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宫里送点心的太监,尤其是……姓冯的。”
苏清远在昏迷前挣扎吐出的这句警告,如同投入古井的巨石,在靖王府本就凝重的气氛中,激起了更深的涟漪。冯公公?太后宫中地位尊崇、仅次于容嬷嬷的掌事太监?若他真是孙党安插在慈宁宫的内应,那太后前番的急症、乃至宫中诸多隐秘,恐怕都与此人脱不开干系!其危害之大,难以估量!
而“墨香斋”掌柜的咬毒自尽,更是掐断了追查琉璃珠来源及孙党地下网络的一条重要线索,也印证了对手的狠辣与决绝,他们正在不惜一切代价清除痕迹。
书房内,烛火摇曳。赵琰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背影挺拔却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与凝重。林小满坐在一旁,手中捧着微温的安神茶,心绪如同乱麻。连日来的惊心动魄、生死一线,让她身心俱疲,但更让她不安的,是那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令人恐惧的真相轮廓。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巨大无比的蛛网中央,每一根丝线都连接着深不可测的黑暗。
“王爷,”林小满轻声开口,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冯公公之事……您打算如何应对?”
赵琰缓缓转过身,烛光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眼神深邃如海。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书案前,拿起那枚盛放着琉璃翡翠珠的玉盒,指尖轻轻摩挲着冰凉的盒盖,良久,才沉声道:“冯保(冯公公)侍奉太后多年,根基深厚,若无确凿证据,动他极易打草惊蛇,甚至反噬自身。此事需从长计议,但……必须尽快。”
他放下玉盒,目光落在林小满苍白却依旧坚定的脸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有担忧,有赞赏,更有一种仿佛下了某种决心的释然。“林小满,”他唤她的名字,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你……可曾后悔卷入这些是非?”
林小满微微一怔,随即迎上他的目光,摇了摇头,声音虽轻却清晰:“民女不曾后悔。若非王爷多次相救,民女早已命丧黄泉。况且,此事关乎民女身世,关乎胡爷爷的清白,甚至……可能关乎更大的公道。民女无法置身事外。”
赵琰深深地看着她,仿佛要透过她的眼睛,看进她的灵魂深处。“你可知,你卷入的,是何等凶险的漩涡?”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这并非简单的商战倾轧,甚至不止是后宫争宠。这关乎前朝旧案、宫廷秘辛、朝堂党争,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他踱步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目光灼灼:“你可知本王是谁?除了靖王这个身份,本王还背负着什么?你又可知,为何孙党、胡德海乃至可能宫中的某些势力,要如此处心积虑地针对你,甚至不惜动用‘妖术’这等禁忌之名?”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敲打在林小满的心上。她隐约感觉到赵琰身份的特殊,感觉到自己身世的不凡,感觉到背后隐藏着惊天秘密,但一直如同雾里看花。此刻,赵琰似乎要将这一切迷雾拨开。
“民女……不知。”她老实回答,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赵琰沉默片刻,仿佛在权衡,最终,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卸下了某种沉重的负担,声音低沉而清晰地说道:“好,今夜,本王便将你所应知的,尽数告知于你。”
他走到书案后坐下,示意林小满也坐下,神情肃穆如同面对军国大事。
“首先,是本王的身份。”赵琰开口道,目光锐利,“本王赵琰,确是先帝第七子,当今圣上之弟。但本王母妃,并非寻常宫嫔,而是……前朝末年,因‘红丸案’被满门抄斩的镇北侯独孤信的嫡女!”
“红丸案”?镇北侯独孤信?林小满心中巨震!她曾听坊间模糊传闻,前朝末年有一桩惊天大案,涉及方士献丹,蛊惑君王,导致一位战功赫赫的侯爷被冤杀!难道……
赵琰眼中掠过一丝深刻的痛楚与恨意:“那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冤案!是当时把持朝政的奸臣,为夺兵权、清除异己而构陷的阴谋!母妃家族蒙难,她因年幼入宫为婢,侥幸逃生,后被先帝纳入后宫,却始终郁郁寡欢,在本王幼年时便薨逝。此事,是宫廷禁忌,亦是本王心中一根刺。”
林小满屏住呼吸,她终于明白,为何赵琰身上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高和隐忍,为何他对朝中阴谋如此敏感和痛恨!他本身就背负着血海深仇!
“而孙继儒一党,”赵琰继续道,声音冰冷,“其背后,便有当年构陷独孤家的奸臣后裔的影子!他们与宫中某些势力勾结,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本王的存在,便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看向林小满,目光复杂:“至于你,林小满。你的身世,恐怕比你所知的更为复杂。胡不归,绝非简单的园艺师。他极可能是当年参与炼制‘红丸’的方士后人,或与‘红丸案’有极深的牵连!他所培育的‘琉璃翡翠珠’,据秘档记载,并非凡品,而是炼制某种……禁忌丹药的核心药引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汴京早餐合伙人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