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被禁足的前半个月,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对炸弹引线的研究上。
尽管,他只是提出实验计划的人,真正负责实施计划的是东宫里那些太监们,但李承乾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度却丝毫不减。
要知道,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极度关注时,他往往会无暇顾及其他事务。然而,李承乾却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等待着他——两百遍四书五经的罚抄。
就在,李承乾为铁制火折子炸弹引线实验成功而兴奋不已的时候,他的近侍太监张阿西的话,却如同一盆“冷水”般泼在了他的头上。
“太子殿下,您可别忘了,您还有两百遍四书五经的罚抄任务尚未完成呢!而且,这次不能再像上次那样使用活字印刷术来作弊了。”
于是,禁足后的半个月里,东宫的奴才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制作炸弹,而李承乾则只能在书法的世界里,用他那支狼毫笔默默地抄写着四书五经。
回想起,李承乾刚穿越过来的那半年时光,他每天除了埋头搞一些奇奇怪怪的发明之外,剩下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学习繁体字和练习毛笔字上。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李承乾的狼毫小楷体已经相当不错了。
禁足第三十天晚上,东宫书房里。李承乾和其近侍太监张阿西还在挑灯夜战,因为明天他就要上朝了。
凌晨(子时),李承乾缓缓放下手中的狼毫笔,然后用力的伸了一下懒腰。近侍太监张阿西也非常有眼色,停下了正在研墨的动作,手脚麻利地将书桌上的纸张整理得井井有条。
李承乾,原本以为此刻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只有近侍张阿西一人,毕竟这么晚了,其他人应该都已经休息了。然而,当他回到寝宫时,却惊讶地发现还有几位宫女正忙碌地为他服务。
第二天上朝时,只睡了两个多小时的李承乾,他的双眼如同被千斤重担压住一般,怎么也睁不开。他的身体也似乎失去了支撑,摇摇晃晃地站在文官队伍的最前列,仿佛随时都可能倒下。
趁李世民还没来,李承乾正闭目养神,突然感觉到有人在轻轻触碰他的手。他回过头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脸关切地看着李承乾,眼中透露出对这个外甥的疼爱之情。
长孙无忌迅速地将两片酸山楂片塞进李承乾的手中,并轻声说道:“高明,快把这个吃下去,提提神。待会儿上朝时,你可千万别再睡着了,不然又会有人弹劾你殿前失礼了。”
果然,每天的朝会也不是都有国家大事要处理。李世民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就示意了他的近侍太监张阿南。
张阿南朗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就在这时,之前弹劾李承乾的那位王姓大臣突然又站了出来,他恭敬地躬身行礼,开口道:“启禀陛下,您之前给太子殿下定下的两百遍四书五经的惩罚,还尚未检查呢?”
听到这话,李承乾艰难地睁开了双眼,他的目光缓缓落在了这位大臣身上。李承乾心中暗想:哼,你这个涝家伙,最多还能再蹦跶半个多月,到时候有你好看的!
李承乾定了定神,开口回答道:“回父皇,儿臣之所以没有将两百遍四书五经的罚抄呈上来,是因为儿臣的太子王服袖子实在太小了,根本装不下这么多纸张。”
“”所以,儿臣就让近侍太监张阿西帮忙拿着了,他此刻就在殿外候着呢!”
李世民闻言,也注意到了李承乾那对明显的黑眼圈,心中不禁有些心疼。
他随即说道:“宣他进殿吧!直接将罚抄交给太子少师和太子少傅检查便可。”
一刻钟左右,孔颖达和萧瑀一同站了出来,向李世民禀报:“回陛下,经过微臣俩人的仔细查验,这些罚抄的字迹均出自同一人之手。而且,微臣可以担保,这些字确实是太子殿下所写。”
公元629年腊月二十八,朝会结束后。因临近春节,大家都在摸鱼,李世民也是如此。
从太极宫立政殿回东宫的路上,李承乾坐在马车里,心中暗自盘算着。开口询问道:“张阿西,炸弹引线安装几个了?还有,王霆的府邸情况调查清楚了吗?”
张阿西闻言,赶忙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旁人后,才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回答道。
“回殿下,您前几天说火药在这个天气很容易受潮,担心之前几个炸弹能不能爆炸,所以,奴才这几天又命人抓紧时间重新组装了五个炸弹。加上之前已经组装好的五个,现在东宫一共有十个炸弹。”
李承乾微微点头,表示满意。他沉默片刻,接着又问:“那王霆的府邸情况呢?可有什么异常?”
张阿西连忙回答:“回殿下,采买局外出采买时的调查,王霆的府邸近日并无特别之处,一切都如往常一样。”
李承乾听后,若有所思地嗯了一声,然后不再言语。
除夕这天下午。李承乾早早地坐上了马车,车后紧跟着三十名太子亲卫和十名太监,他们手持令牌,浩浩荡荡地驶出了宫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成为李承乾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重生成为李承乾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