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林样本的分析结果和潜在价值,像一阵兴奋剂注入了合作社。
秦雨几乎以实验室为家,日夜记录着不同藻类在模拟光照、水温下的生长数据;苏晓月则将精心准备的申请材料寄往了省城的“海之珍”拍卖行,并开始着手起草藻类未来可能的产品规划和商业计划书。
林海则将更多精力投向了外部。
他深知,好东西不能只藏在深闺,必须主动走出去,寻找合适的渠道和合作伙伴。
在秦雨的建议下,他带着一部分品相最好的紫藻和红藻的干制样本,再次来到了县里,这次的目标是几家主打健康、天然概念的特色餐厅和养生馆。
效果比他预想的要好。
一家名为“渔家药膳”的餐厅老板,在听林海介绍了这些藻类的营养成分和海洋大学的科研背景后,表现出浓厚兴趣,当场订购了 五斤 干制紫藻和 三斤 干制红藻用于开发新菜品,虽然量不大,但开出的价格相当不错,紫藻按 200元/斤,红藻按 180元/斤,这一单就带来了 1540元 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老板表示如果顾客反响好,将会长期合作。
这第一笔藻类销售收入,数额不算巨大,但意义非凡。
它证明了这些深海藻类在市场上确实存在需求和价值,为合作社未来的产业化之路点亮了一盏小小的指路明灯。
带着这份初步成功的喜悦,林海在返回白沙湾前,去了一趟镇上的渔市,补充一些家里的日常用品和合作社需要的杂货。
就在他采购完毕,准备离开时,一个穿着得体、气质干练的中年男人拦住了他。
“请问,是白沙湾合作社的林海先生吗?”男人面带微笑,递上一张名片。
林海接过名片,上面写着“蓝海优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采购经理,吴启明”。
这是一家他听说过的公司,主要向本省和邻省的高端超市和生鲜平台供应优质海产。
“我是,吴经理你好。”
林海心中微动,面上不动声色。
“幸会幸会!”吴启明热情地握手,“早就听说白沙湾的林老板年轻有为,合作社出产的海货品质极高。我们公司一直在寻找稳定、优质的货源,尤其是像东星斑、锦绣龙虾这类高档货,不知道林老板有没有兴趣合作?”
林海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回答:“感谢吴经理看重。我们合作社确实偶尔能捕到一些好货,但产量不稳定,而且目前大部分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
“理解,理解!”
吴启明笑容不变,“我们不要求独家,只希望林老板以后有类似的好货,能优先考虑我们蓝海优品。价格方面,绝对比市场价高出至少一成半!而且结算周期短,信誉有保障。”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听说,林老板前段时间还出手过一条极品的‘虾姑王’?那种货色,如果走我们的渠道,价格至少还能再上浮两成。”
林海明白了,看来自己捕获虾姑王的事情,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传开了,引来了这种区域性的供应链公司。
这既是好事,也意味着他和他合作社的“招牌”开始真正进入了一些专业买家的视野。
“吴经理消息灵通。”
林海笑了笑,“合作可以考虑。不过,我们合作社最近也在尝试一些新的品种,比如一些深海的珍稀藻类,不知道贵公司有没有兴趣?”
“藻类?”吴启明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是食用藻类吗?如果有相关的检测报告和市场潜力,我们也可以谈!我们蓝海优品最大的优势就是渠道广,对接的都是对新奇、健康食材有需求的客户。”
两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约定后续保持沟通。
这次意外的接触,让林海看到了除了高端拍卖行和本地酒店之外,另一条通往更广阔市场的路径。
与这种供应链公司合作,虽然单价比不上拍卖,但胜在稳定和量大,非常适合未来藻类规模化生产后的销售。
带着几分新的思路回到白沙湾,已是下午。
夕阳将滩涂染成一片温暖的赤金色。
林海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提着桶和铲子,信步走向村东头那片熟悉的滩涂。
赶海对于他而言,早已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种融入骨血的习惯和放松方式。
潮水刚刚退去,滩涂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呼吸孔和爬行痕迹。
林海穿着下水裤,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柔软的泥滩上行走,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地面。
【寻踪手套】传来细微的触感差异,帮助他分辨着泥沙下的生命迹象。
他挖到了几只肥美的“竹蛏”,长长的吸管喷出细小的水柱;也捡到了几个藏在沙窝里的“猫眼螺”。
收获不算惊艳,却充满了日常的乐趣。
就在他准备转向一片水洼时,脚下似乎踩到了一个特别坚硬的、边缘分明的东西,与周围柔软的泥沙触感截然不同。
“嗯?”林海停下脚步,蹲下身,用手拨开表面的淤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