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从陆家花园逃离后的几天里,每当回想起那日的冒失,脸颊仍会不由自主地发烫。那一天的画面如同老式胶片电影一般,在她脑海中反复放映——她慌乱中撞入的花丛,指尖沾染的泥土气息,以及那个站在光影交错处、眉目清朗的男人。她反复告诫自己,日后定要谨言慎行,不可再如此莽撞。可心底某个角落,又隐隐期待着某种不可言说的重逢。每一个清晨醒来,第一个浮现在脑海的便是他那双深邃的眼眸;每一个夜晚入眠前,最后萦绕心头的也是他那温和的嗓音。这种莫名的情愫让她既困惑又期待,仿佛有一粒种子在心田悄然生根,静待破土而出的时机。
生活总像一出充满变数的戏剧,正如人民日报曾在一篇题为《生活的诗意与意外》的散文中所说:“人生最迷人的地方,恰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那些看似偶然的相遇,往往是命运精心安排的礼物,在平凡的日子里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苏念时常在深夜捧读这类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的温暖与智慧,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她年轻的心田。她始终相信,每一段相遇都有其意义,每一次心动都值得珍惜。她将这些感悟认真记录在日记本里,时常翻看,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那些文字仿佛有了生命,在她心中生根发芽,让她对生活始终保持着热忱与期待。
这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薄云,洒下柔和的光芒。苏念决定去图书馆静心阅读,让书香抚平内心的躁动。她特意选了一条浅绿色的长裙,裙摆绣着细碎的白色小花,仿佛把初夏的气息穿在了身上。出门前,她站在镜前微微踌躇,最终还是将长发松松地编成辫子垂在胸前,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清澈的双眼。她轻轻点上淡粉色的唇彩,让气色显得更加红润可人。这一切细致的准备,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是为了什么,或许只是希望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这个美好的午后。
她常去的这家图书馆坐落于城市的文化街区,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欧式建筑。红砖外墙爬满了翠绿的爬山虎,在阳光下泛着生机勃勃的光泽。彩绘玻璃窗将阳光分解成七彩的光斑,投射在古朴的实木地板上,仿佛铺就了一条斑斓的地毯。图书馆门前有一片小广场,几位老人正在树荫下对弈,孩子们追逐着鸽子,笑声清脆如铃。苏念驻足片刻,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心中涌起一股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激。她注意到广场中央的喷泉正在欢快地跳跃,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绚丽的光芒,如同撒落一地的钻石。
推开厚重的橡木大门,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旧书特有的墨香,混合着淡淡的樟木味道,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图书馆内部空间开阔,挑高的天花板上悬挂着复古吊灯,四周墙壁都是顶天立地的书架,整齐地陈列着各类书籍。室内安静极了,只能偶尔听到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读者轻轻的脚步声。苏念每次来到这里,都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秘境,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深情。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让这份宁静沁入心脾,将连日的浮躁与不安一一抚平。
她轻车熟路地穿梭在书架间,指尖轻轻划过一排排书脊,感受着不同材质封面带来的独特触感。她在文学区驻足,目光在一本本经典着作间流连。这里的书籍排列得井然有序,从中国古代诗词到西方现代小说,从浪漫主义文学到现实主义巨着,应有尽有。苏念的目光流连于这些精神食粮之间,内心充满敬畏与喜悦。她想起人民日报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其中写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心灵栖息的港湾。在书香中成长,在阅读中前行,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这段话她一直铭记在心,每每置身书海,总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最终,她的视线被一本精装版的《百年孤独》吸引。深蓝色的封面上烫着金色的字体,书脊处略有磨损,显露出经常被翻阅的痕迹。这本书放置的位置稍高,她踮起脚尖,伸手去取。阳光恰好透过彩窗洒落在那个位置,为这本书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晕。
就在她的指尖刚触碰到书脊的刹那,另一只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也同时握住了这本书。苏念下意识地转头,竟对上了陆时砚那双深邃的眼眸。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四周的声音都渐渐远去,只剩下两人交汇的目光和微微加速的心跳。
他今天穿着一件熨帖的浅蓝色衬衫,袖口随意地挽至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阳光从他身后的彩窗洒进来,为他周身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使他看起来比那日在花园中更多了几分书卷气。他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额前几缕发丝却自然地垂落,为他平添了几分随性的魅力。他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雪松香气,与图书馆的书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气息。
“好巧。”陆时砚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挂着一抹温和的浅笑。那笑容恰似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人心,让苏念原本紧张的心情瞬间放松了些许。她注意到他的眼睛在笑的时候会微微眯起,眼尾泛起浅浅的纹路,却更显成熟魅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岁时予你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