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十一世纪有房、有车、有存款、有工作的四有青年,顾临渊已经很满足了。
工作是一家外资的信息部经理,在一线城市买了小户型的房子,有一辆代步车,再加上这些年零零散散的攒了点钱。
至少他觉得现在的生活相对满足了,毕竟从普通的百姓之家到现在的中产已经超出了大部分的人了。
除了差了一个媳妇,也别无所求了。
但是命运的手掌总会在不经意间拨弄。
就在清明回家的路上,一辆货车拉的废旧钢筋从车斗中颠簸弹出,蹦到地面,避之不及,穿透了挡风玻璃,钉在了驾驶位。
思维最后的阶段,他想着,自己的赔偿金和这些年打拼的资产足够父母养老了。
幸好,手机之前使用的是无痕浏览,可惜不能为父母养老了,希望他们不要太难过,可惜自己的大好生活还没开始享受。
眼皮好沉重,顾临渊尝试睁开眼睛,一抹微光投入眼中,微眯的双眼缓缓睁开。
而此时只觉得喉咙像被炭火燎过,每声咳嗽都震得额角突突跳动,哪怕吞咽口水,仿佛刀片划过。
檐角铜铃被风撞得零落作响,微咪的双眼缓缓睁开。
干哑的嗓音传出一阵呢喃:“这,是哪里?”微呢声似乎叫醒了身边的人,一道高大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渊哥,你终于醒了啊,太好了”激动的声音传到脑海中。
说完感觉身上略重,似乎来人也知道这具身体扛不住太大的冲击,抱了下就松开了顾临渊。顾临渊略微晃动了下昏沉的脑袋,看着面前魁梧的身影,一个名字浮现脑海中,“阿成,我,没事”刚说完,脑袋一阵疼痛,又昏厥了过去。
“渊哥!渊哥!”
昏厥后,顾临渊似乎在梦中看见了自己在大城市打拼,还完了房贷,还找了一个漂亮的媳妇,生活很美好。
但是还没体会完,自己又好像生活在淮安府海州安河村的小村落。
自己有一个父亲顾士然,是十里八乡的读书天才,考中了天启年的秀才。
当时要去秋闹(乡试),结果天启帝薨,乡试延迟,外加顾临渊还小,其母当年因生顾临渊难产而亡。
乡试要到府城,虽然官府对秀才赶考做了一定保护措施。
然现在马匪横行,只身带着孩子,路途艰难且危险,自身也许能抗住路途的艰辛。
但是自己的儿子绝对无法抗住,所以绝了继续考学的念头。
后来在安河村里买了块土地盖了几间房舍,当个教学先生,收点束修也能勉强活着。
天不随人愿,崇祯登基后,崇祯元年,全国大范围饥荒,粮价疯涨。
加之陕北爆发的农民起义,拉开明末农民战争序幕?,官府征兵镇压叛乱。
导致本来可以勉强维持的生活,越发的艰难,顾父只能另想办法维持生计,后跟诚隆商队当个管账账房。
去了府城结果遇到劫匪,前去之人,十不存一,顾父亦为其中。
当收到通知自己的父亲死于劫匪后,自己本身感染风寒,外加气血攻心,当即晕厥过去。
而身边的阿成,本名高成,是个小乞儿。
是顾父在私塾回去时路边遇到一个即将冻死的孩童,顾父动了恻隐之心。
当时的顾临渊还小,正好还可以陪着顾临渊一起,所以顾父就把这小乞儿带回家。
而后这几年一直陪着顾临渊一同长大。
十二岁的少年肩背宽厚得与年龄极不相称,粗布短衫下隐约可见虬结的肌理,麦色手臂绷出山峦起伏的线条,汗珠顺着脖颈滚入粗麻衣领。
而梦中的自己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识字写字读写文章,日子虽然苦了一点,还是能活下去,正回忆着,而后被一阵叫唤声唤醒。
“渊哥”
“水,水”
“渊哥,你醒了,水,我马上去拿。”
说完,一道身影匆忙离开。
没过一会儿,消失的身影折返回来,扶住顾临渊的身体,并递上碗到顾临渊的嘴边。
顾临渊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但是也知道不能大口的饮水,只是小口吞咽着,润了润干哑的嗓子,当火烧般的喉咙不再如之前那刀割般疼痛时,便停止了饮水。
“阿成,我昏迷了几天了?”
“渊哥,已经三天了,接到顾叔叔的消息到现在已经三天了,之前你昏过去,我去找大夫,大夫说你是风寒入体外加上怒血攻心,导致你长时间昏迷,现在需要好生静养。顾叔叔的遗体诚隆商行已经运过来了,并且放到义庄了。”阿成说道。
顾临渊沉默了,思绪有点复杂。
自己好好生活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到了这个王朝末年的时代。
是的,顾临渊已经通过昏迷间吸收的记忆,知道了自己所在的朝代,明朝末年,今年是崇祯八年。
都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然天意弄人,谁能想到醒来是这样的结果。
哪怕自己是理科生出身,也知道大明这艘行驶了两百多年的轮船即将沉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掘明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掘明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