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十八拉着韦小葆,几乎是脚不沾地地回到了丽春院那间狭小的客房。他反手插上门栓,胸膛仍在因之前的搏杀和激动而微微起伏,一双铜铃大眼死死盯住韦小葆,仿佛要从他脸上看出朵花来。
“小宝,你……你老实告诉老子!”茅十八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探究,“你刚才说的那些……什么肩胛下沉,什么力线,什么股四头肌……你都是从哪儿学来的?你娘……春芳她可不懂这些!”
韦小葆平静地回视着他,大脑在百分之一秒内评估了各种回应方案的利弊。坦白穿越者的身份?超出认知范畴,会被视为妖孽,风险极高。推给虚无缥缈的“梦中老人”或“隐世高手”?不确定性大,后续容易露出破绽。最佳方案是保持信息优势,引导对方自行脑补,同时树立不可测的权威形象。
他走到桌边,拿起之前用来演算的炭笔和废纸,语气淡然:“没人教。看出来的。”
“看……看出来的?”茅十八嗓门忍不住提高,又猛地压下去,脸上写满了“你骗鬼呢”四个字,“这玩意儿能看出来?老子练了十几年刀,挨了多少揍,才摸到点门道,你一看就看出来了?”
韦小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炭笔在纸上迅速画了一个简略的人体侧面示意图,标注出几个点。“人体运动,遵循力学原理。发力即是能量的传递与转化。你的问题在于,”他用笔尖点向图中肩关节与核心区域连接的虚线,“能量传递路径不畅,存在节点阻塞和无效耗散。”
他抬起手,模仿了一下茅十八挥刀的动作,动作缓慢而分解:“你的意念驱动肌肉收缩,力从核心发出,但经过肩部时,因局部肌群协同不佳,如同河道中出现淤塞,部分力量被消耗在肌肉内部的对抗上,只有部分力量顺利传递至手臂,再到刀柄。这就是你感觉‘力透不出’的原因。我让你放松胸小肌,意在打通这个节点,减少内耗。”
茅十八听得目瞪口呆,那些“能量”、“节点”、“内耗”的词语他似懂非懂,但“河道淤塞”的比喻却异常形象,让他瞬间联想到了自己发力时那种憋闷的感觉。他下意识地活动了一下自己的右肩,尝试感受韦小葆所说的那个“节点”。
“至于步法重心,”韦小葆继续在图上标注出重心曲线和支撑面,“移动时,重心需稳定。你后跃时重心后移超出支撑面,落地时冲击力无法被有效缓冲,全靠关节硬抗,自然不稳且易伤。屈膝收腹,扩大缓冲面积,将冲击力分散至更强壮的大肌群,是为效率最优解。”
他放下炭笔,总结道:“所谓武学,从力学角度看,无非是在追求更高效率的能量利用、更稳定的结构控制、更精准的力量输出。你的方法,粗糙,低效,且自损。”
房间里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声和茅十八粗重的呼吸声。
茅十八看着纸上那简陋却直指核心的图示,听着韦小葆用他完全陌生的语言,将他摸索了十几年、视为不传之秘的“功夫”剖析得如此透彻、如此……“理所当然”,他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武学奇才”的范畴,这简直像是……洞悉了世间万物运转根本道理的“哲人”?
他猛地想起韦小葆在赌桌上的“未卜先知”,再结合眼下这番闻所未闻的“武学至理”,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这小子,莫非是天上星宿下凡?或者是得了什么上古传承?否则根本无法解释!
这个念头一起,茅十八再看韦小葆时,眼神里的疑惑和探究,逐渐被一种混合着敬畏、狂热和坚定的光芒所取代。他觉得自己撞大运了!捡到宝了!这趟京城,去得太值了!
“老子明白了!”茅十八重重一拍大腿,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小宝,不,韦……韦兄弟!你是有大本事的人!老子是个粗人,不懂你那些道理,但老子信你!以后你说怎么练,老子就怎么练!你说往东,老子绝不往西!”
他这番表态,几乎是表明了对韦小葆某种程度上的臣服。一个纵横江湖多年的草莽汉子,对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说出这番话,若是传出去,足以惊掉一地眼球。
韦小葆对茅十八的态度转变并不意外。在认知鸿沟足够大时,处于低位者很容易对高位者产生盲从。他需要利用这一点,确保进京之路的顺利和自身安全。
“茅大哥言重了。”韦小葆语气依旧平淡,“互相扶持而已。京城路远,危机四伏,还需早做准备。”
“对对对!准备!”茅十八连连点头,此刻在他眼中,韦小葆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深意,“我这就去弄点盘缠,再搞两匹快马!咱们尽快动身!”
“马匹目标太大,易被官府盘查。步行或雇车更稳妥。”韦小葆冷静地否决了他的第一个冲动想法,“盘缠我已备好一些。”他示意了一下怀里那二十多枚铜钱,虽然不多,但已是启动资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