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
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
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
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记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步入了小学四年级的殿堂,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 11 岁生日。回想起这一路走来,我与爷爷一同学习中医已经整整五年了,对于中医的望、闻、问、切,以及理、法、方、药等方面,我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自从踏入校园之后,除了寒暑假以及每周日必须跟随爷爷学习中医之外,我每天晚上放学回到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后,便会迫不及待地飞奔到爷爷那里,继续钻研中医知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眨眼间,两年的小学时光如流星般匆匆划过,如今的我已然步入了 13 岁的青春年华。在这短暂的两年里,我对中医技术的领悟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课业和作业之外,我都会全神贯注地跟随爷爷学习诊脉这一古老而神奇的技艺。爷爷深知中医的博大精深,为了让我能更好地掌握这门技艺,可谓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
为了培养我对脉象的敏感度,爷爷首先让我在书页中夹一根纤细的头发丝,然后隔着一页纸去触摸它,用心去感受那若有若无的触感。这看似简单的训练,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它让我逐渐学会了如何用手指去捕捉那细微的变化。
紧接着,爷爷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来锻炼我的手指灵活性。他将一颗颗圆润的黄豆放在桌子上,让我用手指在黄豆上轻轻滑动,感受那光滑的表面和微妙的起伏。这个练习不仅能提高我的手指灵活度,更能让我在触摸脉象时更加准确地感知其变化。
每个周日,我都会全天沉浸在爷爷的诊所里,如饥似渴地汲取中医知识的养分。而每个周日,我也都会有幸跟随爷爷一同出诊。当遇到与爷爷特别相熟的患者时,爷爷在诊完脉后,还会特意让我也去摸一摸患者的脉象。然后,爷爷会站在我身旁,耐心地为我解答关于脉象的种种疑问,让我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中医的理解和认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诊所里来了一位病情颇为复杂的患者。他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身体状况看起来很糟糕。爷爷仔细地为他诊断,眉头微皱,似乎遇到了一些难题。
我站在一旁,观察着爷爷的表情和动作,心中不禁有些担忧。突然,我想起了之前在医书上看到的一段记载,与这位患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于是,我鼓起勇气,向爷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爷爷听后,先是一愣,似乎对我的建议感到有些意外。但很快,他的眼中就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显然是对我的想法表示认可。他沉思片刻,然后按照我的建议开了一副药方。
几天后,那位患者再次来到诊所,他的脸色已经恢复了红润,精神也变得饱满起来。爷爷看着他的变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转过头,看着我,眼中满是赞赏和鼓励,说道:“你小子,还挺有悟性的嘛!好好学,中医的传承就靠你们这一代了。”
听到爷爷的夸奖,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和价值,也更加坚定了学好中医的决心。我知道,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医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医学。
从那之后,爷爷对我更加用心栽培,而我的中医知识也愈发扎实。有一天,学校组织了一场知识竞赛,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关于传统医学。我凭借着扎实的中医功底,一路过关斩将,让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可就在我为自己的表现沾沾自喜时,意外发生了。
学校里有个同学突然晕倒,面色惨白,呼吸微弱。周围的同学都慌了神,我深吸一口气,立刻上前为他诊脉。一番判断后,我凭借所学知识,简单施针急救。不一会儿,那同学缓缓苏醒。同学们对我投来敬佩的目光,老师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这件事让我明白,中医知识不仅能在诊所发光发热,在生活中也能救人于危难。我暗下决心,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让中医这门古老的医学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在那之后,我对中医的热爱如熊熊烈火一般,越烧越旺。时光荏苒,三年转瞬即逝,如今的我已经十六岁了,正就读于初中三年级。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如水的日子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挑战如惊涛骇浪般向我袭来。市里决定举办一场少年技能大赛,这个消息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当我从爷爷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与紧张。
爷爷鼓励我去参加这场比赛,并建议我报名中医技能项目。这个决定既让我兴奋不已,因为终于有了一个展示自己所学的舞台;同时又让我倍感压力,毕竟这是一场全市范围内的比赛,竞争对手定然都是实力超群之辈,而我是否真的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中医生涯之路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我的中医生涯之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