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六个号房明显质量更好,墙壁屋顶都被重新翻盖一遍,不漏雨也没有杂七杂八的蜘蛛网虫子等东西。
临开考的时候,身穿青色颜色衣服的知府大人下来巡视,头上带着官帽,五十岁左右,两道法令纹深深地嵌在脸上,方脸阔额,不怒自威,眉宇间透着威严,目光炯炯有神。
站在号房旁边看了王远好久,眼神里面带着审查与探究,王远自知是怀疑他的年龄与才学,在这目光之下,忍不住缩了脖子。
不对呀,他是凭着真材实料考上的县案首,凭什么心虚,又默默伸直脖子,挺直腰背。
等到知府大人走的时候,王远手心里面出了一手的汗。
为了不被主脑误会,系统早在他进考场的时候就开启屏蔽模式,王远嘲笑道,越来越怂了。
等系统说,被发现作弊之后,不仅系统被返厂维修,宿主本人也会有惩罚,智商直接下降十个点,那还是早早屏蔽的好吧。
天光微微亮,现在太阳才刚出来,天空中的雨渐渐消失。
“咚”的一声,考试正式开始。
和县试考试的题型一样,都是分为四场,只不过难度上涨,经义部分出的更加深奥。
上午场的部分都是四书五经的题目,自然是难不倒他,轻松解决。
可是到了下午作诗的部分,身上猛然冒出一身冷汗,竟然是看图写诗,全场都发出“嘶”的一声,看来不止自己犯难,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考官出示一幅《兰亭图》,王远努力将上面出现的东西记在草稿纸上,夜晚,人,草木山,亭子,酒桌,湖面,烂醉如泥等等。
忍不住叹一声气,原本作诗就不是自己的强项,现在知府大人又搞出了这么一个动静,思绪被打乱。
深呼吸几口气,站起来活动活动身子,空间狭隘,不能大幅度做动作,放松一下身子也行,有考场巡逻人看过来的时候,王远赶紧坐下,他不想引人注目。
右手拿着毛笔,左手轻敲桌子,闭上眼睛,脑海中回忆一篇篇诗赋,从之前看过的诗中找思绪。
脑子灵光一闪,想到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有了!
就从王羲之等人的兰亭盛会入手,中间描写画中出现的山水兰亭景色,最后感慨自己对前贤往事的向往,也慨叹当今世人已不再有此雅兴。
其中几个字的用法改了又改,苦笑一声,想不到自己竟然也有一种推敲字的韵味,最后两句的意思更是删了无数次,最终才有了几分哲理的意味在里面。
将诗句写在考卷上面,今日的第一场考试才终于完成。
出门和张定信刚一对上视线的时候,两人均是苦笑一番。
张定信感叹道:“万万没想到,知府大人竟然玩了这么一出,我都听见全场的声音了,这一场真难。”
王远深有体会,连连赞同道:“不知道之后的那三场还有什么样的题目等着我们,防不胜防呀。”
第二场考试倒是中规中矩,作诗让写一首春日郊游的诗赋,这个简单,将之前写过的诗句改一改即可,看来第一场考试是给全部学子一个下马威。
第三场考试写一篇关于忠孝的议论文,属于烂大街的题目,脑海中立马蹦出来好多文字,洋洋洒洒写了四张纸,才意犹未尽的放下毛笔。
将下午考试的算术题掀开一看,依旧是三道算术题,都是关于税收的问题,第一道是田税,第二道是过关货物征收的“抽分”问题,第三道是田亩分割与税负分配题目。
算了三遍,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数值,最终才写在考卷上面。
第四场的策论问题,是道灾后重振救民的问题。
考完这一场,四天的考试时间终于结束了。
王远身心疲惫的走出考场,他觉得双腿发软,脑壳疼的慌。
走在他前面的人是第三号房的县案首,这四天他最引人注目,长着一张当下最流行的帅脸,玉树临风,观察他很久,只要他一出考场门,立刻就有小厮送上折扇,手里摇着扇子,还有精力和其他人打招呼,此人要么非常自信,要么家族背景强大。
这不,刚一出考场门,就立刻有人送上柄与折扇,穿着玉白色的丝绸长衫,确实赏心悦目。
王远和他不过一米的距离,想避开他寻找王二志。
他扭头,看见王远,眉毛一挑,三两步走到王远面前,啪的一声合上扇子,拱手行礼道:“在下是临远县的县案首周沐,想必这位学子就是临安县的县案首王远远弟吧。”
“三天之后,在聚贤楼举办一场诗会,送上诗帖一份,还望远弟参加。”
旁边有小厮双手送上一份印着有竹林的诗帖,举到王远面前。
王远迟疑一下,他和这位县案首周沐完全不熟悉,还是第一次有人邀请他参加诗会,听说每人还要当场作诗,完全就是他不擅长的领域,在临安县的时候就没有参加过这种诗会的类型,不是很想参加。
周沐看着王远脸上的迟疑,皱了一下眉毛又松开,解释道:“远弟不必害怕,到时候随心愿,想来就来,不强求一定要来,只不过是为了促进学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多交几个朋友罢了,这场诗会你们临安县的冯帆冯弟,张定信几人都有诗帖。”
听到张定信也有诗帖,王远接过诗帖笑着说道:“好,多谢周兄。”
周沐笑了一下,两人拜别。
王远看着诗帖上面的地点,聚贤楼,里面的饭菜可不便宜呀,不知道有没有他们家的红薯粉皮。
“远哥儿,这儿。”王二志看见王远的身影,急切地跑过来,扶着王远走到旁边的马车附近,看着王远只是一脸疲惫,没有什么大问题,才放心下来。
他一直在考场外面等着,迟迟不见王远的身影,以为出什么事情,赶紧过来看看,发现王远对着一张纸不知道看什么,“远哥儿,这是什么?”
“别人给的诗帖。”
冯帆他们四人号房在里面,还没出来。
冯老爷看见这张诗帖,笑着说道:“这诗是临山府的惯例了,府诗结束之后由府城中的几位大户在聚贤楼举办,每位考试的学子都会收上一份诗帖,自愿参加。”
王远摸摸鼻子,有点不好意思,他还以为周沐看中自己的天赋特意拉拢自己呢,原来是自己想多了。
喜欢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