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抵达渔场后,他深吸一口海边清新的空气,感受着海风的吹拂,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他的渔船。
他像往常一样熟练地启动渔船,驶向渔场的中心区域。
林凡撒下渔网,开始了例行的捕捞工作。在白银气运的加持下,他的收获依然稳定且优质,一网网的鱼儿被捞上船,银光闪闪,令人欣喜。
然而,林凡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过多地关注鱼获的数量和质量,他的目光更多地落在了整个渔场的“状态”上。
他选择了几处之前投放了人工鱼礁和移植了龙须菜的区域,将船停靠在附近。
林凡从船舱里取出了【水质与养分快速测试纸】,这是他用来检测渔场水质和养分含量的重要工具。
他小心翼翼地将测试纸放入水中,等待片刻后,取出测试纸,仔细观察上面的颜色变化。
在等待测试结果的过程中,林凡决定潜入水中,亲自观察一下水下世界的变化。他穿上潜水装备,纵身跳入海中,像一条鱼儿一样灵活地游动着。
水下的世界悄然发生着变化,比上一次林凡观察时更为明显。
那些人工鱼礁组件上,附着的藻类明显增厚了,原本浅绿的颜色变得更深,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墨绿色。
藻类的生长不仅为鱼类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还改善了水质,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林凡惊喜地发现,原本空荡的人工鱼礁缝隙里,现在可以看到更多的小鱼苗和小虾在穿梭嬉戏。
它们在藻类的庇护下,快乐地成长着。甚至,林凡还看到了一些小小的海胆和海星吸附在鱼礁上,它们与小鱼小虾共同构成了一个小型的生物群落!
生命的气息比几天前浓郁了许多,林凡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渔场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恢复和改善。
他又游到移植龙须菜的礁石区。
固定用的网衣依旧,但下面的苗绳已经不再是孤零零的毛絮状。
那些藻丝明显变长、变密了许多,颜色呈现出健康的紫褐色,随着水流轻轻摇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虽然还远未到可以收获的程度,但长势喜人,证明这里的局部环境确实适合它们生长。
浮上水面,测试纸的结果也出来了。
对比之前的记录,氮、磷等微量元素的指标有了更清晰的提升趋势,虽然绝对值依旧不高,但改善的方向是明确的。
“有效!真的有效!”林凡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
这种亲手改造环境并看到积极反馈的感觉,远比单纯捞到一网大鱼更令人满足。他的“海洋农耕”实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他将所有的观察数据和水质指标仔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包括日期、天气、水温、以及不同区域的对比情况。
这不仅是宝贵的实验数据,未来也能用作解释渔获变好的“科学依据”。
回航的路上,他心情愉悦。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他再次想起了那个需要10.0气运值才能解锁的【辅助功能】和“利他”的模糊想法。
船快到码头时,他看到村里那艘老旧的小渡船正被拖上岸边,老王叔和几个老渔民正围着发动机发愁,似乎遇到了什么麻烦。
渡船主要负责村民往来附近小岛和紧急运输,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对村子来说很重要。
林凡心中一动,将船靠岸后,走了过去。
“王叔,怎么了?”
“唉,这老伙计又闹脾气了,突突乱响,没劲儿,估计是哪里堵了或者火花塞老毛病又犯了。”
老王叔一脸无奈,“打电话叫镇上的师傅过来,人家嫌远活小,不肯马上来,说明天再看。”
林凡看了看那台比他船上的挂机还要老旧的发动机,心中那个“利他”的念头清晰了起来。
他最近啃的那些内燃机原理和维修基础知识,不正好能试试手吗?既能帮忙,又能实践所学。
“王叔,我最近正好看了点修发动机的书,要不……让我试试看?当然,我不保证一定能修好。”林凡主动请缨,语气谦虚。
老王叔和几个老渔民都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好啊!小凡你现在是文化人,肯看书,脑子活!你来看看,死马当活马医!”
林凡也不推辞,回家拿来新买的工具书和简易工具包。
他对照着书上的图解,一边回忆知识点,一边小心翼翼地拆卸、检查。周围的老渔民们都好奇地围着看,偶尔递个工具,气氛倒是很融洽。
问题并不复杂,果然是老毛病,油路有些堵塞,火花塞也积碳严重。
林凡仔细地清理了油路,又用砂纸打磨了火花塞的电极,重新安装回去。
“试试看,王叔。”
老王叔将信将疑地拉动启动绳。
“突突突…轰!”发动机响了几声,然后居然平稳地运转了起来!声音比之前顺畅多了!
“嘿!真修好了!”老渔民们都惊喜地叫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