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黑暗中的讯息
联盟最高议会的争论持续了数十个小时,气氛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硝烟与抉择的重量。最终,在伊芙琳·陈近乎孤注一掷的坚持下,以及索伦森上将权衡了所有军事选项后罕见的支持下,一个极其冒险的决议以微弱优势通过:向“巡夜者”的先驱,发送一段经过精心设计的、非攻击性的、旨在开启对话的编码信息。
这项任务被命名为“微光计划”。
信息的起草,成为了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次“作文”。它不能是哀求,那会暴露软弱;不能是挑衅,那会招致毁灭;甚至不能是纯粹理性的交流,因为对方可能根本不理解或不在乎人类的逻辑。它必须是一种基于有限理解的、试图触及更高层次规则的“叩问”。
凯斯博士的团队提供了核心的“语法”框架——一段模仿“先驱”与“肃正者”交互模式中相对稳定、非攻击性的能量结构。语言学家和密码学家们则绞尽脑汁,将人类文明最本质的诉求,转化为极其精简、抽象的符号序列,再嵌入到这个框架中。
最终定稿的信息,其“内容”被压缩到了极致:
一个标识: 代表人类文明的简化能量签名(基于“织网者”网络接触后演化的独特频率)。
一个观察: 以对方能理解的“语法”,描述人类观测到的“肃正者”存在及其“静止”状态。
一个疑问: “天秤为何衡量?砝码何在?”(利用从“暮光咏者”处获得的关键词)。
一个姿态: 一段表示“存在并寻求理解”的、非威胁性的意识波动模式(借鉴了艾拉·科斯塔“共情场”研究中的安全频率)。
没有坐标,没有历史,没有具体的请求。这更像是一枚投入深潭的、带着特定纹路的石子,只为观察会激起怎样的涟漪。
信息通过一个位于柯伊伯带边缘、经过特殊改造、一旦发送完毕便会启动自毁程序的一次性发射器,朝着“先驱”最后被锁定的大致方向,以极低的功率,发射了出去。
随后,便是整个文明屏息凝神的等待。
第二节:停滞的时空
信息发出后的时间,仿佛被拉长、扭曲。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太阳系内所有的监测设备都提升到了最高灵敏度,指向奥尔特云方向,捕捉着任何一丝一毫的能量波动或空间异常。
一分钟,十分钟,一小时……
虚空依旧沉寂。“先驱”没有立刻回应,也没有发动新的攻击。那种令人窒息的、无形的压力依旧存在,但似乎…暂停了?它那持续不断的、充满侵略性的探测信号,在“微光”信息发出后,诡异地停止了。就好像一个正在翻箱倒柜的闯入者,突然停下了动作,侧耳倾听。
这种停滞,比直接的攻击更让人心弦紧绷。木卫三指挥中心,索伦森上将和他的参谋团队紧盯着传感器读数,不敢有丝毫松懈。“静滞之间”内,伊芙琳、凯斯、阿里等人也通过远程连接,感受着这份沉重的寂静。
“它在…解析?”凯斯低声猜测,声音带着不确定。
“或者是在评估我们这份‘勇气’或‘愚蠢’的价值。”阿里回应道,他的精神感知比常人更加敏锐,能隐约感觉到一种来自遥远深空的、冰冷而专注的“凝视”。
二十四小时过去。依旧没有回应。但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并未消失,反而更加清晰。太阳系仿佛成了一个被放在显微镜下的标本,每一个细节都在被无声地审视。
就在所有人的神经都即将绷断的时候,变化发生了。
不是来自奥尔特云方向。
是来自火星。
第三节:石碑的复苏
火星,OIZ基地。自从“观测者零”陷入深度休眠后,这里的主要功能早已转变为深空物理研究站。基地深处,那面曾经镶嵌着“钥匙”、连接着“观测者零”核心的能量平台,数百年来一直黯淡无光,如同普通的岩石。
然而,就在“微光”信息发出后的第二十六小时,这座沉寂了数百年的“石碑”,毫无征兆地…亮了。
不是刺眼的光芒,而是一种柔和的、如同呼吸般脉动的乳白色光晕,从平台中央那个曾经放置“钥匙”的凹槽中弥漫开来,迅速覆盖了整个平台表面。平台周围那些复杂而古老的能量纹路也随之点亮,流淌着静谧的光流。
基地的警报系统瞬间被触发,刺耳的铃声打破了火星赤红天空下的宁静。驻守基地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惊愕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数据如洪水般涌向控制中心。
“能量读数急剧上升!模式…模式无法识别!与‘观测者零’之前的任何记录都不匹配!”
“平台结构稳定,未检测到空间扭曲或物理威胁!”
“它…它好像在…接收什么?不,是…发送?!”
平台的光芒越来越盛,最终在平台上方汇聚成一道稳定的、直径约一米的乳白色光柱。光柱中,无数细微的、如同星辰般闪烁的数据流以惊人的速度奔腾流转,其编码方式完全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锦绣烬:关东寒霜》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海阁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海阁小说网!
喜欢锦绣烬:关东寒霜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锦绣烬:关东寒霜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