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憨醒来,半信半疑。可家里的怪事接二连三,由不得他不信。粮缸里的米面总也吃不完,水缸里的水总是满的,灶台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串野蘑菇、几个山鸡蛋。爷俩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铁蛋脸上渐渐有了红润。
赵老憨是老实人,得了好处,心里不安。他偷偷在灶房角落摆了个简易牌位,放上几个净水碗,有时撵着新鲜野果或蒸了饽饽,也先供上一份,心里默默感激“黄仙”的帮扶。
屯子里没有不透风的墙。赵家日子忽然过得滋润,很快就引起了闲话。尤其是张老疙瘩,认定赵老憨得了黄仙的大好处,天天在心里琢磨咋也能捞点油水。
这天夜里,张老疙瘩猫在赵家院墙外,想看看黄仙到底咋送东西的。三更天时,果然看见一道黄影敏捷地翻过院墙,嘴里似乎还叼着什么东西。张老疙瘩激动之下,弄出了声响。那黄影一惊,“嗖”地一下就没影了。
张老疙瘩不甘心,第二天竟提着一只活鸡来到赵家,非要赵老憨帮他在黄仙面前说说好话,求黄仙也保佑他发财。
赵老憨哭笑不得:“俺哪会跟仙家说话?就是碰巧救了它一回……”
张老疙瘩死缠烂打,放下鸡就走了。赵老憨看着那扑腾的鸡,实在没办法,晚上就在牌位前念叨了几句:“黄仙奶奶,隔壁老张没啥坏心,就是日子紧巴,您要是方便,也……也稍微看顾他点?”
第二天一早,赵老憨开门,差点被绊一跤。只见门口放着张老疙瘩昨天提来的那只鸡,鸡脖子被拧断了,死挺挺地躺在那里。赵老憨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是黄仙发了怒,嫌张老疙瘩心术不正。
张老疙瘩见了死鸡,吓得不轻,再也不敢提这茬了。但经他这么一闹腾,赵老憨得黄仙厚赠的消息在屯里传得沸沸扬扬,添油加醋,越传越神。有人说看见赵家半夜金光闪闪,有人说听见赵家屋里有人说话做饭,天亮却只有爷俩起身。
话传到屯西头老光棍胡二耳朵里,这人是个滚刀肉,偷鸡摸狗,不信邪。他嗤笑道:“啥黄仙白仙?肯定是赵老憨走了狗屎运,在哪发了横财,编瞎话唬人哩!他家肯定藏着好东西!”
一天夜里,胡二喝了二两猫尿,仗着酒劲,竟翻墙进了赵家院子,想摸点值钱东西。他刚蹑手蹑脚走到窗根下,忽然屋里传来一声老妇人的厉喝:“哪来的泼皮烂货,敢来恩公家撒野!”
胡二吓得一哆嗦,酒醒了一半。紧接着,他就觉得一股骚臭刺鼻的寒风劈面吹来,风中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爪子在他身上又掐又挠,疼得他嗷嗷直叫。他连滚带爬地跑回家,第二天起来一看,身上全是青紫的掐痕,好几处还破了皮。打那以后,胡二见了赵老憨就绕道走。
经过这事,屯里人彻底信了赵家真有仙家护佑,又是羡慕又是敬畏。也有那心眼活的,提着礼物上门,想求赵老憨帮忙在黄仙面前求个情、问个事。赵老憨一概回绝:“仙家是保俺们平安吃喝的,不是俺家佣人,俺可支使不动。”
爷俩的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又带着点神异地过着。铁蛋一天天长大,赵老憨却渐渐老了。
转眼过了七八年,铁蛋长成了壮实小伙,赵老憨也快五十了。这年秋天,赵老憨着了风寒,竟一病不起。铁蛋急得不行,要去镇上请郎中,赵老憨却拉住他:“别费钱了,爹这病,心里有数。”
夜里,赵老憨烧得迷迷糊糊,又梦见那个黄衣小老太太。老太太面带忧色:“恩公,你寿数将至,俺们道行浅,挡不住阎王爷的勾魂帖。俺能做的,就是让你走得不那么难受,再给你指条明路。”
第二天,赵老憨精神忽然好了很多,他把铁蛋叫到炕头:“儿啊,爹怕是不行了。昨晚黄仙奶奶托梦,说俺走后,你莫要太伤心。她把咱家后事都安排好了。爹死了之后,你啥也别张罗,就去找屯里的王木匠,他自有主张。埋咱的地方,黄仙也指了,就在黑瞎子沟口那棵老歪脖子松树下。”
铁蛋听得泪流满面。赵老憨交代完后事,当天晚上就安然走了。
铁蛋哭着去找王木匠。王木匠一听是赵老憨没了,叹口气:“老憨哥是好人啊。昨晚俺也梦见个黄衣老太太,让俺赶紧打口薄棺,尺寸都告诉俺了。”他指着院里一口刚刚打好的松木棺材,“正好,你用这个吧。”
更奇的是,铁蛋按爹的嘱咐,去老歪脖子松树下看地方,发现积雪早已融化,冻土变得松软,好像有人提前挖好了一样。他没费多大劲,就挖出了一个规整的墓穴。
下葬那天,屯里来了不少人帮忙。棺木刚入土,忽然不知从哪窜出来一大群黄皮子,足足有二三十只,安安静静地围在墓穴周围,既不惧人,也不捣乱。为首的是一只毛色发白的老黄皮子,它人立起来,朝着墓穴拜了三拜,发出一声悲鸣,然后带着群黄皮子迅速消失在林中。
众人都看呆了,这才深信赵老憨当年结下的善缘非同小可。
赵老憨死后,铁蛋一个人过日子。黄仙似乎依旧暗中看顾,他家地里的庄稼总比别家长得好,日子虽不富贵,但也温饱不愁。后来铁蛋娶了媳妇,媳妇贤惠,生了胖小子。他常常跟儿子讲起爷爷和黄仙的故事,告诫后人:万物有灵,莫欺心,多行善,说不定啥时候就有意想不到的福报。
至今,靠山屯的老人们茶余饭后说起这事,还都啧啧称奇:“那赵老憨,救的是黄仙,得的可是大造化!可见这山里头的精灵,最是知恩图报哩!”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