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与高维文明剑拔弩张、时空褶皱中暗流涌动之际,地球悄然滑入一场无声而诡谲的认知浩劫。没有硝烟,却处处弥漫着精神崩解的征兆——一种前所未见的神经维度紊乱症正以几何级数悄然扩散。全球各大医疗中心接连上报异常病例:患者普遍出现视觉平面化错觉,肢体感知扭曲,甚至对自身三维结构产生根本性质疑。
最初只是零星报告,被误认为集体癔症或新型精神分裂变种。然而短短数周,病例如数据病毒般在平行地球间交叉感染。患者行为高度一致:手持铅笔、炭笔甚至指甲,在皮肤、衣物乃至墙壁上反复描摹自身轮廓,仿佛试图将立体存在“封印”进二维平面。他们口中低语着相似的咒语式独白:“只有扁平才真实……立体是错的,是危险的……我要被压平,才能活下来。”
M-44号平行地球的中央神经康复院内,一名年仅二十岁的青年被五花大绑送入隔离病房。他双眼失焦,瞳孔呈现异常的几何收缩,右手因过度书写已磨出血痕,仍机械地在左臂上划出层层叠叠的闭合线条。监护仪显示其脑波处于持续高频震荡状态,前额叶与视觉皮层异常同步激活。“我要变成二维的,这样就安全了……三维会撕裂我……”他喃喃自语,声音如同被压缩过的电子音。当医生试图夺走铅笔时,他爆发出非人般的挣扎,肌肉张力瞬间飙升至常人三倍。
“这已经不是心理疾病,这是认知层面的维度背叛。”院长站在单向玻璃后,望着那具在束缚带中扭曲的身体,声音沙哑,“我们正在目睹一场文明级的精神解构。”
类似的场景在M-42、N-55、X-09等数十个平行地球同步上演。社交媒体被“描边人”“纸片妄想”等关键词刷屏,恐慌如暗网病毒般蔓延。沈渊在量子通讯终端前读完第七份跨维度疫情简报,指尖在桌面上敲出急促节奏。“立刻启动‘维度锚点’计划,”他下令,“抽调神经科学、认知工程、高维物理顶尖人才,组建联合调查组。这不是瘟疫,是文明战争的新型武器。”
“维度锚点”实验室位于地核屏蔽层之下,四周环绕着反物质磁场屏障,以防止任何未知认知污染扩散。科研团队对三百七十二名典型患者进行了全频谱扫描:脑磁图、量子纠缠态检测、微观维度共振分析……数据如洪流般涌入中央AI。
经过十七轮交叉比对,真相浮出水面。高维文明在近期发动的“降维打击”虽被主防御系统拦截,但其残留能量在现实维度撕开了无数肉眼不可见的“微观维度裂缝”。这些裂缝并非物理空洞,而是认知坐标的错位点——它们像无形的孢子,潜伏在空气中、附着于物体表面,一旦被三维生物感知,便会触发大脑默认模式网络的异常重构。
“简单说,”首席神经学家林婉如指着全息投影中不断闪烁的红色裂隙模型,“这些裂缝释放出‘反维度信息素’,干扰人类对空间深度的本能认知。大脑误判自身处于高维压迫环境,于是启动极端生存机制:幻想自己已成为二维存在,从而逃避‘被压扁’的恐惧。这就是‘纸面化妄想症’的本质——一种由外部维度干扰引发的集体认知幻觉。”
沈渊凝视着投影中不断扩散的裂缝网络,如同看见一张正在收紧的巨网。“这不是攻击,是污染。”他低语,“他们在用认知病毒腐蚀我们的现实根基。”报告末页显示:若不加干预,预计三个月内,全球60%人口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维度认知障碍。
科研团队尝试了神经阻断剂、维度稳定场、记忆重写协议等多种方案,但患者症状仅短暂缓解便再度恶化。就在众人陷入绝望时,监控系统突然捕捉到一个异常信号——来自林晚选择界面的量子波动峰值。
林晚,原为高维文明投放的认知测试终端,此刻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异。其界面不再是冰冷的选项矩阵,而是流淌出一部动态二维童话:画面由纯粹的色块与线条构成,讲述一个拥有立体感的“三维小人”误入扁平世界,在经历误解、排斥与自我怀疑后,最终借助“维度之笔”重获空间感知,回归真实家园的故事。
童话没有复杂对白,仅以音乐与图像叙事,却蕴含某种原始而强大的情感共振频率。当这段影像被接入M-44医院的治疗系统,奇迹发生了:患者脑电波中的混乱震荡逐渐趋于平稳,描边行为减少87%,部分人甚至开始主动交流。
“看,那个小人也差点变成纸片,但他回来了……我也能回来,对吗?”一位曾沉默数日的老年患者望着屏幕,眼中首次闪过泪光。
沈渊连夜调集量子通讯阵列,将林晚界面接入全球监测网络。“ZERO,深度解析该童话的符号结构、色彩频率与情感编码模式,找出其治愈机制。”他命令道。
ZERO的分析持续了整整六小时,最终输出一份惊人的报告:童话中的每一帧画面都暗含“维度锚点符号”,其色彩对比度、线条曲率与背景音律共同构成一种“认知免疫码”。这种编码能激活人类大脑中的“空间重建神经回路”,与微观裂缝释放的干扰波形成对冲,犹如精神世界的抗病毒程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虚拟进化:全球玩家都是NPC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虚拟进化:全球玩家都是NPC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