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漪茶社楼梯口那惊鸿一瞥,让林小满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胡德海的心腹太监出现在茶社附近,是巧合,还是意味着她和赵琰的会面已经暴露?她不敢多想,立刻压低斗笠,混入街上人流,绕了好几个圈子,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心怀忐忑地回到“林记”。
将赵琰给的竹牌贴身藏好,林小满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巨石。与靖王联手,意味着她正式踏入了波谲云诡的朝堂争斗漩涡,对手是盘根错节的孙党和阴险毒辣的胡德海,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自保,也为了那迷雾般的身世,她必须走下去。
赵琰交代的任务清晰而艰巨:利用“林记”和市井身份,留意与孙家、胡德海相关的商号及人员往来,尤其是饮食、药材等可能藏匿隐秘的渠道。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
接下来的日子,林小满表面如常经营铺子,安抚父亲和伙计,推出几款秋冬新品点心以稳定客流,暗中却开始了小心翼翼的探查。她让石猛借助漕帮旧日关系,暗中留意汴京各大商号,特别是与宫中采办、孙家产业有牵连的米粮、油盐、香料、药材铺子的动静。她自己则借着采购原料、拜访老主顾的名义,有意无意地穿梭于市井之间,耳听八方。
起初,一切风平浪静。孙家和胡德海名下明面的产业运作如常,并无异动。但林小满深知,真正的秘密绝不会浮于表面。
转机出现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之后。这日,林小满前往城南最大的“百草堂”药材批发市场,为“林记”新研制的几款药膳点心选购一些常见的枸杞、红枣、桂圆等物。市场内人头攒动,药香混杂。她正在一家相熟的铺子前挑选,忽听得旁边一家专营川广珍贵药材的“济世斋”内传来一阵争执声。
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正对着店伙计呵斥:“……说了多少次!那批‘滇南金线莲’和‘雪山茯苓’是贵客预定的,品质必须顶尖!上次送去的货色差了些,贵客很不满意!这次若再出纰漏,仔细你们的皮!”
伙计唯唯诺诺地应着。那管事又压低声音叮嘱:“……还有,老规矩,账目分开记,那几样‘特别’的,走暗账,用老记号,千万别混了!”
“特别”的?暗账?老记号?林小满心中一动,装作挑选药材,悄悄侧耳细听,并记下了“济世斋”和“滇南金线莲”、“雪山茯苓”这几样名贵药材。金线莲清热解毒,茯苓安神健脾,都是宫中贵人常用的滋补品。什么样的人需要如此大量且品质要求极高的进货?还要走暗账?
她不动声色地买完自己的东西,离开百草堂后,并未直接回铺子,而是绕道去了城西几家规模较小的药材铺,假意询价,旁敲侧击地打听“济世斋”的生意和主要客户。从几个老掌柜零星的抱怨和闲谈中,她隐约拼凑出一些信息:“济世斋”背景深厚,与几家大药房和……某些高门府邸的采办关系密切,经常有大宗珍贵药材交易,但具体流向成谜,且账目似乎有些“不清不楚”。
这些信息琐碎模糊,但林小满却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她想起赵琰提及胡德海近期有不明钱财流入,若与这珍贵药材的暗中交易有关……其中必有猫腻。
数日后,另一个线索意外浮现。一位与“林记”有长期往来的老主顾,是城中“锦绣绸缎庄”的老板娘,前来订购一批茶点用于店内招待。闲谈间,老板娘抱怨近日生意难做,提及一桩怪事:“……说起来也奇,前几日‘宝瑞银楼’的东家夫人来选料子,闲聊时说起,她家银楼最近接了一单大生意,是给宫里一位有头有脸的公公定制一批……不是金银首饰,反而是些小巧玲珑的金玉药瓶和捣药杵,要求极其精细,用料考究,却再三叮嘱要低调,不可张扬。你说怪不怪?公公要这些药具作甚?”
宫里公公?定制金玉药具?林小满立刻联想到胡德海!太监身处内廷,接触医药的机会多,但如此隐秘地定制奢华药具,绝非寻常!这背后是否与那批珍贵药材有关?她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只附和着笑了笑,将此事暗暗记下。
她将这些零散的线索——济世斋的暗账药材、宝瑞银楼的隐秘药具——通过陈锋留下的紧急联络方式,悄悄传递给了赵琰。她不敢妄下结论,只陈述事实。
就在她等待赵琰反馈的同时,一件更直接的事情发生了。“林记”对面新开了一家名为“香满楼”的点心铺子,装潢气派,价格低廉,开业便大肆宣传,明显是针对“林记”而来。林小满起初以为是寻常商业竞争,并未在意。但石猛暗中查访后发现,这“香满楼”的东家背景模糊,资金雄厚,且开业后常有形迹可疑之人出入后巷,运送的食材箱篓也颇为沉重,不似普通面粉糖油。
一天深夜,石猛冒险潜入“香满楼”后院查探,竟发现其后厨角落暗藏一小门,通向一间密室,室内有熬制药材的小灶和特殊器皿,空气中残留着一股淡淡的、似曾相识的异香。石猛不敢久留,匆忙退出,但带回了一小撮沾染在灶边的药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汴京早餐合伙人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