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猴子又消失了。
冬去春来,周正妻子有了身孕,一家人欢天喜地。清明这天,周正祭祖回来,果然见一青衣女子在槐树下掩面哭泣。
周正想起猴子的话,上前道:“姑娘为何悲伤?若不嫌弃,请到寒舍歇息片刻。”
女子抬头,周正才看清她容貌秀美,却面带愁容。她随周正进屋,饮茶后道:“实不相瞒,我是潍河龙君之女,因违抗父命,被逐出龙宫。如今无处可去,幸得公子收留。”
周正心中惊讶,却不动声色,安排女子住下。这张氏也是个善心人,对龙女十分体贴。龙女住了几日,见周正夫妇真诚,便道:“蒙二位照顾,无以为报。我观公子家境尚可,但潍河今年夏季必有大汛,恐伤庄稼。我可传授一法,保公子的田地无恙。”
龙女教周正在田边种柳,并按特定方位挖三条水沟。周正一一照办。
果然,夏季潍河大水,沿岸农田多被淹没,唯独周正的田地因排水得当,安然无恙。秋收时,周家粮食满仓,羡煞旁人。
这日,周正进城卖粮,回来时天色已晚。途经一片乱坟岗,忽见前方有绿光闪烁,隐约传来女子的哭声。周正心中一紧,想起猴子曾说这一带多有孤魂野鬼,便加快脚步。
不料那哭声越来越近,周正回头一看,竟是一白衣女子飘然而至,面色惨白,双眼流血。周正吓得魂飞魄散,拔腿就跑,却怎么也跑不快,仿佛有人在后面拉扯。
危急时刻,一道金光闪过,猴子突然现身,手持木杖喝道:“孽障!敢害我恩公!”
那女鬼见到猴子,尖叫一声,化作青烟散去。
猴子对周正道:“恩公受惊了。这女鬼乃是前朝一冤死女子,专害过路行人。今日老身恰巧路过,将其驱散。”
周正感激不尽,邀猴子回家。猴子却道:“老身修行已满,不日将飞升仙班,今日是特来辞行的。”
周正不舍,猴子又道:“恩公不必悲伤。老身虽去,但已安排妥当。那龙女其实并非被逐,而是奉龙王之命,来人间历练三年。期限一到,她自会回归龙宫。届时,她会留下一片龙鳞,恩公可置于家中,可保世代平安。”
猴子说完,又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周正:“此物乃老身炼制,恩公佩戴在身,可避邪祟。日后若有难处,对玉佩呼唤三声‘猴公’,老身自会知晓。”
周正接过玉佩,刚要道谢,猴子已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天际。
周正回家后,将经历告知妻子和龙女。龙女点头道:“猴公所言不虚,我确是为历练而来。如今期限将至,不久也要告别了。”
果然,一月后的夜晚,天降大雨,电闪雷鸣。龙女对周正夫妇道:“父王派人来接我了,感谢二位这些时日的照顾。”说罢,取出一片金光闪闪的龙鳞,递给周正:“此物留与恩公,可镇宅辟邪。”
话音刚落,一道闪电劈下,龙女已不见踪影。
周正夫妇感慨不已,将龙鳞供在堂屋正中。
却说周正妻子十月怀胎,生下一对龙凤胎。男孩取名周灵,女孩取名周秀。两个孩子聪明伶俐,不同寻常。
周灵七岁那年,村里来了个游方道士,见到周家老槐树,连声称奇。道士对周正说:“此树已有灵性,想必是得了仙家点化。贫道观你家气运昌隆,似有仙缘,但三年后有一劫难,需早作准备。”
周正忙问何劫,道士道:“天机不可尽泄。只告诉你四个字:火来水挡。”说完便飘然而去。
周正记在心里,苦思冥想不得其解。
转眼三年过去,周家庄遭遇大旱,田地龟裂,庄稼枯死。这年秋天,不知何处起了一场大火,正值北风呼啸,火势迅速蔓延至周家庄。
村民纷纷逃命,周正一家也匆忙收拾细软。突然,周正想起道士“火来水挡”的话,忙将龙鳞取出,投入院中水井。
奇迹发生了,井水突然暴涨,溢出井口,在周家周围形成一道水墙。大火烧至周家,竟绕道而行,周家老宅得以保全。
更奇的是,大火过后,那口水井依旧泉水汩汩,解决了全村人的饮水难题。村民都说周家有神仙庇佑,对他更加敬重。
后来,周正的儿女长大成人。周灵考中状元,在朝为官;周秀嫁给一位将军,成为诰命夫人。周正夫妇寿至百岁,无疾而终。
据说,周正临终前,有人见一只白眉老猴现身周家,在灵前拜了三拜,化作青烟而去。那枚玉佩和龙鳞至今仍由周家后人保管,而周家老宅的那棵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每到月圆之夜,隐隐有红光闪现。
村中老人常说,这是灵猴和龙女仍在庇佑周家后代。而周家祖训中,永远有一条:善待生灵,必有厚报。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