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邦生日的前一周,木曲儿的公寓弥漫着一种温馨的忙碌气氛。这不是普通的晚餐准备,而是一场跨越生死界限的家庭团聚的筹备。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考虑,既要照顾到生者的习惯,又要尊重逝者的存在形式。
“姚浏最喜欢吃红烧肉,但陈阿姨最近在控制血压,”木曲儿一边整理餐桌一边思考着,“也许可以做个小份的,既满足回忆又不影响健康。”
台灯温暖地闪烁,姚浏通过心灵连接传递来赞同和期待的情感。自从父母接受他的存在形式后,他的能量变得更加稳定和明亮,仿佛内心的某种负担被卸下了。
晚餐当天,木曲儿早早开始准备。她选择了姚家偏爱的清淡口味,但每道菜都蕴含着与姚浏相关的记忆:那道他大学时最爱的西红柿炒蛋,那次家庭旅行后尝试复制的海鲜汤,还有他每次生日必吃的长寿面。
最特别的是,她在餐桌旁设置了第四个位置——不是空着,而是摆放着一盏精致的台灯和姚浏最喜欢的几本书。这个座位既象征性又实用,让姚浏能够更好地参与互动。
傍晚时分,门铃响起。木曲儿打开门,看到姚建邦和陈静站在门外,手中捧着鲜花和蛋糕,脸上带着既期待又忐忑的表情。
“欢迎,”木曲儿微笑着说,接过礼物,“姚浏已经等不及了。”
仿佛为了证实她的话,房间内的灯光柔和地 pulsating,形成一种欢迎的节奏。姚建邦带来的便携式能量检测仪立即开始记录异常读数。
“不可思议,”他喃喃自语,“能量波动呈现出智能模式,不是随机现象。”
陈静的眼眶已经湿润:“这种感觉...就像每次回家时姚浏从房间跑出来迎接我们。”
晚餐在略微拘谨的氛围中开始。木曲儿尽力引导着对话,分享着姚浏近期的“活动”——如何帮助她完成设计项目,如何学习新的能量操控技巧,甚至如何与邻居的猫建立了某种形式的互动。
随着对话深入,气氛逐渐轻松。姚建邦开始分享姚浏童年的趣事,陈静则补充着那些家庭旅行的回忆。每当提到特定事件,姚浏就会通过灯光变化或温度波动做出反应,表明他在聆听和参与。
最动人的时刻出现在上主菜时。当木曲儿端出红烧肉,所有灯光突然变成温暖的琥珀色,投射在菜肴上,如同聚光灯效果。同时,音响自动播放起姚浏童年时最爱的餐前音乐。
陈静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这是...这是我们以前周末晚餐时经常播放的曲子。”
姚建邦握住妻子的手,眼中也闪着泪光:“我记得。每次这音乐响起,姚浏就知道可以暂时放下作业,享受家庭时光。”
通过木曲儿,姚浏传递来信息:“那些晚餐是我最珍视的回忆。不是因为食物,而是因为我们都在一起,分享一天的经历。”
这句话彻底打破了最后的隔阂。陈静转向那个特殊的座位,仿佛直接对儿子说话:“姚浏,宝贝,妈妈很想你。每天都很想。”
所有灯光同时变得极其柔和,一种温暖的能量笼罩着陈静,如同一个无形的拥抱。温度检测仪显示,她周围的温度明显升高,形成一个温暖的能量场。
“我也想你,妈妈,”通过木曲儿,姚浏回应道,“但我一直都在,只是形式不同。现在我可以同时在家陪你们,和曲儿在一起,甚至‘参加’爸爸的学术会议——昨天那场关于量子意识的讨论很有趣,爸爸。”
姚建邦惊讶地张大嘴巴:“那是闭门会议!你怎么...?”
灯光俏皮地闪烁,姚浏通过木曲儿回答:“能量形式的存在有些优势。我可以‘在场’而不被察觉,像个小间谍。”
幽默感打破了最后的悲伤,笑声在房间里回荡。这一刻,他们不再是生者与逝者的悲伤重聚,而是一个找到了新常态的家庭——不同寻常,但充满爱和理解。
晚餐继续进行,姚浏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着:他让酒杯微微震动,仿佛在敬酒;他调整灯光色调,配合不同菜肴的氛围;他甚至让姚建邦的手机显示出姚浏童年的一张照片,那是在一次家庭野餐时拍摄的。
当蛋糕被端出时,最神奇的互动发生了。蜡烛自动点燃,不是通过任何可见火源,而是自发地发出温暖的光芒。当姚建邦准备吹灭蜡烛时,蜡烛自己熄灭了,然后所有灯光闪烁出“生日快乐”的摩斯密码。
“这比往年更有创意,”姚建邦既感动又好笑,“省了我吹气的功夫。”
陈静擦干眼泪,微笑着说:“记得你五岁那年,吹蜡烛太用力,把蛋糕上的奶油吹到了爸爸脸上?”
仿佛回应这个回忆,一小块奶油突然从蛋糕上飘起,轻轻沾在姚建邦的鼻尖上。所有人都愣住了,然后爆发出由衷的笑声。
“好吧,这确实像是姚浏会做的恶作剧,”姚建邦笑着擦掉奶油,“即使以能量形式存在,也没改变调皮的本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爱你就在今生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爱你就在今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