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光线穿过稀薄的云层,温柔地覆盖了整个小区。陆时砚提前十分钟到达,将车停在了那处熟悉的位置。他从副驾驶座上拿起一个纸袋,里面装着刚买的热豆浆和三明治。指尖触到温热的包装时,他不由自主地想起昨晚苏念蹦跳着走进小区的背影,嘴角悄然浮现出笑意。
他并未等待太久,便看见苏念背着帆布包快步走来。她穿着一件浅色衬衫,领口别着一枚小巧的珍珠别针,头发比昨日多束起一缕在耳后,显得格外清爽利落。她走到车旁,声音里带着晨光般的明快:“陆教授,你好早呀。”弯腰时,她不忘晃了晃手中的文件夹,“我把昨天整理的文献笔记带来了。”
陆时砚推开车门,将早餐递过去:“先垫一垫,工作室那边还没准备吃的。”他看着她接过三明治时眼睛微微发亮的样子,又补充道:“知道你不爱吃太甜的,特地选了咸蛋黄馅。”
苏念咬下一口,温热的馅料在口中化开,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车子平稳地驶出小区,她翻开文件夹,正打算和陆时砚讨论昨晚梳理的书信时间线,目光却不经意瞥见他衬衫口袋中露出一角的木质书签——那正是她送给他的那一枚,上面“陆”字的纹路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你今天真的用它夹书啦?”苏念忍不住开口,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口袋。
陆时砚侧过头来看她,眼底含着笑意:“嗯,早上翻张教授给的资料时,特意找了本厚书夹着。”他略作停顿,伸手从储物格中取出一个小盒子,递到她面前,“给你的,昨天在博物馆文创店看到,觉得和你那本笔记本很相配。”
苏念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银质书签,上面精细地刻着梧桐叶的纹路,与昨日傍晚吹过的梧桐风恰好呼应。她捏着书签的指尖微微发烫,抬头时迎上陆时砚温柔的目光,耳尖不由得悄悄红了:“谢谢陆教授,我很喜欢。”
车子很快抵达工作室楼下,两人并肩走进电梯。苏念忽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取出一颗水果糖,剥开糖纸递给他:“这个给你,柠檬味的,提神。”陆时砚接过糖时,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指腹,两人都微微一顿,随即移开目光。电梯里的空气仿佛也变得甜软起来。
推开工作室的门,阳光正好透过落地窗洒在铺满书信复印件的书桌上。陆时砚将资料摊开,转头看向正在摆放书签的苏念,轻声说道:“今天我们先从民国那批书信开始整理,若是累了,就带你去楼下的咖啡馆坐一会儿。”
苏念点头,拿起笔的瞬间,忽然觉得晨光中的工作室、摊开的旧书信,以及身边的人,都像是一场恰到好处的约定。她悄悄望向陆时砚认真标注文献的侧脸,心中默默想着:原来和喜欢的人一起做事,连枯燥的整理工作,也变得如此令人期待。
晨光愈发澄澈,工作室里弥漫着旧纸张的淡香和时光沉淀的气息。苏念将书签轻轻放在笔记本旁,银质的梧桐叶在光线下闪烁着细微的光芒。她翻开第一封信,墨迹虽已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仿佛能透过时光看到执笔人当时的心绪。
陆时砚走到窗前,将帘子拉开一些,让更多的阳光照进来。他回头看到苏念已经投入工作,侧脸在光晕中显得格外专注。他轻轻走到她身边,递过一杯刚泡好的热茶:“先喝点茶,这些书信保存得很好,但纸张毕竟脆弱,要小心翻阅。”
苏念接过茶杯,温热透过瓷壁传到掌心。她抬头微笑:“谢谢陆教授,我会注意的。”她小口啜着茶,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陆时砚的身影。看他细心地将书信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动作轻柔而专业,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这些文献的珍视。
工作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的品茶声。苏念沉浸在书信的世界里,这些来自民国时期的信件记录着一个家族的故事,字里行间都是时代的印记。她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偶尔遇到难以辨认的字迹,便会轻声请教陆时砚。
陆时砚总是耐心地解答,有时甚至会与她分享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他的声音温和而清晰,讲解时眼神专注,让苏念不禁为之入神。有一次,当他的手指轻轻点在一处特别难解的文字上时,苏念注意到他修长的手指和修剪整齐的指甲,心跳不由得漏了一拍。
午前的阳光缓缓移动,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苏念整理到一批特别有意思的家书,这些信件记录了一位年轻女子在动荡年代中的求学经历。她读得入神,连陆时何时站在她身后都没有察觉。
“这封信很特别,”陆时砚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温和而不突兀,“写信的林小姐后来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她在这封信中提到的心愿,后来都一一实现了。”
苏念微微侧头,发现他离得很近,能清晰地看到他眼中的细碎光芒。她感觉自己的脸颊有些发烫,忙低下头继续看信:“原来如此,难怪我觉得她的文字特别有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岁时予你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