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我‘干涉朝政,窥探军机’?”
李梦瑶看着皇后字条上那八个字,只觉得荒谬又心惊。她一个深宫才人,连前朝的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怎么就“干涉朝政”了?就因为递了个寿宴方案,查了个皇商遇袭?这顶帽子扣得太大,也太狠了!
前朝御史……这恐怕就是那枚腰牌代表的“清贵”势力出手了!他们和柳昭仪背后的江南集团、漠北的蠹虫,竟然联手了?还是说,他们只是趁机落井下石,想把这个在皇帝面前崭露头角、可能打破后宫平衡的“变数”提前清除掉?
而皇后在这时候递来这张字条,是警告?是威胁?还是……示好?那句“树大招风,过刚易折”,听起来像是劝她收敛,但结合告知她被弹劾的消息,又更像是在暗示——我知道你的处境,想活下去,或许可以来找我。
一时间,李梦瑶感觉自己被三股巨大的力量包围了:柳昭仪(江南+漠北?)的狠辣报复、前朝文官的舆论绞杀,以及皇后那深不见底、意图不明的注视。
真是……四面楚歌!
饶是李梦瑶心理素质再强,这一刻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窒息和无力。她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指尖冰凉。穿越以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挣扎,在这股联合起来的庞然大物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渺小。
“小姐……”锦绣看着她的样子,心疼得直掉眼泪,“要不……要不我们去求求德妃娘娘?或者……去求皇上?”
求?李梦瑶苦笑。德妃已经明确表示,棋已过河,看她自己。皇帝呢?那句“全看棋手如何运用”更是把她架在火上烤!他们都在等,等她这个“棋子”自己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她不能倒!绝对不能!
现代职场里,她也不是没遇到过被全部门孤立、被领导当枪使的绝境。最后能杀出一条血路的,靠的不是求饶,而是价值!是让所有想弄死你的人都发现,弄死你的成本,远远高于留着你能带来的利益!
她猛地站起身,眼中之前的慌乱和绝望被一种近乎偏执的冷静取代。“锦绣,打盆冷水来,我要洗脸。福顺,你出去,用尽一切办法,打听清楚是哪些御史上的折子,折子里具体说了什么!还有,最近朝堂上,关于边镇、关于军费、关于江南税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动向!”
她要反击!但反击不能靠蛮干,必须找到对方的弱点,一击致命!
冷水扑面,刺激着神经。李梦瑶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前朝御史弹劾她,罪名是“干涉朝政,窥探军机”。这个罪名看似空泛,但结合她最近的行为——献寿宴策(涉及礼部、内务府)、追查皇商遇袭(涉及京城守备、可能牵扯军需)、与德妃交往过密(德妃是将门)——如果被有心人串联和曲解,确实能构成嫌疑。
硬碰硬辩解?她人微言轻,只会越描越黑。
那么,就只能……以退为进!
她再次提笔,这一次,写的是一份 《为遭弹劾事乞骸骨疏》。
在这份奏疏里,她语气悲切,却又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承认“错误”:承认自己入宫日浅,不懂规矩,只因一心想着为太后寿宴尽绵薄之力,行事过于急切,思虑不周,以致引人误解,引来弹劾。她将所有的“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姿态放到最低。
撇清关系:强调自己所有行为,皆是为寿宴服务,绝无半分干涉朝政、窥探军机之心。与德妃交往,也仅是钦佩其为人,请教宫务,绝无涉及前朝军政。
核心反击——釜底抽薪:她话锋一转,写道:“然,既已招致物议,污及清名,臣妾虽心系太后圣寿,亦不敢再尸位素餐,以免贻误大事,更损天家颜面。臣妾恳请皇上,准许臣妾交出寿宴一应差事,闭门思过。并请陛下另择贤能,接手后续事宜,尤是……江南进献灯彩之结算、以及与京西纸扎铺之银钱核销等琐碎事务,臣妾愚钝,恐力有不逮,恳请陛下派遣干练大臣接管,务必厘清账目,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妙!这一手太妙了!
她主动交权,看似退缩,实则把“江南进献灯彩结算”和“京西纸扎铺核销”这两个烫手山芋,直接扔了回去!江南织造不是有钱吗?不是想搞事吗?现在让你们和朝廷派来的“干练大臣”去算账吧!这里面有没有猫腻,一查便知!这等于是在对方最在意的钱袋子上,点了一把火!
而她把自己摘出来,既显得识大体、顾大局,又巧妙地将矛盾引回了对方身上。
这份“乞骸骨疏”再次通过福顺的渠道递了上去。
这一次,回应来得很快。下午,安公公就来了,没有圣旨,只有口谕。
“李才人,”安公公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皇上看了你的奏疏。皇上说……才人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朕心甚慰。”
李梦瑶心头一动。皇帝没提弹劾的事,也没准她“乞骸骨”,反而夸她“深明大义”?这态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瑶才人的绩效革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瑶才人的绩效革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