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并不轻松。孩子们基础差,年龄差异大,教材又陈旧不全。肖霄不得不自己编写补充教材,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最让他头疼的是虎子,那个最调皮捣蛋的男孩。虎子聪明但坐不住,经常在课堂上搞恶作剧,扰乱课堂秩序。其他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但肖霄却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一天下午,肖霄把虎子单独留下来谈话。
“为什么总是捣乱?”肖霄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
虎子低着头,脚尖在地上划来划去:“没意思...学这些有什么用?反正以后也是种地。”
肖霄的心被刺痛了。他想起自己曾经也这样质疑过,觉得在农村的日子毫无意义。但现在,他明白了即使是在最艰难的环境中,知识也能带来希望。
“知识能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肖霄说,“即使种地,有知识的人也能种得更好,活得更有尊严。”
虎子似懂非懂地看着他。肖霄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破旧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他从上海带来的,一直舍不得丢。
“这本书送给你。”肖霄说,“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如果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
虎子接过书,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皮,像是捧着什么珍贵的宝贝。
从那天起,虎子变了。他不再捣乱,而是如饥似渴地阅读那本书,遇到不懂的就追着肖霄问。其他孩子看到虎子的变化,也开始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肖霄趁热打铁,在教室里办起了“知识园地”,每周介绍一个有趣的知识点;组织“故事会”,给孩子们讲中外名着中的故事;甚至还开办了“夜校”,让那些白天要帮家里干活的大孩子晚上来学习。
孩子们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变得更加开朗自信,眼睛里有了光。家长们也注意到孩子的变化,对肖霄的态度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尊重和感激。
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时,肖霄仍然会感到深深的孤独和失落。他想起远在上海的苏晨和晓梦,想起那个曾经触手可及的上大学机会,想起自己破碎的梦想。
一天晚上,肖霄正在批改作业,突然听到敲门声。他打开门,看见李卫东和李红梅站在门外,身上落满了雪。
“你们怎么来了?”肖霄惊讶地问。
“来看看你啊!”李卫东笑着说,举起手中的一瓶白酒和一小包花生米,“庆祝你重获自由!”
小小的宿舍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人围坐在煤炉旁,分享着那瓶白酒和一小包花生米。酒很烈,花生米也很少,但却是这些天来肖霄感到最温暖的时刻。
“孩子们都很喜欢你。”李红梅说,“我听说你还办了夜校?真了不起。”
肖霄苦笑一下:“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找点事做而已。”
“别这么说,”李卫东拍拍他的肩膀,“你知道吗?你做的事很有意义。这些孩子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个山村,但你让他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李红梅点点头,眼神中带着敬佩:“我从来没见过孩子们这么爱学习。你是一个好老师,肖霄。”
肖霄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没想到自己的努力竟然得到了这样的认可。
“谢谢你们。”肖霄的声音有些哽咽,“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我可能撑不到现在。”
李卫东摆摆手:“说什么呢!我们是朋友啊!对了,你给苏晨写信了吗?她知道你解除审查了吗?”
肖霄的眼神暗淡下来:“写了,但没告诉她上大学名额没了的事。只说我在小学代课,一切都好。”
“为什么不告诉她实话?”李红梅问。
“不想让她担心。”肖霄叹了口气,“她已经够难的了,不能再为我操心。”
李卫东和李红梅对视一眼,都没再说什么。三人默默喝着酒,各怀心事。
窗外,风雪越来越大,敲打着窗户,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冬天的漫长与艰难。但在小小的宿舍里,煤炉散发出温暖的光芒,照亮了三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送走李卫东和李红梅后,肖霄独自一人坐在桌前,拿出信纸给苏晨写信。煤油灯的光晕在纸上跳跃,像是顽皮的精灵。
“晨,今天孩子们又进步了。虎子已经能背出所有的乘法口诀,小花写了一篇很好的作文...这里的生活很充实,孩子们都很可爱。你不要担心我,我一切都好。只是很想你和晓梦,想知道晓梦是不是又长大了些,是不是已经开始学说话了...”
写到这里,肖霄的笔停顿了。他多想告诉苏晨真相,多想倾诉自己的失落与不甘。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隐瞒。有些重担,他宁愿自己扛着,也不愿让远方的爱人担心。
信写完后,肖霄吹灭煤油灯,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月光从窗户的缝隙中透进来,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想起白天上课时,孩子们齐声朗读课文的声音;想起虎子追着他问问题时的认真表情;想起小花偷偷放在他讲台上的野果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请大家收藏:(m.shuhaige.net)我在上海有个女儿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