与山隔江相望,看似分离,实则同属一条山脉。就像她和岸山,站在商业的两端,却都试图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
手机再次震动,她看了一眼,是张明锐的直系下属发来的信息:“董事会已启动备选方案,请做好准备。”
桐许闭上眼睛,江风拂面,带着水汽和远山的气息。
———
同一时刻,岸山在工厂的档案室里找到了一本旧相册。里面有许多老照片,记录着岸氏纺织从一个小作坊成长为现代化企业的历程。
最后几页有一组特殊的照片:年轻的父亲与一个面貌熟悉的男子站在刚刚奠基的厂房前握手。岸山仔细辨认,震惊地发现那个男子竟然是桐许的父亲。
照片背后有一行小字:“与桐兄共勉:虽隔江相望,不忘同源之水。”
岸山拿着照片,久久不能平静。
原来两岸之山,早有牵连。
喜欢浮世绘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浮世绘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