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三刻,开业仪式正式开始。李逸和苏瑶一起剪断门前的红色绸带,伙计们敲响了悬挂在门口的铜钟,清脆的钟声在东市回荡。周围的百姓和商户纷纷围过来,看着这家 “装修比绸缎铺还豪华” 的新店,好奇地议论着。
“开门迎客!” 李逸高声宣布。
伙计们推开店门,顾客们蜂拥而入。贵妇们直奔定制区,挑选云锦和刺绣纹样 —— 礼部侍郎夫人看中了一匹宝蓝色蜀锦,要求绣上孔雀牡丹纹,用来做过年的新裙;吏部尚书夫人则订了两匹云锦,一匹给自己做披风,一匹给女儿做嫁衣。
文人墨客们则在珍品区驻足,李白拿起一个波斯琉璃花瓶,笑着对李逸说:“这花瓶造型别致,颜色也好看,我买一个送给贺知章那老夫子,他肯定喜欢。” 王维则对西域高端香膏感兴趣,买了两盒龙涎香膏,说 “用来熏书房正好”。
会员区也格外热闹。几位富商听说充值十贯就能成为会员,还能享九折优惠,立刻当场充值 —— 西市盐商张老板一次性充值百贯,成为首位 “贵宾会员”,笑着说:“以后家里的琉璃摆件、香膏都在你这买,省得跑遍东市。”
李逸穿梭在各个区域,时而帮贵妇推荐丝绸颜色,时而向富商介绍会员权益,忙得不亦乐乎。苏瑶则陪着贵妇们聊天,时不时帮着介绍商品,俨然成了 “尊客堂” 的半个主人。
午时过后,雪渐渐停了,店里的顾客却丝毫没有减少。阿福拿着账本,快步走到李逸身边,压低声音兴奋地说:“公子,截止到现在,营业额已经有五十贯了!定制丝绸订了二十件,琉璃镜卖了十五面,高端香膏卖了三十盒,还有八位顾客充值成了会员!”
“五十贯?” 李逸惊讶地挑眉 —— 西市店开业首日营业额才三十贯,东市分店半天就突破五十贯,远超预期!
苏瑶也走过来,笑着说:“我就说这里的权贵多,肯定能卖得好。刚才还有几位贵妇说,等过几天要带朋友来,让她们也见识见识你的好商品。”
李白喝得微醺,拍着李逸的肩膀说:“好小子,有出息!以后我来长安,就来你这喝茶聊天,你可不能不欢迎啊!”
“太白兄说笑了,尊客堂随时欢迎您!” 李逸连忙应道。
傍晚时分,店铺打烊。伙计们开始清点当天的营业额,最终统计结果让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 首日营业额共达六十五贯,其中定制商品收入四十贯,日用品和琉璃摆件收入十五贯,会员充值十贯,不仅远超西市店开业首日,还创下了 “逸品轩” 单店单日营业额的新高!
“太好了!咱们成功了!” 阿福激动地挥舞着账本,伙计们也纷纷击掌庆祝。
李逸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走到会员区,看着李白和王维的题字,又看了看身边笑容明媚的苏瑶,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 从西市的小店铺,到东市的高端分店;从改良肥皂、香囊,到拓展农具业务;从应对王轩的屡次报复,到得到苏府和文人墨客的支持,他在唐朝的创业之路,终于迈出了规模化的关键一步。
苏瑶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轻声说:“以后我们还可以在洛阳、扬州开更多的‘尊客堂’,让‘逸品轩’的名字传遍大唐。”
“好啊。” 李逸笑着点头,“不过现在,我们得先好好庆祝一下今天的成功。”
当天晚上,李逸在 “尊客堂” 摆了庆功宴,邀请了苏瑶、李白、王维、陈先生、王师傅和伙计们。众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精致的点心,喝着美酒,聊着今天的开业盛况,欢声笑语回荡在店铺里。
李白举起酒杯,对李逸说:“李小子,我祝你这尊客堂生意兴隆,早日开遍大唐!以后我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你的逸品轩!”
“借太白兄吉言!” 李逸举杯回敬,“我也希望有一天,逸品轩能成为大唐的招牌,让所有人都知道,经商也能有风雅,也能为百姓带来便利。”
王维也笑着说:“我已经把今天的见闻写进诗里,以后会让更多文人知道尊客堂,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雅士来这里交流。”
宴会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李逸站在 “尊客堂” 的门口,看着雪后的夜空,星星格外明亮。他知道,东市分店的开业,只是 “逸品轩” 辉煌的开始。未来,他还要继续改良商品、拓展业务,让 “逸品” 不仅是一个商铺品牌,更是一种代表着创新、品质与文化的生活方式。
而此时的长安,“逸品轩?尊客堂” 开业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权贵圈。不少没来得及到场的官员和富商,都计划着第二天去店里看看;甚至连皇宫里的嫔妃,都听说了这家 “有李白题字、玻璃镜墙面” 的高端店铺,让太监去打探商品详情。
李逸抬头望着 “逸品轩?尊客堂” 的匾额,心里暗暗发誓:他要让这家店,成为大唐最耀眼的商业明珠,也要让自己的名字,成为唐朝商业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他的唐朝创业传奇,在这个飘雪的冬日,翻开了更加璀璨的一页。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穿越唐朝当财子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