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邦站在书房窗前,凝视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距离那次在木曲儿公寓的震撼经历已经过去一周,但他的内心仍然无法平静。作为一名终身信奉科学理性的物理学教授,他亲眼所见的一切都在挑战他毕生所知的自然法则。
桌上摊开着几本关于量子物理和意识研究的书籍,书页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证明了他最近的研究热情。然而,越是深入研究,他越是意识到现代科学对意识和能量之间关系的理解还处于萌芽阶段。
“建邦,你又在发呆了。”陈静端着茶走进书房,关切地看着丈夫,“还在想姚浏的事?”
姚建邦转身,接过茶杯,温度透过瓷壁温暖着他的手掌:“我一生都在教导学生相信可观察、可测量的证据,但现在...”他摇摇头,语气中充满困惑,“我亲眼所见的现象却无法用现有的科学框架解释。”
陈静温柔地握住他的手:“有些真理可能超越了测量工具,但不代表它们不存在。爱就是这样,不是吗?”
这句话点亮了姚建邦眼中的某种光芒:“测量工具...也许问题不在于现象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工具不够精密。”他突然放下茶杯,快步走向书桌,“如果我能用科学方法记录下这些现象,或许就能找到理解它们的突破口。”
陈静既欣慰又担忧:“但你答应过木曲儿,不会把这件事泄露出去。”
“我不会,”姚建邦已经开始翻找通讯录,“但我需要一位可信赖的同行,一个既开放又谨慎的人。”他的手指停在一个名字上——赵明远,他在大学的同事,专攻实验物理和能量测量,以思维开放又严谨着称。
一小时后,姚建邦已经与赵明远通完电话。令他惊讶的是,赵明远并没有对他的描述一笑置之,反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老姚,实话告诉你,我在实验中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异常数据,”赵明远在电话中说,“通常我们称之为‘噪声’而忽略掉,但也许有些被我们忽略的噪声实际上是尚未理解的现象。”
两人约定第二天在姚建邦的实验室见面,讨论可能的检测方案。
......
与此同时,木曲儿正在公寓中照顾恢复中的姚浏。经过一周的休养,姚浏的能量已经明显增强,能够再次通过灯光进行简单交流,但远未恢复到之前的多设备控制水平。
“你父亲想带人来测量你的能量,”木曲儿轻声对台灯说,手中擦拭着灯罩,“你觉得可以吗?”
灯光柔和地闪烁,传递出同意的信号,随后又补充:“但谨慎。能量仍弱。”
木曲儿理解地点头:“我会确保他们不会过度打扰你。而且你父亲答应只带一位可信的同事。”
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雨景,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一方面,她希望科学验证能够帮助更多人理解姚浏的存在;另一方面,她又害怕这种尝试会打扰姚浏的恢复,或者更糟——无法检测到任何异常,反而加深人们的怀疑。
“无论结果如何,”她轻声自语,“我知道你在这里,这就够了。”
台灯温暖地闪烁,如同一个无声的拥抱。
......
第二天下午,姚建邦和赵明远带着几箱精密设备来到木曲儿的公寓。赵明远是个精神矍铄的六十岁老人,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木小姐,感谢你允许我们进行这次非常规实验,”赵明远礼貌地握手,同时不着痕迹地观察着房间环境,“建邦告诉我了一些情况,我必须承认,这引起了我的科学好奇心。”
木曲儿微笑回应:“我希望你们能发现想找的东西,但请理解,姚浏...他的能量还在恢复中,可能不如之前活跃。”
“完全理解,”赵明远点头,开始指挥助手安装设备,“我们会尽可能减少干扰。”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公寓变成了一个临时实验室。温度传感器、电磁场检测仪、红外摄像机、运动检测器...各种精密设备被 strategically 布置在房间各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类似雷达盘的设备,被安装在房间中央。
“这是什么?”木曲儿好奇地问。
“量子扰动检测仪,”赵明远解释道,眼睛闪着兴奋的光,“我自己设计的,能够检测微观层面的能量波动。理论上,任何意识活动都会在量子层面产生扰动。”
姚建邦补充道:“明远是少数研究意识与量子物理关系的学者之一。他的很多理论在主流学界被认为是...边缘性的。”
“边缘往往是突破发生的地方,”赵明远爽朗地笑道,“伽利略时代,望远镜也是边缘设备呢。”
一切准备就绪后,赵明远请木曲儿坐在房间中央的椅子上:“请尽量放松,像平时一样与姚浏交流。我们会从隔壁房间监控数据,以减少人为干扰。”
木曲儿点头同意,手中不自觉地握紧了玫瑰石英吊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爱你就在今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爱你就在今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