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顾临渊并没有回安河村,而是忙着各地商行分店收支核算,这一个月,除去商行本身的业务营收核算下来,整个淮安府的收入差不多四万两,酒水生意倒是不少。
工坊每天生产四百壶左右,一壶二两,供应整个淮安府还有周边,一个月盈利两万四千两,除去成本三成左右,剩余接近一万七千两,商行拿七成一万一千两,自己可得接近六千两。
就在顾临渊拿着账单核算整个商行收益还有自己的利益时,没有注意到房门打开后进来了一个人,来人看到顾临渊并未注意到自己,而是不停的在纸上计算着什么,会心一笑,便走上前去。
此时顾临渊才注意到有人近前,但是待看到来人后心里也是一喜,对着那人说道:“陈叔,您怎么来了?”
随后便对站在门外的周明说道:“周大哥,麻烦拿壶茶水来。”
周明在看到陈宇东的时候,就打算告诉顾临渊来人了,不过陈宇东示意周明不要说话,打算给这小子一个惊喜,周明看到陈宇东进去后就安排人上茶水,听到顾临渊的话后,便接过店员端来的茶水进了房间。
“你小子,有好酒不招呼,拿茶水招待我,不厚道啊。”
“陈叔,你这可算是冤枉我了,你这突然来袭,我这也没啥准备不是,等会儿我就让人准备大餐。”顾临渊笑着说道,对于顾临渊来讲,陈宇东不止是自己的贵人,更是自己来到明朝的引路人,陈宇东是真的把自己当成子侄对待的。
“小顾,最近商行交给你,感觉怎么样,刚刚我看你在看账本,有什么问题没?还有新任县令如何,这郭行端我接触的不多,但是通过锦衣卫的信息总结下来,这新任县令不是简单的角色。”
“陈叔,目前商行运行的还行,受叛乱影响,销量有所下滑,不过酒水生意补足了差距,新任县令目前因为没有利益冲突,相处的还可以,现在李家也算是归属商行,得了一个先手。”
“陈叔,此次来这边有什么事情吗?”顾临渊现在也是锦衣卫,所以一些机密问题也可以问陈宇东。
“李家也还可以,做事还算有底线,锦衣卫也有资料,对你来说也算是一个助力。”陈宇东对顾临渊并没有什么保留,而是直接明说,都是自己人“江南水患频发,苏州、松江等地农田被淹,漕运中断,陛下让我到苏南监察一下百官,防止地方生事,还有就是防止南方出乱子。”
顾临渊这才想起江南的事情,最近事情太多,一时也是忘了南方发生的事情。
“陈叔,南方出现水灾,那么粮食必然涨价,这些事情朝廷是否有所考虑?现在西北流民流入南方的人太多了,就拿这海州城来说,仅仅只是县城,城外流民都上万了,我能力有限,在安河村建设工坊,但是也是杯水车薪。”
“小顾,你知道吗?我现在比较欣慰的就是你还记得百姓,这次流民招募也算是好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多救活一户家庭,这也证明了当时我的选择没错。”
“有时候我也在想,你这孩子充满了矛盾,明明关心底层却又计较得失,心思缜密的同时又有着冲动,对待权势心中又是一种平等,在你的眼中看不到畏惧,好像这个王朝对你来说只是过往云烟,明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却让人以为看破红尘的道士。”
顾临渊确实难以对这明朝有归属之感,自己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体会过光明,再入黑暗,很难让他感同身受,虽然自己对明朝有着好感,但是无法代入其中,时代的烙印早就镌刻在心里,让顾临渊无法对皇权时代有着深切体会。
“小顾,最近商行的事情先交予周明处理,你这边随我走,一起去往江南,一路看,自己深入体会一下。”陈宇东看着顾临渊缓缓说道。
“好,陈叔,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路上时间来的及,这次的主要目的是监察,有什么问题记录下来,明天出发就行,今晚咱爷俩好好喝一顿。”说完,陈宇东拍了拍顾临渊的肩膀。
两人深入沟通了许久,直到周明端上饭菜才停止交流,待晚饭吃完后,明天要和陈宇东他们一起前往江南,顾临渊便早早的睡去。
第二日天亮,陈宇东和顾临渊已经收拾完成,顾临渊对周明交代几句后,递给了周明一封信并让他交给安河村的方海,还有李家也有一封信让其交给李家老爷子,便随着陈宇东出发。
“陈叔,这次去江南就我们两个人?”到了城外,顾临渊问道。
“不是,这次锦衣卫集合的地点在淮安府,江南本地的锦衣卫可用,但不可重用,那边的锦衣卫势力错综复杂,丢了最初的信仰,所以这次从淮安府调动锦衣卫,顺便处理一些腐肉。”
顾临渊沉默,自古江南为豪绅把控,虽不像山东一样为孔家势力范围,但是江南士绅太多太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次过去,如果真如陈叔所说只做记录还好,但是刚刚最后一句话,明显是带着目的前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掘明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掘明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