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张警告纸条像一盆冰水,将李梦瑶从头浇到脚。母亲被德妃的人尾随,那封约见信很可能是个陷阱……这深宫之中,果然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之下。
那个神秘的递信人,身份更加扑朔迷离。他/她似乎无所不知,既能洞察德妃的动作,又能预判暗处的阴谋,一次次在她最危急的时刻给出关键提醒。这绝非凡人,其能量和目的,细思极恐。
信任?在这吃人的地方,她还能相信谁?德妃视她为棋子与隐患,端妃的招揽带着利用与算计,皇帝高深莫测,而这神秘人……是守护天使,还是更危险的捕猎者?
她感觉自己像狂风暴雨中飘摇的孤舟,四周是望不见底的黑暗深渊。
“小姐,我们……我们还去冷宫吗?”锦绣的声音带着哭腔,显然也吓坏了。
李嫔闭上眼,强迫自己冷静。不能去,明知是陷阱还往里跳,是愚蠢。但不去,就等于放弃了获取关键信息、甚至可能拯救父亲的机会,也等于向暗处的敌人示弱。
不,她不能坐以待毙!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脑中逐渐成型——将计就计,反客为主!
她不去,但她可以派人去!不是派锦绣或福顺,他们目标太明显。她需要找一个不起眼、又能随机应变的人。
她想到了一个人——长春宫里一个负责洒扫、有些痴傻、但跑腿很快的小太监,小栗子。他脑子不太灵光,平时没人注意,正好可以利用。
“锦绣,去把小栗子悄悄叫来,别让人看见。”李嫔吩咐道,同时迅速铺纸研墨。
她模仿着那封约见信上歪扭的笔迹(得益于之前研究笔迹的功底),在一张类似的劣质纸张上写下回复:
“信已阅,印在。父危,心急。然宫中眼线甚多,不敢轻动。若诚心,另约地时,或奉上此印。”
她没有明确答应,也没有完全拒绝,而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将“印章”作为诱饵。她要反过来试探对方的诚意和底线!
她将纸条折好,又拿出一个空的、普通的小香囊,里面随便塞了点香料碎末,伪装成装有重要物品的样子。
小栗子被带来后,李嫔给了他几块精致的点心,然后拿出香囊和纸条,用最简单直接的话交代:“小栗子,帮本嫔一个忙。天黑后,你去冷宫西北边那堵破墙那里,把这个香囊放在墙根第三块松动的砖头下面,然后把这张纸塞进墙缝里。做好了,明天还有点心吃。记住,谁问你都不能说,不然点心就没了,知道吗?”
小栗子懵懂地点点头,眼里只有点心,接过东西揣进怀里。
深夜,李嫔坐立难安。她让福顺远远地躲在暗处,观察冷宫方向的动静,但嘱咐他无论如何不能靠近,安全第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李嫔以为对方不会上钩,或者小栗子搞砸了的时候,福顺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脸上带着惊魂未定的兴奋。
“小姐!有……有人去了!不止一个!”
福顺压低声音,激动地汇报:小栗子按照吩咐放下东西离开后不久,果然有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摸到断墙处,取走了香囊和纸条。但就在那人准备离开时,突然又冲出两个身影,二话不说就将其按倒在地!双方似乎发生了短暂的打斗,然后后来那两人拖着第一个黑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后来那两人,身手极好,不像普通太监或侍卫!”福顺补充道。
李嫔听得心惊肉跳。果然有埋伏!而且不止一方势力!那后来出现的两人是谁?是德妃的人?还是皇帝的人?或者是……那个神秘递信人的手下?
无论哪一方,都证明她的判断是对的,那确实是个陷阱。而她这招“李代桃僵”,不仅让她避免了危险,还意外地让两拨(甚至三拨)暗中势力碰撞在了一起!
第二天,后宫风平浪静,仿佛昨夜冷宫什么都没发生。
但李嫔知道,暗流只会更加汹涌。
下午,安公公突然来传旨,皇帝召见。
李嫔心中惴惴,整理好心情前往御书房。皇帝赵璟正在批阅奏折,头也没抬,只淡淡道:“来了。”
“臣妾参见皇上。”
“嗯。”皇帝放下笔,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却带着洞悉一切的压力,“李嫔,你可知,昨夜冷宫,很是热闹。”
李嫔心头巨震,皇帝果然知道了!她立刻跪倒在地:“皇上明鉴!臣妾……臣妾是收到一封匿名信,约臣妾冷宫相见,臣妾觉得蹊跷,不敢前往,又怕错过什么,才……才出此下策,派了个不相干的小太监去探探虚实。臣妾绝无二心,请皇上明察!”
她半真半假地坦白,将“派人探查”说成是“不敢前往”下的无奈之举。
皇帝看着她,良久,才缓缓道:“你倒是机警。起来吧。”
李嫔谢恩起身,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那封信,以及你父亲与文太傅的旧事,朕都知道。”皇帝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文家余孽,贼心不死,意图构陷朝臣,搅乱朝纲,其心可诛。”
李嫔屏住呼吸,不敢接话。
“你父亲……”皇帝顿了顿,“虽有瑕疵,但这些年还算勤勉。此次,也算无妄之灾。”
这话让李嫔稍稍松了口气,皇帝似乎没有追究她父亲的意思。
“至于你,”皇帝的目光重新落在她身上,带着一种审视和……一丝极淡的欣赏?“能在德妃与端妃之间周旋,又能识破冷宫陷阱,保全自身,倒让朕有些意外。”
李嫔心中一动,皇帝连她和端妃的接触都知道!
“朕,可以给你,和你家族,一条生路。”皇帝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但,需要你替朕,做最后一件事。”
李嫔的心提了起来:“请皇上吩咐。”
皇帝从御案下拿出一个熟悉的、用油纸包裹的东西——正是她交给端妃的那枚 “文”字印章!
“这枚印章,是文家核心成员的信物,也是他们联络的凭证。”皇帝将印章推到她面前,眼神锐利如刀,“朕要你拿着它去引出那条……藏在最深处的,‘文家之脑’,也就是那个……能模仿朕笔迹的人。”
李嫔看着那枚失而复得、却如同烙铁般的印章,浑身冰凉。
皇帝,竟然要她去做诱饵,去钓那条最狡猾、最危险的鱼!
喜欢瑶才人的绩效革命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瑶才人的绩效革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